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7例疗效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j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国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7—02
  
  1、临床资料
  
  本组194例患者为本院1999年1月~2006年12月的门诊病人,全部为男性。诊断标准参考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将1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7例,年龄26~72岁,平均46.5岁;病程2h~21年;单侧关节48例,双侧28例,多侧21例;合并痛风石14例;肾功能不全6例;高血压31例;糖尿病8例。对照组97例,年龄23~68岁,平均39.7岁;病程4h~17年;单侧关节56例,双侧18例,多侧18例;合并痛风石9例;肾功能不全4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急性发作时用生理盐水250mL加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mL加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严重者加5%碳酸氢纳100mL静脉滴注,用药不超过3天;口服秋水仙碱至肿痛消失,别嘌呤醇每次50mg,每日2次,血尿酸正常后停止服药。
  
  2.2治疗组 急性期静脉给药同对照组,不口服西药;中医治疗以清热祛湿、宣痹通络为主,后期健脾温肾、活血通络。基本药物:黄芪20g,苍术20g,白术20g,薏苡仁30g,汉防己10g,土茯苓20g,金钱草30g,黄柏15g,羌活20g,独活20g,防风20g,炙川乌10g,炙马钱子2g,透骨草20g,牛膝20g。热盛加银花,栀子,石膏;寒盛加炮附子,桂枝,威灵仙;痰瘀互结形成结石加法夏,浙贝,三棱。2天1剂,水煎每日3服,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理化检验指标基本正常;无效:症状及理化检查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3.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76例占78.35%,好转21例占21.6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73例占75.26%,好转23例占23.71%,无效1例占1.03%,总有效率为99%。无效1例为痛风结石溃破感染转外科住院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及总有效率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2 2组复发时间比较 治疗组97例2个月复发3例,3个月复发5例,半年复发率为8.2%;对照组2个月复发11例,3个月复发27例,半年复发率为39.58%。经统计学处理,χ2>6.63,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4、討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历节”范畴,病机主要是湿热痹阻,留滞经络关节,经络阻塞不通,反复发作,正气日损,脾肾两虚,病症由湿热痹阻转为寒湿入络,以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其诊断并不难,治疗上西医由于病因不确定而十分困难,长期反复发作引起内脏损伤和并发症,急性发作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与秋水仙碱控制炎症,消除红肿疼痛效果较好,但对于降低血尿酸,防止复发疗效较差,本组病例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等综合治疗,194例病人都在1~3天内使疼痛消失;对照组症状缓解后,需长期使用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疗效尚可,但大部分病人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青壮年病人由于工作关系不能坚持服药,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不理想。治疗组中西医结合,中医选择基础药物加辨证施治,见效快、疗效稳定,缓解期应用健脾益肾,祛湿通络的药物巩固疗效,不仅可以减少复发,对于降低血尿酸,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有很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37—02
期刊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3—01    笔者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40~70
期刊
关键词:中药内服;灌肠;输卵管通液术;不孕症  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2—0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难治病。约占女性不孕症的30%~40%,西医多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手术,疏通率虽高,但因未解决输卵管蠕动功能,妊娠率并不高,而且术后短期内不孕容易再次阻塞。笔者采用中药
期刊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疗效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4—01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230例(230只眼),均为单
期刊
关键词:肥胖症;针刺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44—02
期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5—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发生在结、直肠部位的炎性疾病,其病程迁延,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31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
期刊
关键词:柴苏汤;乳痈初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6—01    笔者自2005年2月~2007年11月,采用柴苏汤治疗乳痈初期1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0例均為门诊病例,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8例,产后1月以内发病7例,2月以内发病3例。临床表现:乳汁排泄不畅,乳房肿胀疼痛,
期刊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解郁和乳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8—0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常见及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妇女参与社会竞争的增多,工作生活压力加大,本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之趋势。近年来,笔者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本病70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1)临床乳房触
期刊
关键词:瘘管性脓肿;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73—02
期刊
关键词:中药泡脚方;糖尿病足病;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65—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