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施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原则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是教育改革的旋律,在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开展高效课堂教育,需要遵循适应学习、有序引导、自然提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发展学生思维等原则。按照以上原则来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有利于强化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施;高效课堂;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全面实施高效课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旋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高效课堂就是要发挥人自身的特长,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开发自身的智慧潜能,进而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高效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教育教学过程,各科教学中的教育观念和措施是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基本保证。语文学科合理运用目标教学对于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适应学习的原则
  适应学习的原则是语文教学的基点。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对课文的思想、知识、技巧的接受程度怎样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必须努力研究,务必使这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明确的指向。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就必须了解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情况,必须了解学生对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学习情况,这才是课文思想教育目标实施和课文内容理解的前提,课堂大而化之,学生只能学得蒙蒙胧胧。当然关于语言的表达、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等語文知识学习,教师都应该有明确的要求与了解。对学生这些心理需要和学习需要的掌握,教师可在预习和课前诊断等教学环节中实施,依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师确定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层次,学生一定会学的有趣、学的主动。这种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原则,能使教学建立在学生水平的实际基础上,只有做到因人定标,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二、有序引导、自然提高的原则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即为循序渐进。语文课教学也有一个序的问题,即语文学科本身的逻辑系统和教学知识的过程次序。把本课语文知识教学的目标要求搁置于教材体系的大框架里,使学生自然掌握。教师全面了解学科段的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有序引导,一是体现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一是体现在全册教材的计划设计中。教材的前后连贯性,单元之间的衔接性,分散于篇篇课文的知识点,只有通过课堂教学课程才能体现出来。课堂教学课程也有一个“序”的问题。应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运用。最终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系统提高,教学《变色龙》一文时,笔者先向学生交代清俄国当时沙皇统治的黑暗现实,再让学生弄清楚奥楚蔑洛夫警官的心理和根本原因,进而揭示沙俄统治者的虚伪和专制以及社会的趋炎附势的恶劣风气。课文的主人公“变”的根本原因,弄清楚语言有何特色,这样就水到渠成地突出了课文教学重点。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了课堂教学的过程时序,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系统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原则
  激发学生动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外显的起外部控制作用的学习意识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学习需要。这是因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抓起,只有当学生视为自身的需要,才能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教学中往往是成绩高的学生,总是兴致勃勃地深入探究知识,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视学习为一种负担,总是在困惑状态中逼迫学习的,这就是兴趣的作用。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应该从使学生获得成功开始。成功是继续努力的基础,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设计,质疑提问,语言表达应尽量贴合学生实际,应有趣味性和学习性,学生才能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作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发展学生思维的原则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居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给各种智力以深刻的影响。”就语文学习而言,听、说、读、写哪一项也离不开思考。思维能力又直接影响着观察力、分析力、概括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机地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人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高效课堂应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动脑、动口、动手解决问题,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导《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就从花红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花红的原因,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花红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语文 课在全面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把握准确的原则,激活教学之水,就会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努力让学生对作文由“不”写变“要”写,由“厌”写变“乐”写。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农村教师如何调动农村小学生积极性,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通过本
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一定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语文教师应该以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了解和掌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再
【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阅读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  【關键词】阅读;写作;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
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让读者见识了别具一格的舌尖上的苏州,将苏州菜的精致与苏州人在吃上的讲究写得妙趣横生。如果将小说联系当今时代的饮食文化发展情势,还可以从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