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锷(1882-1916,湖南邵阳人)是民国初年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关他英勇善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的高尚美德,至今仍在百姓中有口皆碑。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蔡锷、唐继尧、李根源(1879-1965,国民党元老)等人于农历九月九日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结束了自1659年以来清王朝对云南252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
面对清政府留下的一个烂摊子,蔡锷在行政上进行了若干重大改革,撤换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县知事,任用了一些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
上任第一天,蔡锷一大早就来到都督府,结果发现新政府人员上班拖沓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迟到一个多小时,且提前下班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不由使他想起流传在昆明百姓口中的一句顺口溜:“新政府、新政府,上班似蜗牛,下班快如鼠……”蔡锷决定惩治一下公务人员的这种懒散行为,以重新树立新政府形象,于是他在随即召开的政务会上提出,将对迟到的工作人员进行惩处,办法是:早上迟到10分钟仍不见上班者,扣除当月工资的1%,迟到20分钟扣2%,依此类推。
为倡导廉洁奉公,蔡锷上任后努力革除官场腐败之风,提倡勤俭,要求新政府工作人员不得请客送礼,不得受贿和侵吞缺额饷银。并规定,公务人员确因公事需要宴请,一次宴请的费用不得超过5元,违者予以处罚。当时的警察厅长却把蔡锷的“新规定”当成耳边风。为处理一件发生在警察厅内部争权夺利的事,专门设豪华宴请蔡锷来调解。蔡锷收到请帖后,当即在帖上批示:“因公务在身,恕不能前往,所设豪华宴费用自抠。违背政令,该厅长罚薪半月。”
蔡锷的弟弟得知大哥在云南当了大官,特意从数千里之外的湖南邵阳赶来,想在昆明谋个一官半职。谁知蔡锷却拒绝了,他说:“好兄弟,我手中没有这种权力,这里也没有你的位置,还是快回湖南老家扛你的二斤半(锄头)吧!”并给了弟弟20元路费,让他回湖南老家。
别看蔡锷对自己的亲人严格要求,对昆明的老百姓却慈祥如父母。一次,蔡锷穿着便衣到民间寻访,途中遇暴雨,于是钻进一户农家暂避。只见这五口之家个个面色惨白,骨瘦如柴,蔡锷忙问咋回事?原来,这户人家姓朱,儿子是个小货郎,全家吃的穿的用的全靠儿子叫卖养活。谁知一个多月前,儿子挑着货担上街叫卖,被一个买东西不给钱的张恶霸打断了腿,老娘又卧病在床没钱医治,全家度日如年陷入绝境。见此情景,蔡锷心中十分难过,不仅把身上所带的银两全拿出来,回到军政府后,他迅速派人四处明察暗访,很快将昆明城内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张霸天”缉拿归案并绳之以法。
在主政云南期间,为减轻民间百姓负担,蔡锷曾两次削减公务人员的工资。此举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但蔡锷仍然坚持,带头两次自减工资。第一次,他自己从每月600元减到120元;第二次减得更狠,竟然减到每月60元,仅为原薪俸的十分之一,在全国开创了削减公务人员薪俸的先例。蔡锷这一举动,让其他公务员无话可说,从而使得这次减薪运动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蔡锷为国为民日夜操劳,人也苍老了许多,一次竟然还闹了个笑话。一日天气寒冷,蔡锷穿着一件旧长衫从外办事回府。两名新来的哨兵见一个老头敢闯都督府,急忙冲过去阻拦。见此情景,蔡锷耐心解释说;“我是蔡锷,外出办事回来晚了。你们就放我进去吧!”两个新兵听后嘲笑说:“蔡将军人高马大八面威风,你这个疯老头想冒充都督,还不快滚。”一个小兵还甩手就给蔡锷一巴掌。
正在这时,军政府的一个副官正好从里面走出来,见两个哨兵围住一个老头吵闹,跑过去一看,吓了一跳,马上“刷”的一个立正向蔡锷敬礼!接着叫来手下几个人,欲将两个哨兵捆绑送军法处枪毙。蔡锷上前制止说:“别难为这两个小兄弟了,我出门时什么证件也没带,让他们怎么相信我呢?依我看,这两个小兄弟很称职。不但不能枪毙,还要提拔他俩当排长。只是,今后你们不许随便出手打人。”
那两个哨兵一听要提他们当排长,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动得要下跪谢恩。蔡锷忙制止说:“不用谢,不用谢,今后就像这样忠于职守好好干!”那个副官也十分感动,赞叹蔡都督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此事很快在昆明传为美谈。
令人惋惜的是,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因一直患有肺结核,又因劳累过度累垮了身子,不得不去上海、日本就医,经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34岁。
(责任编辑/楚文)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蔡锷、唐继尧、李根源(1879-1965,国民党元老)等人于农历九月九日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结束了自1659年以来清王朝对云南252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首任都督。
面对清政府留下的一个烂摊子,蔡锷在行政上进行了若干重大改革,撤换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县知事,任用了一些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
上任第一天,蔡锷一大早就来到都督府,结果发现新政府人员上班拖沓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迟到一个多小时,且提前下班的现象也很普遍。这不由使他想起流传在昆明百姓口中的一句顺口溜:“新政府、新政府,上班似蜗牛,下班快如鼠……”蔡锷决定惩治一下公务人员的这种懒散行为,以重新树立新政府形象,于是他在随即召开的政务会上提出,将对迟到的工作人员进行惩处,办法是:早上迟到10分钟仍不见上班者,扣除当月工资的1%,迟到20分钟扣2%,依此类推。
为倡导廉洁奉公,蔡锷上任后努力革除官场腐败之风,提倡勤俭,要求新政府工作人员不得请客送礼,不得受贿和侵吞缺额饷银。并规定,公务人员确因公事需要宴请,一次宴请的费用不得超过5元,违者予以处罚。当时的警察厅长却把蔡锷的“新规定”当成耳边风。为处理一件发生在警察厅内部争权夺利的事,专门设豪华宴请蔡锷来调解。蔡锷收到请帖后,当即在帖上批示:“因公务在身,恕不能前往,所设豪华宴费用自抠。违背政令,该厅长罚薪半月。”
蔡锷的弟弟得知大哥在云南当了大官,特意从数千里之外的湖南邵阳赶来,想在昆明谋个一官半职。谁知蔡锷却拒绝了,他说:“好兄弟,我手中没有这种权力,这里也没有你的位置,还是快回湖南老家扛你的二斤半(锄头)吧!”并给了弟弟20元路费,让他回湖南老家。
别看蔡锷对自己的亲人严格要求,对昆明的老百姓却慈祥如父母。一次,蔡锷穿着便衣到民间寻访,途中遇暴雨,于是钻进一户农家暂避。只见这五口之家个个面色惨白,骨瘦如柴,蔡锷忙问咋回事?原来,这户人家姓朱,儿子是个小货郎,全家吃的穿的用的全靠儿子叫卖养活。谁知一个多月前,儿子挑着货担上街叫卖,被一个买东西不给钱的张恶霸打断了腿,老娘又卧病在床没钱医治,全家度日如年陷入绝境。见此情景,蔡锷心中十分难过,不仅把身上所带的银两全拿出来,回到军政府后,他迅速派人四处明察暗访,很快将昆明城内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张霸天”缉拿归案并绳之以法。
在主政云南期间,为减轻民间百姓负担,蔡锷曾两次削减公务人员的工资。此举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但蔡锷仍然坚持,带头两次自减工资。第一次,他自己从每月600元减到120元;第二次减得更狠,竟然减到每月60元,仅为原薪俸的十分之一,在全国开创了削减公务人员薪俸的先例。蔡锷这一举动,让其他公务员无话可说,从而使得这次减薪运动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蔡锷为国为民日夜操劳,人也苍老了许多,一次竟然还闹了个笑话。一日天气寒冷,蔡锷穿着一件旧长衫从外办事回府。两名新来的哨兵见一个老头敢闯都督府,急忙冲过去阻拦。见此情景,蔡锷耐心解释说;“我是蔡锷,外出办事回来晚了。你们就放我进去吧!”两个新兵听后嘲笑说:“蔡将军人高马大八面威风,你这个疯老头想冒充都督,还不快滚。”一个小兵还甩手就给蔡锷一巴掌。
正在这时,军政府的一个副官正好从里面走出来,见两个哨兵围住一个老头吵闹,跑过去一看,吓了一跳,马上“刷”的一个立正向蔡锷敬礼!接着叫来手下几个人,欲将两个哨兵捆绑送军法处枪毙。蔡锷上前制止说:“别难为这两个小兄弟了,我出门时什么证件也没带,让他们怎么相信我呢?依我看,这两个小兄弟很称职。不但不能枪毙,还要提拔他俩当排长。只是,今后你们不许随便出手打人。”
那两个哨兵一听要提他们当排长,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感动得要下跪谢恩。蔡锷忙制止说:“不用谢,不用谢,今后就像这样忠于职守好好干!”那个副官也十分感动,赞叹蔡都督宽宏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此事很快在昆明传为美谈。
令人惋惜的是,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结束后,蔡锷因一直患有肺结核,又因劳累过度累垮了身子,不得不去上海、日本就医,经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34岁。
(责任编辑/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