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论语学组织管理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者不要轻易对下属“判死刑”
  
  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企业管理中也有借鉴,比如《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为我解开了在组织管理中的困惑。
  
  “我”是谁?
  
  通读《论语》全篇,文中常出现“君子”、“小人”的称谓,我不由地自问:“君子”是什么人?“小人”是什么人?“君子”和“小人”有什么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非左即右”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很容易武断地将两类人分立开来—君子无限好、小人无限坏。然而,现实中,不但难以找到十全十美的“君子”,也难以找到十恶不赦的“小人”。
  
  我常对公司管理层说,不要全盘肯定或否定一个人,人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在你给某人做“评委”,下结论时,应该要有这样的思维:他是处在君子的状态,还是处在小人的状态?
  
  这两种状态如何判断?孔子教会我们一个方法:“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我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思想斗争是在“下海”前,刻骨铭心地经历了一次从“戚戚”到“坦荡荡”的转变。那时,我几天都睡不着觉,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太阳能行业,但前途未卜;一边是我非常稳定的科研工作,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好几倍,并且已经得了很多荣誉,而“下海”意味着我要放弃当前安逸的生活,当时我真是思绪万千。到第三天晚上,我对自己说,做这么一点决策就优柔寡断,以后还能干什么大事?如果今天晚上我要再失眠,就再也别有“下海”的念头,结果一夜无梦。
  君子立场
  
  摆脱开“营营苟苟、患得患失”的“小我”后,我果然在创业中胸襟开阔、坦坦荡荡,即使遇到员工背叛、合作伙伴背信弃义、企业经营低谷期,我照样倒头便睡。我试着把“大我”的状态治疗法运用于企业管理。
  
  我们回忆一下,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时办事立场非常坚定,而有时对大是大非问题,却犹豫不决、患得患失。这是处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状态而导致的异样表现。如果原则明确、立场坚定,是从团体利益出发,无论遇到再错综复杂、再艰难困苦的事情,都会迅速果断,并且不怕得罪人,也没有诸多的人情顾忌,结果更能赢得他人尊重。反之,从私利出发,照顾情面,瞻前顾后,最后会失去原则,管理也将陷入混乱。
  
  明晰他人处于哪种状态,对于培训员工也大有益处。员工有情绪周期,工作也有得意与失意之时,我们的主管要洞察下属变化,及时发现他们的状态,给下属当教练,多给一些鼓励,在他们处于“戚戚”的消极状态中,要及时地帮助其完成从消极到积极的状态变化,而不是给“戚戚”员工“判死刑”,一味地指责他们,让他们失去信心后一蹶不振,甚至离开工作岗位。
  
  组织管理就是激活士气。因此,管理者要让员工掌控“君子”和“小人”两个“我”的自我转化,使他们不断进行“坦荡荡”的修炼。这对于团队素质提升,上下级关系处理,都有极大好处。
其他文献
目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化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
第一部分: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NgR的表达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NgR(Nogo-66 Receptor )的表达情况。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只
背景及目的:业已证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过量脂质在肾实质的积聚密切相关。而研究也证实细胞内胆固醇无论是外源性摄入还是内源性合成,均通过一个依赖于胞内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