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康复训练对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对年龄偏高老年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年龄偏高且行走能力相对较差的老年对象分为VR组和步行组,每组30例。步行组老年对象给予常规步行训练,训练期间脉搏速度控制在100次/min左右,每次锻炼35 min;VR组则辅以VR技术康复训练(包括"滑冰"、"越野行走"、"越野攀登"及"越野骑车"等肢体运动类项目),每次训练约35 min。于入选时、训练12周后分别对2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身体灵敏性、身体协调性及步行速度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同时采用生活满意度自评量表(LSIA)对2组老年对象心理情绪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VR组身体灵敏性指标[(6.62±1.88)s]、协调性指标[(51.46±7.60)s]和生活满意度LSIA评分[(17.04±1.91)分]均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老年对象下肢肌力及步行速度指标均较入选时有改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常规步行锻炼比较,VR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老年对象身体灵敏性及协调性,进而减少跌倒风险,同时还有助于消除不良情绪、提高生活满意度,该训练方法值得在老年群体中推广、实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否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s)中血管内皮细胞因子CD34的表达。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15只C57BL/6小鼠背部制作全皮层缺损创面,给予及时护理,分别取正常组织及第1、3、5、7天创面组织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细胞实验分为KCs组和KCs+VEGF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载药微泡靶向药物释放(UTMD)技术联合藤黄酸(GA)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用不同浓度(分别为0、0.5、1.0、2.0、4.0、6.0 μg/ml)的藤黄酸加入培养基培养细胞,筛选合适的藤黄酸浓度(2.0 μg/ml),将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GA+微泡+超声组、GA+超声组、GA+微泡组、单用GA组、单用超声辐照组、对照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中与MYCN(N-myc)基因相关的共表达基因。方法下载TARGET数据库神经母细胞瘤表达数据共179例,WGCNA分析筛选MYCN扩增共表达基因模块;针对目标基因模块个基因行GO、KEGG富集分析筛选MYCN扩增相关基因可能参与生物过程及信号通路;以MYCN扩增状态将神经母细胞瘤表达数据分为扩增组65例、非扩增组114例,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的差异表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后血清微小RNA(miR)-335、miR-193b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6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CABG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情况(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miR-335、miR-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采集人脐带,分离、培养、扩增间充质干细胞至第6代,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免疫荧光标记。结扎冠脉前降支制作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8头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6)、干细胞组(MSCs)(n=6)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干细胞组(ATV+MSCs)(n=6)。MSCs移植后48 h两移植组各处死2头猪,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脊柱结核患者椎间盘病灶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并分析其在脊柱结核发生发展中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3例作为实验组,腰椎间盘退变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术中切除的间盘组织,利用Arraystar Human circRNA Array V2芯片检测并采用独立
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术(OUKA)治疗侧室膝骨关节炎已成熟地应用于临床中,其手术疗效令人满意。但聚乙烯垫片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易导致术后翻修,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文旨在阐述引起单髁置换聚乙烯垫片脱位的机制、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关节科医师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广大膝骨关节炎患者探索更优的手术方案和临床预后。
目的观察下肢气压疗法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RL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规律血液透析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透析期间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空气压力为60~120 mmHg,以患者感觉舒适且能耐受为宜,在透析间歇期进行穴位艾灸治疗,选穴包括犊鼻、足三里、阳陵泉、承山、委中、涌泉、三阴交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资料,其中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29例(UBE组),后路切开椎间融合内固定组39例(PLIF组),对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神经水肿期、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NCN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颈部抗阻训练及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压力设定为2.0~3.0 bar,每次治疗共冲击3000~4000次,每5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