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监测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20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监测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58例原位肝移植受体移植肝恢复再灌注前(无肝期)及恢复再灌注后15 min、1 h、3 h、6 h、9 h、12 h、1 d、3 d、5 d、7 d时间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L-FABP的水平,与常规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做比较。结果移植肝脏再灌注15 min后血清L-FABP开始升高,1 h时达到高峰,术后3 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血清L-FABP水平达到高峰及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早于常规肝功能指标(ALT、AST),平均峰值幅度也明显高于肝功能指标。而且血清L-FABP的水平变化与开放血流3 h肝脏损伤的病理改变更趋于一致。结论与常规肝功能指标(ALT、AST)相比,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是监测移植术后肝功能更为敏感的指标,能及时监测肝损伤的发生及终止。
其他文献
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诱变菌株为生产菌种,先用绿色木霉菌株在玉米芯等农林废弃物上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接入黑曲霉进行混菌培养生产纤
算起来,我曾在广东教育杂志社工作过28年。可以说,我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杂志社度过的。我生不逢时,"文革"十年,正是我读中小学的十年。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我进入杂志社当了
早都阅读过《广东教育》,也早都受到《广东教育》的雨露滋润,但第一次给《广东教育》投稿,却是2000年的事了。当时我和郭铭辉老师正忙着编写一本《教你读诵古诗文》的教学用
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
华裔美国作家黄玉雪被誉为“华裔文学之母”。本文借助阿特金森、莫顿与苏所提出的少数族裔认同发展模型,探讨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家庭教育、中文学校教育、美国学校教
目的确定大型综合性医院消耗品物流云平台的建设方案,提升医院耗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医院管理成本。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的深度个案访谈与小组焦点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日本冲绳本土作家目取真俊以独特的构思,通过多部追忆冲绳战役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冲绳人经历的苦难。本文试以藤井这个小人物为切入点,浅析《风音》这部作品,分析战争带来的
唐明皇故事以表现宫廷秘闻、爱情传奇为主,兼及政治、仙游、梨园主题。明代的唐明皇故事文本众多,《江妃传》《唐玄宗恩赐纩衣缘》《唐苑鼓催花》等,形成"嬖宠宫闱忘社稷"、"
对建安七子诗的研究,从他们的当代就已经开始了。在之后的一千七百多年里,人们对建安七子诗的研究不绝如缕。宋元明清时期,七子文集散佚,研究远不及唐以前全面完整。建国以后
目的总结临床诊断睾丸卵黄囊瘤Ⅰ期病例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改进其诊治方案,提高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2年至2011年收治临床小儿睾丸卵黄囊瘤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