胡适:反对孙中山思想教条化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阅1929年10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44次会议的记录,那次会上,通过了一项《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规定全国各级教职员,不论是否国民党党员,都必须研究“党义”。所谓“党义”,其内容为《孙文学说》《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五权宪法》《民权初步》《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实业计划》等,都是“国父”孙中山的著作。
  该条例规定:“研究程序分四期”,“每期研究期间以一学期为限,平均每日至少须有半小时之自修研究,每周至少须有一次之集合研究”。你看,四个程序,四个学期,每日平均至少须有半小时,且该条例的适用范围是“各级教职员”。
  国民党那时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呢?
  原来当年3月,国民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全国进入训政时期。会议决定,以孙中山所著《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等著作,作为训政时期“中华民国最高之根本法”。决议称:“凡党员之一切思想、言论、行动及实际政治工作”,均应以“总理之全部教义”为规范而不可逾越;“总理遗教,不特已成为中华民国所由创造之先天的宪法,且应以此为中华民国由训政时期达于宪政时期根本法之原则”。此后,国民党当局就不断采取措施,将孙中山偶像化,将孙中山的思想和学说教条化。于是,就出现了那个时期的“凡是”派:“认先总理的一切主张及计划,是天经地义,先总理传下来的一言一字,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敢讨论总理学说的是大逆不道;敢批评总理主张的,罪不容诛。”
  时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的胡适因为写了几篇文章,对孙中山的某些思想有所批评,结果受到浩浩荡荡的“围剿”。国民党人纷纷指责胡适“侮辱本党总理,诋毁本党主义,背叛国民政府,阴谋煽惑民众”,要求惩处胡适,有的人甚至要求将胡适“逮捕解京”。上述所谓《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出笼的。
  《各级学校教职员研究党义条例》公布后,胡适的朋友立即站出来反对。他们提出,孙中山自己就说过,他的《实业计划》“不过是一个外行人根据很有限的资料想出来的一个粗简的大纲或政策。经过科学的研究及详细的调查,修正及改良是不可避免的”,并不自认为都是真理。他们尖锐地质问国民党:所谓先总理的学说及主张不许讨论,不许批评,在《中山全书》上有什么根据?
  孙中山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其中无疑有肤浅、不成熟的、谬误的或者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形势的部分,有尚须补充、修正、发展的部分。将孙中山的思想视之为“先天的宪法”“最高之根本法”,每天恭读,句句照办,不容辨正,不容批评,不容变更,其结果,必将使人们思想僵化,堵塞了真理发展的道路。
其他文献
锦鲤,起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又回到中国,它是和平、幸福、长寿的象征。锦鲤的祖先就是我们常见的食用鲤,而观赏鲤最早发源于中国,并且诞生了“锦鲤”一词。“锦鲤”在唐诗宋词中多次出现,但诗词中的锦鲤一般指鳞光闪烁的鲤鱼,和现在风靡世界的锦鲤并不相同。  日本从中国引入锦鲤后,大约从17世纪开始了有规模的饲养,并经过近200年的培育,有了现在具有独特色彩、斑纹的鲤鱼品种,也就是现代锦鲤。如今,锦鲤之美风行
进行动脉硬化、动脉瘤等手术时,几乎都需要切除患部血管1厘米以上。但血管的拉伸长度有限,手术后再缝合的难度非常大。因此,治疗时需要用人造血管替代切除部分。人造血管直径6毫米是条分界线。目前,直径大于6毫米,特别是大于10毫米的人造血管已经普及,而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血管则成为一个国际性难题。大口径人造血管一般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但其堵塞率高达60%。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曹传宝教授近期
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是民国初年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关他英勇善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的高尚美德,至今仍在百姓中有口皆碑。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蔡锷、唐继尧、李根源(1879-1965,国民党元老)等人于农历九月九日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结束了自1659年以来清王朝对云南252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  面对清政府留下的一个烂摊子,
1984年12月下旬,太阳高悬在北方的天空,中国南极考察船队的两艘船——“向阳红10号”和“J121号”离开南美,船头对准地球南端不停地航行,目的地是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  打开南极洲地图,在那1390万平方千米的冰雪高原,加上环抱着它的350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海域,以人名命名的例子屡见不鲜,乔治五世地、彼得一世岛、查尔斯王子山、玛丽皇后地等。但这里绝对找不到以中华民族命名的地名,哪怕是弹丸之
杜甫有一首《四喜》诗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般认为这就是人生的四喜。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品读,味道似乎有些不对。前三句所言不差,这最后一句“金榜题名时”就跟普通老百姓不相关了,因为在封建时代,读书中科举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如此看来,此“四喜”乃诗人的四喜。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四喜是福禄寿喜,有时人们也把喜写做禧,这两个字属异体字,基本同义。福寿喜都好理解,这个禄是什么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1919年,叶圣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加入北大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开始文学创作。  1921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共同举起“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旗帜。1923年,人商务印书馆,任国文部编辑,全家迁居上海。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叶圣陶不仅写文章声援反帝爱国斗争,而且积极参加各种实际活动
关于西安事变,蒋介石留下的资料较多,如1937年6月公开出版的《西安半月记》,还有《西安事变日记》,台湾蒋介石《事略稿本》中的西安事变部分、《困勉记》中有关西安事变的记载等,这些都是蒋介石亲自书写,或者别人整理、蒋介石亲自审定过的文本资料。但蒋介石对别人口述西安事变,由别人记录下来的,还不多见。  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翻墙逃跑时跌伤腰部,所以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就请假回老家奉化溪口镇休养。从193
花椒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烹饪香料或中药材。但在先秦两汉时期,花椒并非主要用于烹饪食用或医用,最初,人们以花椒酿酒,作为敬神的香物。  椒酒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献祭品。《诗经·周颂》记载。献上馨香的椒酒,可以让祖先神灵安享,则多得其福佑。  同時,楚人又用花椒和泥涂室,取其温暖又能消除恶气。这就是《九歌·东皇太一》云“莫桂酒今椒浆”和《九歌·湘夫人》所记“播芳椒今成堂”的情景。以椒人酒,本是荆楚之风,
广大读者清楚,《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下称《马失前蹄》)与《性不在天边》二文(本刊2003年第7、11期)挑战的是:主宰科坛的似是而非理论相对论,和所谓的“主流”科学的错误走向。但陈国基先生的驳文《牛顿的‘误导’应该终止吗?》(见本刊2006年第6期,下称“陈文”似乎并不清楚这点,引出了不少误解。陈文说《不啻牛顿的误导应该终止——答陈咏康先生的驳文》(下称《答陈文》)是“驳文”,其实它和应答
报章电视上常常会出现大亨这个称呼。也许很多人会困惑:大亨凭啥是大亨呢?  细究起来,大亨还是个老词。其出处有二:其一出自《易·临》:“大亨以正,天之道也。”唐代孔颖达作疏:“使物大得亨通而利正。”这个就是大通、顺畅无阻的意思。其二出自《易·鼎》:“大亨以养圣贤。”魏晋王弼作注:“亨者,鼎之所为也。”这里的大亨就是盛馔,丰盛的饭食。有时此大亨也写作大烹。  很显然,古语大亨和现代汉语里的大亨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