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中酰胺质子转移(amideprotontransfer,APT)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81例,分析术前行3.0T磁共振APT成像扫描的图像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乳腺恶性病变56例,乳腺良性病变25例。比较不同组间病变APT值差异性,并进行两两比较;比较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
【机 构】
: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 518000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 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中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n transfer,APT)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81例,分析术前行3.0 T磁共振APT成像扫描的图像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乳腺恶性病变56例,乳腺良性病变25例。比较不同组间病变APT值差异性,并进行两两比较;比较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细胞增殖因子Ki-67表达情况的乳腺癌间APT值是否具有差异性。
结果乳腺恶性、良性病变、正常腺体组织平均APT值,三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PT值(1.781±1.103)%高于其对侧正常腺体组平均APT值(0.868±0.565)%,乳腺良性病变平均APT值(1.756±0.752)%高于其对侧正常腺体组平均APT值(1.101±0.3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乳腺恶性、良性病变平均A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Ki-67高表达组乳腺癌的APT值(2.073±1.278)%高于Ki-67低表达组乳腺癌的APT值(1.362±0.592)% (P<0.05)。乳腺癌浸润程度Ⅰ级与Ⅱ级,其APT值1.163 (0.833)%较Ⅲ级病例的APT值1.675 (0.88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组/无转移组、ER阳性组/阴性组、PR阳性组/阴性组、Her-2阳性组/阴性组AP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良恶性病变较正常组织有显著更高的APT效应,证实了利用APT评估乳腺病变的可行性。并且,初步的研究显示APT效应可以反映乳腺癌的浸润程度和细胞增殖指数,提示APT成像可潜在用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纹理分析在预测心肌淀粉样变(cardiacamyloidosis,CA)有无延迟强化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CA患者132例,根据心肌有无延迟强化将CA患者分为无延迟强化组(45例)和延迟强化组(87例),同时纳入健康志愿者66例。采用开源软件ITK-Snap对所有受试者的nativeT1mapping图像进行分割,采用FeAtureExplorer软件提取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最终选出8个特征构建支持向量
目的探讨高b值(1000s/mm2)及超高b值(2000s/mm2)的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对外周带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行前列腺常规磁共振检查及超高b值DWI成像的6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两名医师根据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二版(ProstateImagingReportingandD
目的探讨集成MRI技术(syntheticMRI)对早产儿脑成熟评估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早产儿31例(胎龄29~36周),足月儿40例(胎龄37~41周),所有受试者均于纠正足月龄(37~45周)在3.0TMRI上进行常规MRI和集成磁共振成像序列(magneticresonanceimagingcompilation,MAGiC),应用SyMRI后处理软件获得T1、T2弛豫值及质子密度(protondesity,PD)。分别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T1、T2、PD值与纠正胎龄(postmenstrual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建立16只裸鼠原位HCC-LM3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建模后第21天开始分别使用华蟾素(治疗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8)每天干预,至干预后的第21天在3.0T西门子磁共振上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rs-fMRI)技术联合机器学习算法对自闭症患者进行分类,试图为早期识别自闭症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对24例自闭症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rs-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以偏相关性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connection,FC)构建网络矩阵,并使用GRETNA软件选取稀疏度空间为0.05~0.50,以步长为0.05搭建脑功能网络,分别计算患者和健康人的4个局部节点指标
目的探索使用ImageJ在MRIT1WI图像上分割量化大腿皮下脂肪(subcutaneousadiposetissue,SAT)、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fat,IntraMF)及肌间脂肪(intermuscularfat,InterMF)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28名志愿者(包括14名2型糖尿病患者)行大腿中部MRI扫描,在轴位T1图像上对肌肉脂肪浸润程度进行Goutallier分级;通过ImageJ分割测量大腿SAT、IntraMF及InterMF的面积;通过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
目的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echo-time,UTE)与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肩袖撕裂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肩袖损伤患者,行UTE与T2*mapping序列扫描。将冈上肌腱分三个亚区,以三角肌的R值(T2*值的倒数)作为参考,获得每个亚区R相对值。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对肩袖影像分别进行不同Zlatkin分型,共分为三型,其中Ⅰ型定义为肌腱炎,Ⅱ型定义为微小撕裂;Ⅲ型定义为大撕裂。将肌腱分为连续组(Ⅰ型)与撕裂组(Ⅱ型和Ⅲ型)。不同观察者间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两
目的观察多动态多回波(multi-dynamicmulti-echo,MDME)序列快速扫描参数对脑组织T1、T2及质子密度(protondensity,PD)测量值是否有影响。材料与方法25例受试者行三组不同扫描参数的MDME序列扫描(EME,NOR,RES)。测量灰质、白质及脑脊液T1、T2及PD值,并比较各组间测量值是否存在差异。将RES组测量值作为参考值,观察EME组、NOR组测量值与参考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组织T1、T2及PD测量值在三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1、T2、PD
目的评价3.0T乳腺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联合钼靶X线下直径≤2cm乳腺小结节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35例直径≤2cm的乳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或组织穿刺病理活检证实,且术前均有钼靶X线、DCE-MRI检查。分析DCE-MRI检查下乳腺癌及良性病变形态学特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incoherentmotiondiffusionweightedimaging,IVIM-DWI)联合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invasion,MVI)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病理学证实的HC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影像学定性特征包括肿瘤边缘、假包膜、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等、定量参数包括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