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大型墩台结构施工方案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高桩码头墩台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确定分层浇筑高度、底模型钢支撑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墩台钢筋施工保证措施、施工缝如何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关技术保证措施
  关 键 词 高装码头大型墩台结构;底模支撑系统;施工缝处理;分层澆筑砼高度;施工缝处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泰州港泰兴港区过船作业区金燕仓储液体化工公用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个(码头长度满足3艘1万吨级液体化学品船同时靠泊,水工结构按靠泊5万吨级液体化学品船设计);码头内档布置1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2个;设计吞吐量为195万吨/年。
  本工程码头采用高桩梁板结构。设计码头平台1座、综合用房平台1座、引桥1座、系缆墩1座及相关配套设施。码头平台共57个排架,分为7个分段,总长452m。码头平台宽度为25m。排架间距均为8m,采用PHC管桩(Φ800mmB型)基础,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横梁、预制纵向梁及叠合式面板,通过现浇面层连成整体。引桥共34个排架,总长561.295m,宽度为12m,排架间距为20m,采用PHC管桩(Φ800mmB型),上部结构采用现浇盖梁、预应力空心板,通过现浇面层连成整体。引桥下游侧第5、6排架位置布置综合用房平台1座,尺寸为17.6mX22.5mX1.5m。
  本工程高桩墩台结构共一座,为现浇钢筋砼结构,基础分别采用PHC管桩(Φ800mmB型),共计20根,桩与桩之间最大间距为4.8m。砼方量594m3。
  考虑到本工程墩台均为水上作业,且外形尺寸较大,而本区域长江段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大,因此在墩台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从施工潮位、型钢架设、墩台大型钢筋笼、砼分层浇筑、水平施工缝等方面去设计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
  二、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条件及自身设备状况和成本的因素综合考虑决定,现浇墩台钢筋砼结构施工采用如下工艺:
  (1)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模板的安装与拆除采用长江码头施工中通常采用的8吨吊机船进行施工作业。
  (2)钢筋的加工、运输及绑扎:钢筋加工,统一安排在预制场区内的加工场内进行。钢筋加工好后,由场地内的出运码头通过吊车吊运至运输船上,通过运输船运至现场进行绑扎施工。
  (3)砼的搅拌、运输及浇筑:砼搅拌采用商品砼。由于本工程引桥长度较长,采用砼拖泵进行砼输送存在一定的风险,从成本及总工期要求来看,本工程考虑待引桥贯通后,砼输送车及砼泵车直接上引桥进行浇筑墩台施工。
  
  
  
  
  
  
  
  三、墩台结构施工方案
  3.1、墩台结构几何尺寸分析及砼浇筑分层计算
  本工程墩台尺寸较大,实体部分高度为1.5m,考虑到水上结构施工底模支撑系统的受力、大体积砼温度控制、砼供应及砼裂缝控制等因素,拟采用分层浇筑形式进行砼施工。
  墩台第一层砼为连续均匀浇筑,在第一层砼面上没有产生预应力。当砼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将形成一个弹性体。该弹性体的截面抗弯刚度(EI)远远大于下部支撑的界面抗弯刚度。由于在桩头位置,其截面抗变形刚度也很大,当上一层施工的荷载传递到该刚性体时,相当于由桩基桩头作为支座承担了大部分上部荷载作用。
  第二层混凝土浇筑时,对下一层形成一个向下的荷载作用,假设该荷载为均布荷载,将在下一层形成拉应力σ拉和压应力σ压。由于砼压应力σ压远大于拉应力σ拉,且在墩台底部有底板钢筋承担拉应力作用,故以控制第一层砼顶面上的拉应力σ拉不大于砼的抗力强度来作为砼分层的主要控制因素。还需要综合考虑底模支撑系统的型钢大小、砼供应情况等其他因素。
  3.1.1砼分层厚度设计
  假设第一层砼浇筑高度为H1,第二层浇筑高度为H2,...,以此类推。纵横向相邻桩基间的最大间距为A、B,相应的计算跨度为a、b。
  第一层浇筑后,沿桩头取宽度为B,高度为H1的板带。按面层不配筋的素砼,板带之界面抵抗拒为:
  
  上层H2砼对下一层砼施加的线荷载:
  Q=rh2B=2.5*10-3h2B(kg/cm)
  由于本工程墩台纵横向桩基均较多,可考虑按照三等跨连续梁考虑,在桩头位置产生的负弯矩为:
  M=aql2=0.1ql2=2.5*10-4h2Bl2(kg.cm)
  式中l为纵横向计算跨度a、b的最大值。
  砼的最大应力按弹性计算:
  
  本工程混凝土强度为C30,底层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浇筑上一层砼。按面层砼在桩基位置不开裂控制,则有砼抗拉强度0.7ft不小于最大应力。则:
  得h1和h2的关系有:
  
  根据以上关系式,对采用不同的取值,得到的最大值如下表:
  考虑到本工程墩台高度为150cm,桩间最大间距为480cm,则计算跨度1.1*480=528cm。
  在不同的h1和l时,h2的最大值取值表
  表1
  H1(cm)
  L(cm)
   300 400 500 600 700
  50 185 104 67 46 34
  60 267 150 96 67 49
  70 363 204 131 91 67
  80 474 267 171 119 87
  90 600 338 216 150 110
  100 741 417 267 185 136
  
  考虑到底模支撑系统型钢的大小,以及砼供应能力,按照表1取值,本工程墩台可分两次浇筑,第一层浇筑高度为h1=70cm,第二层浇筑高度h2=80cm。
  3.2墩台底模支撑系统设计与施工
  墩台底模支撑系统主要由桩上形成的支座和纵横向布置的型钢构成。
  3.2.1 支座形成
  本工程主要为PHC管桩,用于形成支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利用桩顶采用圆钢对型钢进行反吊形成,另外一种采用钢抱箍形式。考虑到钢抱箍施工起来对于底模的安装及拆除均较为便捷,故本工程采用钢抱箍形式。
  (1)确定支座反力
  施工前,首先确定支座反力,支座所趁手的力由上部主梁传递,因此需求出主梁在个支座部位的剪力,其绝对值之和即为支座反力。一般在不等跨连续梁上,支座两边的跨度较大,其支座反力较大。具体的剪力图可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求得。
  主梁对支座的作用时的荷载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第一层砼浇筑的高度h1、人机施工荷载、垂直面振捣荷载、底模及主次梁自重等。荷载的取值可参考《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附录。
  (2)钢抱箍设计与安装
  钢抱箍是由两块半圆形钢板组合而成,两侧由两块钢板焊接形成牛腿,利用高强螺栓及连接件形成连接。主梁安装在两侧牛腿上部,荷载传递至拧紧的钢抱箍上,钢抱箍通过与桩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上部荷载。钢抱箍具有装拆简便、不留痕迹、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钢抱箍的设计包括抱箍钢板厚度、高度、高强螺栓的规格数量、布置及钢牛腿的尺寸等。
  钢抱箍的设计的影响因素有:支座反力的大小以及桩表面的距离,抱箍与桩之间的摩擦系数。钢抱箍的设计有详细的分析论证,本文就不再阐述。
  钢抱箍在安装时,高强螺栓在紧固过程中以及上部荷载变化过程中,其拉力值不断的变化,需要反复的使用扭矩扳手进行矫正,以保持在预拉力控制值。
  3.2.1 主次梁设计与施工
  支座上部为纵横向的主次钢梁体系。主钢梁夹住桩身安装在钢抱箍的牛腿上,主钢梁的布置方向一般沿着斜桩相对方向的各排桩基布置。次梁均匀布置在主钢梁上部。每排桩上的两根主梁用钢筋拉结,确保主钢梁夹住桩身。每根主钢梁由型钢错位摆放形成,在支座上形成连续梁。
  主钢梁设计步骤有:计算弯矩和剪力→根据弯矩求抗弯截面地抗矩→根据截面抵抗矩查表选取钢截面→根据彎矩和剪力求该型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求不利位置的折算应力并与容许应力比较→验算型钢挠度。
  在连续梁中,在跨度较大的支座位置,正应力和剪应力都较大,即可验算该处位置型钢截面上的点的折算应力。由于在型钢截面上正应力与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上下翼缘处最大,剪应力在翼缘位置突变后,在腹板截面上大致均匀布置,故在上下翼缘与腹板连接位置折算应力比较大,对该点进行验算。
  在设计和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主梁应选取对称截面,如工字钢、双槽钢等受力较为合理;主梁摆放注意对称紧靠,以形成连续梁;有悬挑的连续梁,往往在悬挑根部为最不利位置,宜采取措施对悬挑的端部予以支撑,可大大改善受力。
  次梁布置较密,根据墩台长度或宽度方向等间距进行布置。在次梁两端外伸的情况下,若以外伸端部的挠度不大于跨中挠度来控制,根据挠度计算公式,外伸长度不大于跨度的约2/3倍。外伸部分重合可以减少端部的挠度值。
  3.3墩台钢筋工程的施工
  墩台的钢筋布置一般由纵横向整体钢筋箍、侧面水平箍和上下底板结拉筋组成。安装后将形成底板双向钢筋、面层双向钢筋、侧面竖向钢筋和侧面水平钢筋。
  钢筋安装采用如下顺序:底板下层钢筋和错开一定高度的侧面钢筋→底板上次钢筋和错开一定高度的侧面钢筋→安装侧面下部分的水平钢筋→每间距2m抽出一根顶板上层钢筋和侧面钢筋下移至顶板下层钢筋下部先行安装作为骨架→采用上下拉结筋斜向布置固定该骨架→安装顶板下层钢筋和对接侧面钢筋→安装顶板上层钢筋和对接侧面钢筋→安装侧面上部分的水平钢筋→在骨架位置补偿顶板上层钢筋→安装其余的拉结筋。
  采用以上安装方法避免了额外设置马镫钢筋、焊接钢筋支架等施工措施,从节约材料、提高工效等方面均能够确保墩台钢筋笼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
  3.4墩台施工缝的处理
  考虑到墩台砼采用分层浇筑方式,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尤为重要。由于墩台结构面积较大,墩台内有拉结钢筋,且为封闭式,净空间较小,不管采用人工凿毛、机械凿毛还是在浇筑过程中拉毛等措施,要么操作上比较困难,要么工效低,很难满足规范要求。结合本公司多年施工经验,项目部采用一套简易的高压水冲毛设备作为冲毛处理,冲毛设备为一台压力大于2.5mpa的洗车用的高压冲洗泵与一台5.5kw的水泵配合使用。
  施工方法为: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高压冲洗泵冲刷混凝土表面,冲开上部浮浆,紧跟着用大功率水泵将浮浆冲走。该套设备重量轻,造价低,操作便捷,经济适用,处理质量达到了规范中的去掉乳皮,露出石子的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效果较好。
  四、结束语
  通过泰兴金燕仓储液体化工码头墩台结构的施工,施工中针对几个重要施工控制点的分析论证,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作为保障。本工程墩台经实体检测,外观质量、砼钢筋保护层、砼强度、外形尺寸、线直面等方面均取得了各个单位的高度评价,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借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达到了安全、经济、高效、适用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到了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土建工程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从而推动土建工程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进入新世纪以后,我
期刊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很多城市皆因环境污染严重而被雾霾笼罩。暖通空调,以其绿色环保的优势,为日后社会发展所力推。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加大,暖通空调在安装施工、节能等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暖通空调安装技术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工程;空调设备;安装施工;技术难点  中图分类号:TU657 文献标识码: A   一、暖通空调的概述  暖通空调与传统的空调设备不一样,其集采暖
期刊
摘 要: 针对国内某露天矿生产区爆破对既有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强度折减动力分析法,结合ANSY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观察坡体塑性应变区的变化规律,得出坡体稳定性系数。对比实测、模拟结果,说明结果的合理性。分析得出排土场安全振动速度阀值为15~20cm/s,预测坡体终了变形及破坏情况,为矿山今后的日常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ANSYS;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爆破动荷;稳定性系
摘要:暖通空调在为人们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是能耗问题,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的商业建筑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达到70%,给能源和电力造成很大的压力。其次,是废气排放、温室效应和酸雨等问题。因此,不断开发节能、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暖通空调技术已非常迫切。本文探讨了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源热泵;空调;绿色环保;节能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工程质量的优劣、项目成本的高低、施工进度的快慢及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否,都同施工现场管理水准息息相关。事实证明,企业越是对施工现场重视与加强管理,就越能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就越能获取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卓越的业绩。本文对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原则、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现场 管理 问题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节能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迫切性,在建筑施工中结合过程特点,尽可能的采用多种节能环保技术,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而不懈努力。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技术中的节能理念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节能理念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节能理念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摘要: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房屋建设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着重探讨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旨在保障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提高房建工程的质量,使房建工程建设满足社会与国家的要求。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衡量一个工程建筑的合理安全性主要从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来分析,特别是如今对施工情况要求越来越高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下水利工程建设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对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裂缝原因探讨未来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民生之本的基础,它可以减少我国能源的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我国经济
期刊
摘要:近几年,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的管理问题也愈发突显,此时各级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也在不断增加。而有机废气污染容易引起癌症等疾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但目前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的效果不明显,有机废气污染的控制也成了各国环保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期刊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对计算机技术管理空间地理数据及与之相关联的关系数据综合应用的技术,几十年来,随着不断的发展,它已经被深入应用到市政管理、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商业决策等多个行业中。但是由于GIS有着非常复杂的数据结构,其功能体系也非常庞大,仅在对其应用系统进行单独构建时就需要消耗巨大的人、物和财力,并且与其他非GIS系统集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