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vig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将生理学SPOC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同步教学相结合,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选取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3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SPOC混合式教学法组194人,传统教学法组187人.SPOC混合式教学法组要求学生线上学习SPOC,在线下利用云课堂的讨论等功能与线上发布的教学资源和任务相结合,将线上学习进度与线下学习参与过程纳入考核评价.传统教学法组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理论测试、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理论考试SPOC混合式教学法的成绩要高于传统教学法组,调查问卷和座谈会显示学生认可SPOC混合式教学.结论:线上SPOC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测定沙田柚中柠檬苦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沙田柚原材和经和力智能低温高效提取技术(HHLSE)提取的2种提取液中的柠檬苦素及柚皮苷提取率.方法 用梅州沙田柚作为原材,经HHLSE提取的柚肉提取液、柚肉膜浓缩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柚肉提取物柠檬苦素、柚皮苷含量.结果 建立了检测柚肉柠檬苦素的方法: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溶液(42:58),流速为1.1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5 nm.结论 本法可用于柚肉柠檬苦素检测,经HHLSE提取,沙田柚柚肉提取液中柠檬苦素、柚皮
目的:探讨芦可替尼对JAK2 V617F阳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JAK2 V617F阳性MPN患者46例,包括初治组41例、芦可替
经口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于2005年首次进入头颈肿瘤外科领域,在10余年间迅速发展,开启了头颈外科微创手术的新时代.目前,TORS已成为治疗口咽、鼻咽、喉、颌下腺、甲状腺等部位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对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TORS的起源、以及近年来TORS用于上述各部位肿瘤治疗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叙述,并对TORS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人血浆中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二维液相色谱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血浆样品经过蛋白沉淀、离心后直接进样,通过使用二维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一维萃取柱:型号为Aston SX1(3.5 mm×25 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乙腈):V(磷酸铵水溶液)=25:20:55,流速=0.8 mL/min;中间柱:型号为Aston SCB(4.6 mm×10 mm,3.5μm);二维分析柱:型号为Aston SCB(4.6
目的:探索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分剂量调配、收费、报销模式,以期为抗肿瘤药物分剂量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我院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与财务部门、信息中心、药品生产厂家、医保部门、临床医生协调沟通,鉴于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为单一规格,临床治疗按体表面积用药时,不同患者消耗的药液量不等,可剩余部分药液,通过建立奥沙利铂甘露醇注射液分剂量调配、收费、报销模式,即医生按照患者实际使用剂量开具医嘱,药师按医嘱剂量进行调配,使患者间
目的:口腔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化疗等.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口腔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免疫原性死亡的概念应运而生.口腔恶性肿瘤细胞经过放化疗后会发生凋亡,凋亡的细胞表面会释放一系列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促使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强烈的免疫应答,此过程称为细胞免疫原性死亡(immunogenic death,ICD).口腔恶性肿瘤细胞ICD是一个涉及多种信号分子的过程,这些免疫信号称为损伤相关分子模式,主要包括钙网蛋白、热休克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以及三磷酸腺苷,本文对其进行简要概述.
目的:研究宫颈癌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image guided radiation therapy,IGRT)同步剂量补偿腔内后装治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中膀胱、直肠、高危临床靶区(high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HRCTV)和中危临床靶区(intermediate 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IRCTV)体积对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根治性宫颈癌患者数据,每位患者至少接受了2次
目的:探讨应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ver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LI-RADS)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161例有HCC高危因素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两名放射科医师盲法独立对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阅片,根据2018版LI-RADS分类法则,对所有病灶进行分类.Kappa一致性检验两名医生的LI-RADS分类结果及各征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两名医生应用LI-RADS诊断HCC
目的 筛选并优化芪参还五胶囊中虫类药材的仿生酶解工艺条件,并对其抗凝血、溶栓活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以总蛋白含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溶栓活性为指标,评价水煎煮、水提醇沉、匀浆、胃蛋白酶酶解、胰蛋白酶酶解和仿生酶解等不同提取方法对芪参还五胶囊中虫类药材的提取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仿生酶解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仿生酶解提取物的总蛋白含量、APTT、PT、TT和溶栓活性均为最佳,血栓抑制率为41.97%,与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的抗凝血和溶栓
目的 改进大山楂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以山楂对照药材和熊果酸对照品为对照.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1)为展开剂,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可见光检视.结果 改进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显色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改进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替代原标准用于大山楂片的薄层色谱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