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育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表现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育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表现:教育发展存在短板;学校教育丢失了本真;新课改形式化,成了某些"名校"扩大宣传的噱头。要使教育回到科学发展道路上,就应重视社会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新课改要注重实效。
  【关键词】教育;家庭;社会;学校;科学发展观
  教育的最基本功能是对民众起到教化作用,净化青少年的心灵,最终达到全体公民令行禁止按规则办事,使社会上一切事情都井然有序、有章可循,全体公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教育使社会变成一个和谐向上、欣欣向荣的社会。做到了这些我认为才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今天的教育,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花了大量的人力,可是教育的发展却越来越偏离正确的轨道,教育最基本的功能越来越弱化或淡化,教育表现出越来越功利性,越来越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其表现从以下几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一、教育出现了短板
  教育由三大板块构成,即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构成。这三大板块可以看作拉着教育这辆承载着十三亿人厚望的重型车辆前进的三匹马。可是这三匹马中,其中的两匹马,已经出现病态。这两匹马即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现在全社会只讲金钱,而对全体公民的教育教化却很少有人去重视、有部门去重视。所以说社会教育是病态的。而家庭教育昵?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农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绝大部分不在身边,父母对孩子根本谈不上教育,更何况这些孩子的父母们在社会教育病态的情况下,有的已经迷失了方向。所以说家庭教育也是病态的。综上所述,教育的三大板块,缺失了两块,三匹马已经病倒了两匹,只剩下学校教育这匹马拉着十几亿人的重托与厚望,在吃力的、蹒跚的前行。所以说教育出现了短板。
  二、学校教育偏离了正确轨道,丢失了本真
  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是公益性质的,具有慈善性的,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和素养。学校教育历来都是公办和民办互补,但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是公益性的,特别是民办更具有慈善性质,可我们的学校教育性质又如何呢?在国家政策允许社會力量办学的情况下,涌现出了一大批私立学校即民办学校。可这些民办学校是为了公益事业而办学吗?他们又做了多少慈善事情?大家细细品味就不言自明了。现在的民办学校越来越贵族化、集团化、产业化。民办学校办学的目的就是赤裸裸的牟利,披着办学的外衣,大肆敛财。把教育与谋利纠结在一起,已经玷污了教育的神圣。一些民办学校不但没有做慈善事情,不但没有促进教育良性发展,反而搅浑了学校教育这潭本应清澈的水。民办教育何来这么大的能量搅浑学校教育这潭水泥?原因在于部分民办学校的产生就令人质疑,它是依附于公办学校而产生的,很多民办学校刚开始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是公办学校的校中校,或一些名校的分校,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这些校中校或分校,摇身变成了民办学校。这样就使一部分国有资产私有化,并且这些民办学校挖走了大量的公办优秀教师,因为有了这些优秀教师,民办学校增加了提高收费标准的筹码,动辄每生每期收费几千元(这具有慈善性、公益性吗?)。公办学校由于资产和教师的流失,就慢慢走下坡路,有的甚至一蹶一振。还有一些民办学校依仗自己的高收费,不惜采用给高回扣的方式与公办学校争生源,大打拉生源大战,导致公办学校生源越来越少,老师不能安心教学。
  三、新课改被形式化,成了某些“名校”扩大宣传的噱头,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施十几年了,可素质教育的成果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一方面与教育出成效的漫长周期有关,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在落实过程中,流于形式,只停留在表面上。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新课改,新课改虽然搞的很热闹,但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现象,新课改形成了一种喧嚣的场面,变成了某些学校进行宣传的噱头。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众所周知创新性和创造性是不能通过分数来体现的,然而我们的很多学校检验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准仍是学生的分数,并且很多学校打着新课改的幌子,打着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的幌子,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以练代学,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了一份份导学案之内。很多学校采取导学案进行教与学,这样看起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质上对生的思维更加禁固,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在思考讨论导学案上已设定好的内容,老师的点拨也仅限于导学案之内,所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牢牢的限制在导学案这个小框框之中,对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是一种扼杀。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是绝对没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以牺牲学生的想象力为代价换取高分的新课改,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吗?这样的新课改能不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吗?古人云"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所以我认为新课改不能一窝蜂的推行某种模式,应充分相信教师,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放手让教师因材施教,这样才符合教育规律。
  要使教育回到科学发展道路上,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教育的使命感应该回归。教育的使命是什么?可能大家对教育的使命都有自己的认识,但应该明确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笔者认为教育的使命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服务于一切人的发展。著名学者周国平认为,学校的教育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快乐的学习,为将来快乐的工作打好基础"。其次,教育的科学发展应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高低,很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尤其是对落后地区而言,学校教育几乎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不小的作用。"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师道的普遍要求,要推动教育发展,传道者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掌道者,然后深刻理解并担当起教育的使命,教育的发展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学校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教师队伍,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育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担当重任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再次,重视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要跟随父母就读学习;第四,新课改要注重实效不能搞形式,不能做表面文章,要符合教育规律,不能把分数做为衡量新课改成功的标准,要有长远眼光,有发展的眼光。
其他文献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过:“理论悉为灰色,生命之树长青。”确实,唯有那生命之树,拔地参天,生机无限,令我们感叹,使我们赞美。如今,放在我们书柜里时时备查的《现代汉语方言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着重介绍了文成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及主要成效,认为文化自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强大引擎,管理创新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保障,多元投入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决条件,彰显特色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基本做法;主要成效;经验启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保障公民基本
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 刘仁作为北平地下党负责人, 在周密部署、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同时,特别要求北平地下党学委负责人和各高校地下党, 利用一切力量团结那些对国家和人类有
期刊
“文化兴则老街兴,文化亡则老街亡”.安徽省众多城镇老街文化现实样态老街文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老街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围绕老街文化资源的博弈与冲突,使老
摘要:社区文化角是市民求知、求美、求乐的大课堂,集休闲、娱乐、交流、学习于一体的活动场所。文章在介绍嵊州市如何打造社区文化角的基础上,着重总结归纳了四条经验启示,这就是各级领导重视、部门齐心合力、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力量支持是社区文化角活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文化角;做法;成效;启示  社区文化角是市民求知、求美、求乐的大课堂,集休闲、娱乐、交流、学习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近年来,嵊州市在完善
站在新时期,我国国有军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为了可以支持国有军工企业发展,加强国有军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文章以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文化建设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
我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一规定蕴涵了两层含义:一是各单位都必须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这是法定义务,必须履行;二是各单位
摘要: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其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其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象征比
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始终是文物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国绝大部分田野文物都分布在基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基层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调整,以及基层文
张九元受儒教文化影响深厚,自幼年及青年时代常徜徉于孔府、孔庙、孔林之中,寻求先贤的灵感,奠定了艺术的底蕴。最初接触书法是在老家,那时候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往往自报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