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比利时最年长的田径运动员、95岁的鲍威尔斯选择在2014年1月7日安乐死。 在安乐死的前一天,鲍威尔斯邀请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齐聚他的寓所。病榻上的他手举香槟,面带微笑,安详地与他们告别。2013年3月,鲍威尔斯参加欧洲老年人室内运动会并获得60米短跑金牌,被称为比利时最年长田径运动员。之后,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而入院治疗。 鲍威尔斯对媒体说,选择这样的离开方式,没有一丝遗憾,自己对于死亡毫无畏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利时最年长的田径运动员、95岁的鲍威尔斯选择在2014年1月7日安乐死。
在安乐死的前一天,鲍威尔斯邀请了一百多位亲朋好友齐聚他的寓所。病榻上的他手举香槟,面带微笑,安详地与他们告别。2013年3月,鲍威尔斯参加欧洲老年人室内运动会并获得60米短跑金牌,被称为比利时最年长田径运动员。之后,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而入院治疗。
鲍威尔斯对媒体说,选择这样的离开方式,没有一丝遗憾,自己对于死亡毫无畏惧。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节日,开一瓶香槟与至爱亲朋告别,谁会不满意这样的方式呢?医生注射为我开启另一段航行,这世界,我来过,没白活。”他还告诉媒体,他不会落泪,因为他会在天堂和妻子还有其他朋友重逢。1月7日,鲍威尔斯在寓所接受了注射,儿子艾迪相伴左右。“这样走,是父亲的选择,我尊重他。但我不觉得这是我和他的永别。”艾迪说。
2002年,比利时允许成人安乐死,选择的人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癌症患者。1974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比利时人德·杜维2013年5月选择安乐死,享年95岁。2013年年底,比利时参议院批准未成年人同样可以安乐死。
其他文献
法国的墓地中有一些颜色鲜艳的墓碑,或绿色,或黄色,或蓝色,给平日里安静肃穆的墓地增添了几分光彩和生机。 传统法国墓地中绿树成荫,墓碑多以黑、白、灰色为主。但彩色墓碑艳丽的花朵图案、优美的曲线造型打破了这种肃穆与单调。“人们希望以热情和欢快的方式让亲友的坟墓更具个性,从而表达思念之情。”Lim-BM公司的负责人格雷戈里·马沙尔解释道。这家位于法国西部德塞夫勒省的公司主要经营彩色墓碑业务。他们的墓碑
Sigtuna是瑞典一座古老安静的小镇。这里的人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邮箱是房屋的标准配件。他们不比豪宅名车,比这些门口的邮箱,看谁能随自己喜好把邮箱DIY成与众不同的模样。 小镇约有五十户人家,街头第一家的Kamil是位律师,也是个狂热的诗歌爱好者,他的邮箱做成一部诗集的样子,扉页写着:“生机勃勃,如花盛放———”每天邮递员翻开这本“诗集”,往Kamil的邮箱里投进无数的书籍、杂志。Kamil
到达德国的当天,导游带着我们到宾馆附近的超市里购物。 在超市里逛了一圈,我觉得有些奇怪。很多商品都没有包装,直接堆在货柜上,至于商品的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等,基本上都直接印在商品的表面。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选购起来特别方便,有些衣服如衬衫等,就可以直接拿起来试穿,不用拆开包装。 付款时,和其他游客聊起来,大家也有同样的疑惑。走出超市,问了导游,才知道在德国不仅是超市,很多卖服装或其他商品的商店
在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中老年人的比例不断上升。日本警方统计,东京市内交通事故死亡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大多数。专家对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中,几乎都是身穿黑色系列服装或茶色系列服装的人,由于这些颜色与周围色调极其相近,汽车驾驶员很难进行辨别。在老年人中,穿着黑色或茶色服装者较为普遍,所以这部分老年人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于是,日本警方发出倡议,鼓励老年人“老来俏”:
我们的老师Mr Ramage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他当侍酒师时的故事。那是一个宽大的桌子,一男一女,貌似一对情侣。坐稳不久,便指向酒单,说要一瓶1934年的拉菲。Mr Ramage非常谨慎地拿着酒单,手指不留痕迹地指向1934年拉菲旁边的价目———17000欧元———再问客人,您确定要点这瓶吗?客人点头。 不同于一些美国的侍酒师,法国侍酒师永远不能直接问你,您今天大约想喝什么价位的?他们总是会绕来绕去
在美国的大小城市里,都办有老年工厂。 老年工厂大都设在居民比较密集的地区,因地制宜,环境很受老年人欢迎,85%的老年人都愿意参加此项工作,甚至乐此不疲。 起初,我不太理解老年人的这种做法,心想,辛苦了一辈子,就应该在家里好好休养,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何苦要上什么班,而且还没有工资。但听了社区一位主管老年人福利的官员的一席话,方才明白美国职能部门的一片良苦用心。 美国人之所以要花财力物力办
鲜花车站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车站,每天只有三趟火车停靠。我们坐的是那天的最后一趟,只能在这里过上一宿。 扎卡是鲜花车站的站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光杆司令一个,员工也是他。我们那晚借住在了扎卡家里。在缅甸,扎卡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不仅在仰光外国语大学汉语专业接受过正规教育,还被公派至云南民族大学留过学。 扎卡的太太叫莫佳莎,虽然他们才三十出头,但婚龄已有十来年,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是最传统的早婚早育
两千多个坟墓,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最攫人眼目的,是那一个个设计新颖的墓碑。木质的,每个都髹上了缤纷的色彩,绘上了生动的图画,写上了有趣的墓志铭。 此刻,正好有几位教员带领一群小学生前来参观。只见他们分别站在不同的坟墓前面,一边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趣味盎然的墓志铭,一边毫无顾忌地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这些笑声,不但把坟场原该有的那种肃穆阴森的气氛驱赶殆尽,而且还把一种明朗欢快的气息带了进来。 被这些由
Ryland Goldman从三岁起,就梦想着开个自己的餐馆,等七岁时搬了新家后,他眼前突然一亮:他家离小学仅一个街区,每天早晨孩子家长络绎不绝地从家门前走过。于是,他开始在家门口“练摊”,烤些简单的面食甜点,外加咖啡、牛奶、果汁,一张桌子、一台收款机,墙上写上餐馆的名字和菜单。另外,他还设想赢利对半分,一半归自己,一半捐给学校的科技课程。结果,餐馆一炮打响。三个月下来,他已经给学校捐了几百美元。
法国文化部在1990年发起了一个“唤醒味觉运动”,法国教育部也批准向小学生开设烹饪艺术的系列讲座,教师则需要接受高水准的烹饪专家的培训。这架势,无疑是要把传统的美食文化,推到主流文化的层面上进行普及,在别的国家并不多见。 书店里,法国厨师的个人文集排列得如经典著作,随手一翻,居然也有大量图表、引文、注释、实例、归纳。这些厨师的著作比很多学者的书籍更合乎国际通例,他们不是只考证前辈遗产,而是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