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后血清微小RNA(miR)-335、miR-193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ABG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miR-335、miR-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集人脐带,分离、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至第6代,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免疫荧光标记。结扎冠脉前降支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8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6)、干细胞组(MSCs)(n=6)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干细胞组(ATV+MSCs)(n=6)。MSCs移植后48 h两移植组各处死2头猪,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脊柱结核患者椎间盘病灶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在脊柱结核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3例作为实验组,腰椎间盘退变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术中切除的间盘组织,利用Arraystar Human circRNA Array V2芯片检测并采用独立
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OUKA)治疗侧室膝骨关节炎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中,其手术疗效令人满意。但聚乙烯垫片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易导致术后翻修,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文旨在阐述引起单髁置换聚乙烯垫片脱位的机制、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关节科医师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广大膝骨关节炎患者探索更优的手术方案和临床预后。
目的观察下肢气压疗法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透析期间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空气压力为60~120 mmHg,以患者感觉舒适且能耐受为宜,在透析间歇期进行穴位艾灸治疗,选穴包括犊鼻、足三里、阳陵泉、承山、委中、涌泉、三阴交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资料,其中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29例(UBE组),后路切开椎间融合内固定组39例(PLIF组),对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神经水肿期、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NCN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颈部抗阻训练及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压力设定为2.0~3.0 bar,每次治疗共冲击3000~4000次,每5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年龄偏高且行走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对象分为VR组和步行组,每组30例。步行组老年对象给予常规步行训练,训练期间脉搏速度控制在100次/min左右,每次锻炼35 min;VR组则辅以VR技术康复训练(包括"滑冰"、"越野行走"、"越野攀登"及"越野骑车"等肢体运动类项目),每次训练约35 m
在全球痴呆发病率急剧增加且缺乏有效靶向药物防治背景下,针对生活方式的干预已成为维持脑健康、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手段。相关研究显示,久坐行为是导致机体认知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而运动锻炼则是延缓认知功能下降的有效手段。本文概述了久坐行为及运动锻炼对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两种生活方式影响脑健康的可能机制,包括调控血糖水平、端粒长度、脑源性生长因子水平及肠道微生物等,旨在为生活方式干预促进脑健康
目的探究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功能和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将4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骨盆辅助式康复机器人训练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20 min,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