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观察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给予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47例治愈,3例复发,治疗有效率为94.0%;术后出现尿潴留、阴道感染、神经损伤、网片脱出、网片侵蚀等并发症,经过后期治疗均痊愈。结论: 给予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盆腔器官脱垂
  【中图分类号】R7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45—01
  盆腔器官脱垂属于常见生殖器官疾病,主要受到创伤性或退化性因素影响,导致盆底支撑较为薄弱,生殖器官及其周围器官出现位移现象,并引发阴道壁脱垂、子宫脱垂等症状[1]。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给予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56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3.2±4.8)岁;孕次在1至5次间,平均孕次(3.2±1.2) 次;产次在1至6次间,平均产次(3.4±1.3) 次;疾病程度:9例Ⅱ度,29例Ⅲ度,12例Ⅳ度;疾病类型,子宫脱落13例,阴道前壁脱垂18例,阴道后壁脱垂19例。
  1.2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分为前盆与后盆两种手术方式:(1)前盆手术方式。先向阴道间隙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以达到分离效果,从膀胱底部到膀胱颈处1cm范围内,将阴道黏膜纵向切开,然后在宫颈处通过环形切开方式分离阴道壁,顺着耻骨降支朝向将膀胱间隙分离,直到耻骨降支的内部,使宫颈推着膀胱,把膀胱与宫颈处韧带游离出来。将尿道外股沟皮肤切开0.5cm,并利用拉钩把膀胱推开,顺着耻骨降支进行穿刺,将穿刺设备牵引到阴道侧部作为备用。上切口的下方2cm与旁开1cm位置皮肤切开大约0.5cm,顺着皮肤切口穿刺,并置于凹槽处备用。依据手术视野把网片制作成蝴蝶状,并对网片4翼阴道端进行缝扎固定,然后对4根丝线进行牵拉,将网片展开,并贴附到膀胱壁。把网片4翼穿入到闭孔筋膜处,将网片缝合到宫颈韧带与筋膜、膀胱韧带、尿道筋膜等部位,然后将阴道前壁缝合,并把露出网片剪除。(2)后盆手术方式。顺着处女膜内缘纵方向将阴道后壁切开,直至后穹窿上端3cm,然后将阴道直肠处间隙分离,使骶棘韧带能够充分暴露。将肛门外侧与后侧3cm处皮肤切开0.5cm,经皮下组织进行穿刺,通过骶棘韧带与坐骨直肠窝,而水平方向则经过阴道直肠处间隙,将穿刺设备置于皮肤切口位置备用。与皮下组织内缘呈垂直状态处向上,并与阴道口相距1cm处进入到阴道内,从肛提肌处穿出,并将穿刺器置于凹槽内备用。将网片4翼牵引至阴道端进行缝扎与固定,然后再牵引至皮肤外部,使子宫骶骨处韧带充分暴露,对网片上缘进行间断性缝扎与固定,而网片下缘则应缝扎到阴道膈底部,并查看直肠是否损伤,然后将其牵引至肛门外部切口处,把网片调整到阴道后壁,能够容纳两个手指,而且无任何张力处,对阴道后壁进行缝合,把露出网片剪除。
  2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随访6至12个月,患者POP-Q值得到有效改善。术后有3例患者复发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6%;治愈46例,有效率为94%。术后并发3例尿潴留,经过理疗与导尿治疗均康复;4例阴道感染,经过抗炎、抗感染治疗后有所改善;2例神经损伤,给予药物治疗后治愈;1例网片脱出,1例网片侵蚀,经过再次缝合与药物治疗后得到治愈。
  3 讨论
  近年来,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不断身高,对女性患者生命質量造成严重影响。传统手术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与盆底解剖原理不相符,严重破坏了盆底结构,无法满足女性患者保留子宫的要求,且复发率较高。随着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的应用,强调盆底解剖术后恢复,能够将整个盆底悬吊,使盆底术后能够保持完整性,盆底解剖结构也能够得到有效恢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2]。
  本文给予我院收治的盆腔器官脱垂行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并取得显著性的治疗效果,其中4例术后复发,发生率为4%,47例术后痊愈,有效率为94%。在全盆底重建术中,人们在保留子宫上关注程度较高,通过给予患者行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不仅能够避免盆底结构受到破坏,同时减少术后脱垂症状复发现象。若不将子宫切除,将导致盆底结构受到破坏,盆腔器官韧带处的附着点丢失,从而再次引发盆腔器官脱垂症状[3]。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阴道感染、神经损伤、网片脱出、网片侵蚀等并发症,必须引起医务人员重视,强化手术操作技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保留子宫全盆底重建术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保留子宫等优点,在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具有显著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曾浩霞,陈晨. Proift全盆腔重建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中的作用[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7(03):80-83.
  [2] 纪丽伟,虞晴,刘明,许为.改良式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12(16):65-66.
  [3] 周江妍,汪利群,黄欧平.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7(02):89-9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腹壁切口改良缝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行腹壁切口的妇产科手术患者得1500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缝合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传统缝合方式。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病率3.5%,最长住院时间8
【摘 要】目的:对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的足月妊娠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产妇均在胎儿分娩后立刻给药,对照组30例给缩宫素,研究组30例给米索前列醇。再对两组给药后的出血量、不良反应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的观察发现,两组用药后血压、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中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米索前
期刊
【关键词】 老年;心绞痛;特点;心肌灌注显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1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266-01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所致的发作性症候群。心绞痛约占症状性冠心病的80%,是冠心病的最常见类型。老年心绞痛表现不典型,难以及时识别与治疗;老年人体力活动较少,劳累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诊治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探讨,以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实验人群为医院于2012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在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治;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液β-HCG水平进行测量并对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大型建筑工地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知识的基线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干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提升程度为17.3%,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对建筑工人进行
期刊
【关键词】大肠癌;高发人群;干预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71-01  大肠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每年以42%的速度发展,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5万,多发于大中城市。在上海,大肠癌甚至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是为数不多的可以直接判定风险因素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