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以外部位的硬下疳的诊断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ca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一步降低梅毒发病率的综合措施中及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生殖器以外部位的下疳很难作出临床诊断,因而诊断和治疗晚,而不能及时清除传染源。发生于口腔内的初疮常为不能及时诊断的原因。

其他文献
作者用IgM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IgM-FTA-ABS)试验、固相血球吸附(SPHA)试验检测了1304例病人的共1533份血清标本。
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介绍有关异位性皮炎发病机理的免疫学观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和阐述。
期刊
作者报告1例28岁女性患者,6岁时躯干出现红斑鳞屑。3个月后消退,此后13岁、17岁、18岁时反复发作。25岁时发展成环形红斑,边缘处有环形膜样鳞屑,并有脓疱,伴发热39℃,关节疼痛,组织学上为伴有角层下脓疱的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象,依每个皮疹发展迅速且有特征性表现而诊断为复发性环状红斑样银屑病。皮疹好坏与月经周期大致相关。28岁怀孕时再发,皮疹反复不易治愈,但全身状况良好。
皮肤平滑肌瘤临床表现为皮肤散在的丘疹或结节,粉红或红色,有时略呈紫色或棕色。皮损常有疼痛和触痛。有人报道一组23例患者发病年龄为10~20岁。本文报道一例临床少见的婴儿先天性平滑肌瘤。
期刊
作者对Dellon的1例头皮严重银屑病做了削皮术(dermatome shaving)后完全治愈,且至少缓解了三年的报道颇感兴趣,并以此法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研究了24例四肢或躯干的斑块型银屑病,病程3~50年,平均24年.所有病人以前均用过各种外用药治疗,1例曾用过氨甲喋呤治疗,可暂时缓解或无效.削皮术在局麻下进行.
婴儿肢端脓疱病为较少见的疾病,1979年由Jarratt等,Kahn等提出后,至今文献记载有24例,以黑人男孩多见,计黑人14例、白人4例、菲律宾人1例、南朝鲜人1例、日本人4例。其中男孩20例,女孩4例。通常无异位性皮炎、银屑病的家族史。本文报告的1例1岁男孩(其兄曾有同样皮疹)。
AA3是一种新的抗人羊膜抗体,它可与各种来源于外胚层的表皮基底膜发生反应。本文作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以AA3抗体对9例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病人(包括致死型的新生儿3例、“未定类”儿童2例、非致死型但病情严重的成年妇女4例)的皮损与非皮损处皮肤标本,以及取自3例宫内诊断为致死型EB而中止妊娠的胎儿皮肤标本进行试验。并以正常人、隐性、显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单纯性、获得性EB以及大疱性类天疱
Ise和Ofuji①于1965年报告了1例妇女患者,其颜面、背部罹患复发性毛囊性脓疱性皮损,伴周围血中嗜酸性细胞增多,拟诊为角层下脓疱性皮病的毛囊型。1970年Ofuji等②又报告了3例同样患者,并首次提出“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osinophilic pus tular folliculitis)的命名,其后有人称为Ofuji氏病。
期刊
在SLE患者临床正常皮肤表皮下直接免疫荧光测定检出免疫沉积物叫做阳性的狼疮带试验(LBT).一般认为阳性的LBT在确立SLE的诊断中是有价值的,但在SLE中阳性LBT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论,以前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是由于在下列的标准中有一条或更多条不符合所致:要有适当数量的病人;选择的病例要一致;皮肤活检的部位要一致;要注意治疗的效果;对肾组织学检查的评价要恰当和足够的随访时间.
期刊
一例17岁男性Darier病患者,其母和6个同胞中的5个也患有同样疾病。患者甲状腺比正常人大1.5倍,硬,右侧睾丸不能触知。甲状腺功能正常,肾盂造影发现右肾缺如。其母曾患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经治疗已愈,5个同胞有甲状腺肿大而硬,但功能检查正常,3个同胞抗微粒体抗体滴度升高。HLA表现型研究,家庭成员所有患病者中均未发现特异的共同的单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