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样化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课堂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吁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多样化活动教学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多样化活动教学是一种具有渊源思想基础和广泛实践影响的理论主张。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经强调感性认识和“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十分重视由“闻”“见”向“知”的上升和由“知”向“行”的转化。最近两年,我对小学英语课堂多样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
  “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者推后。比如,在第一堂英语课上,我并不急着要学生记单词、学句子,而是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补,在第一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指动物的单词。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的单词提前来教,如“snake,rabbit,elephant”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主题为“森林里的故事”。例如:“以前,在大森林里面,有一只调皮的monkey…”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表示动物的单词,自己编故事。要求学过的动物单词必须用英语来说,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开个“小小故事会”。
  2 利用动静结合,开展课堂教学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当然不是。英语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动”指的就是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大声回答,小组讲座的时候要积极讨论;但是如果我们老师要讲课了,就要求学生能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所以在英语课上,我采用了“One,two,three”静学法,也就是说当我喊“One,two,three”的时候,不管他们当时在做什么,都必须停下来,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这就是所谓的“能动能静”。
  2.1 把英语儿歌带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针对第一单元关于颜色的单词,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green,green是绿色;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purple,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black,black是黑色;对着镜子画自己,黑不溜瞅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
  2.2 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例如“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sty.(可以作口渴的样子)”;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老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Very good”;“Sit down, please.”etc.
  3 寓教于乐,让学生“动”起来
  3.1 情景教学,让学生“演”起来。语言的运用和交际离不开一定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情景教学,创设较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的学习情绪,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改变桌椅的位置,创造性运用学生的潜力和教学媒体来进行课堂教学。
  在学习了“How much is it?”后,教师可创设有关购物的情景。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教具,如文具、水果、服装等。经过精心设计,我分别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这样的课堂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模拟购物点,呈现出购物的情景。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3.2 游戏竞赛,让学生“玩”起来。小学生天性好动,且颇具进取心就集体荣誉感,在英语课堂中设置一些游戏,竞赛类活动,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让他们专注于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的游戏简单易操作,对教学内容也有针对性,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更乐于接受。
  4 注重活动目的,进行正确教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属,还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依归。而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目标的重要途径。活动形式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互动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活动时,首先要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落脚点、价值观何在;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活动与教学的主题、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如何,活动形式和过程能否为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服务。
  一般来说,可以一个活动,一个目的。即为了一个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活动。如,在学习Hi/Hello,I'm…向别人问好,并介绍自己时,将学生分散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及车站站点,等待上车。老师做司机,到各个站点接学生上车,学生上车前必须向司机问好。这个游戏被用来反复练习如何向别人问好,并介绍自己。也可以一个活动,多重目标,即只要设计一个活动,就可以同时为多个教学内容服务。如,在学习了Where引导的问句和回答以后,“你藏,他问,其他人答,他找”的活动,让一个学生把某件物品藏起来,另一个学生问,Where is…?其他同学回答It's…,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寻找物品。这个活动既复习了位置关系词又巩固了这单元的问答句练习。最后还可以多个活动,一个目标。即,所设计的几个活动都是为解决同一个重点或难点服务的。
  多样化活动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但是小学英语以“多样化活动”为上课的主要形式这一课题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去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上世纪初期,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便把普通教育的宗旨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养成,因为这既是新世纪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未来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格是个体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人生追求、行为准则、特长与优势等的总和。对于人的一生而言,什么都可以通过日后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去弥补,惟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培养的。尽管各国教育法提法各异,
期刊
有人说:“不读《老子》,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智慧;不读《论语》,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而智慧来源于丰厚的文化功底,所以追根溯源,架起文化发展桥梁的是《论语》。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的敬意,六年级第一学期,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根,并汲取其营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我让学生课余阅读《论语》及与之相关的资料。  在阅读《论语》
期刊
【摘 要】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提倡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恰当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为核心内容。纲要提出:改变原有单一、被动、他主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主动、探
期刊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化工或建筑工程都是根据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设计者通过图样了解设计要求,组织制造和指导生产,使用者通过图样了解机器和设备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因此,图样是交流传递技术信息、思想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作为现代技能型人才的技校生必须掌握这种语言,所以目前在机械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中,《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工程图
期刊
自2003年以来,南乐县的初中英语教材更换多次。但是我们注意到,无论尝试使用哪种版本的教材,一个班级里,依然有那么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逐渐沦落为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重的包袱。根据濮阳市教学质量评估的数据来看,学生英语成绩的优劣悬殊相当大。  1 “两极分化”现象产生原因  1.1 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被逐渐抹杀。从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学的几节英语课堂上,几乎全班所有学生都那么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传统到现代,从理想到现实,从观念到行动,从外在到内涵,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会碰到许多难点问题。这些难点往往是课改的关键点、社会的关注点、课改向纵深推进的突破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是问题之一。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校围绕“如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指导、引领教师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这一核心问题,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具体通过四抓(抓学
期刊
语文教学改革多年,至今摆脱不了“课堂上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却无动于衷”的沉寂景象。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必须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状况,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我认为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
期刊
如何才能让高中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1 引入“生活味”,引导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
期刊
【摘 要】 中长跑项目的最大训练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的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机体产生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训练后的恢复提到重要的位置。本文是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
期刊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成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