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chao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肝损害情况及规律.方法对我院的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55例(临床分型为:剥脱性皮炎29例,多形红斑22例,重症多形红斑3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的肝损害临床表现及肝功能(ALT、AST、GGT、TBA、T-BIL等)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抗-HAV、抗-HCV、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的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者有肝损害53例,占96.4%.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肝、脾肿大23例,占41.8%.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查4例HbsAg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高温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高温致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体外高温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的凋亡模型,应用PKC特异性抑
1 一般资料79例患者中男66例,女13例,年龄18~58岁.装修工人32例,家具厂工人20例,橡胶厂工人23例,其他工种4例.病人均为单眼损伤.伤后就诊时间1 h~5 d.24 h内就诊者65例,2~3 d就
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对某蓄电池厂的接酸作业工人一般情况、体检结果、个人防护情况等指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选取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1.6岁,职业性噪声接触时间3~41年,平均18.8
采取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椒江区有毒有害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职业健康档案、职业防护措施、车间空气监测结果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毒有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发
目的评价铅接触对工人精神及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及其接触水平-效应关系.方法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计算机化神经行为评价系统(NES-C)对65名铅接触工人和65名对照工人进行
调查表明,高温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损害程度随着高温的暴露时间以及接触高温强度的增加而趋向严重。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左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缓、ST-T异常,左
报道2例急性甲苯中毒,因毒物侵入途径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亦有所差异,并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1 病例介绍 [例1]女,42岁,有哮喘病史10余年.在家清洁环境卫生时,配制1:24次氯酸钠稀释液(有效氯浓度2 000 mg/L)进行空气喷洒消毒,因未戴口罩等防护面具而出现眼痛、流泪、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单抗CD3+、CD4+、CD8+、CD25+、CD28+、CD95+对62名AO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