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八“赵秋谷”条辨误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wxl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来对江昱词评研究中,见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八“品藻”中将“江昱”词评作者标为“赵秋谷”,亦同见王昶所辑多部文献中,将相同的词评作者标为“赵饮谷”。见二者相抵牾,经考辨,知该条词评作者当为江昱好友“赵虹”之“赵饮谷”。
  关键词:江昱;词苑萃编;王昶;赵虹;冯金伯
  该条记载,最早见诸清人冯金伯所辑《词苑萃编》卷八[赵秋谷]条:“賓谷《梅邊琴泛》一卷,追清石帚,繼響玉田。昔《南史》稱柳公雙鎖為琴品第一,若《梅邊琴泛》者,其亦第一詞品乎?”[1]严迪昌先生《清词史》中对江昱的词进行评价时便有“赵执信赞称其词为‘第一词品’”,括号后注《词苑萃编》卷八。南开大学孙克强先生主编的《清人词话》中便直接引述了《词苑萃编》中的这一条记载。然王昶辑《湖海文传》卷四十一赵虹《梅边琴泛·序》中有:“我友江君宾谷一洗铅华,起而振之,所著《梅边琴泛》一卷,追清姜、史,继响玉田,所谓五百年来无此作,宾谷实足当之。《南史》称柳公双锁为琴品第一,若《梅边琴泛》者,其亦第一词品乎?”[2]冯金伯在《词苑萃编》中并未指其所引之出处,只在词条后标有[赵秋谷]三字,而赵虹的《梅边琴泛·序》中也并未注有所征引处。因此该条词评系赵秋谷所评还是赵虹所评就颇值得商榷。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3]。著有《饴山诗集》十九卷,存诗约1044首;《饴山文集》十二卷;诗话《谈龙录》一卷;《诗余》一卷;《礼俗权衡》一卷。并未见“词话”或“词论”相关著述。赵虹:讳虹,字饮谷。
  有关于“赵虹”与“江昱”关系的记载可参见江昱如下二首词题:
  湘月[4]嘉定趙飲谷(虹),自北歸年七十,授衣(按:陈章字授衣,一字绂斋,号竹町。)調此爲壽,爰倚其聲贈之。 桂枝香乾隆癸酉二月,吳門鄭禺谷以《寒夜》題予詞,後之作見寄。自春徂暑,未及奉酬,兹予復賦悼亡。秋中始爲倚和,時飲谷趙君已悲宿草,聞其詞散失,并冀禺谷爲之料理,筆底哀澁,聊以代書。
  两首词题中都提到了赵饮谷;据第一阕小序可知,陈章(授衣)先作此调为赵饮谷贺寿,江昱爰此又添一阙;第二阕是赵饮谷离世后,其当年词作大都散佚,江昱得知此事,悲伤难抑、情不能已,特交代友人鄭禺谷料理。足见赵、江二人定交之深,故赵虹为江昱的《梅边琴泛》作序就很正常了。故疑冯金伯在清·徐釚《词苑丛谈》基础之上,所辑《词苑萃编》过程中出现了记忆性错误。其在《词苑萃编·识》中有:“甲子入秋後,枯坐于小舟,蕭然無事,思了此愿。第家中書籍,未能捆載而來,此間又無書可借。惟先將原書細為整理,復就案頭所有,再為補綴。因陋就簡,仍復不免,然比原書刪者十之一,增者已十之三四矣。”[1]序可见当时他在整理原著及增删的过程中手边的书籍与征引材料十分有限,因此,某些征引词条中出现“出处”错误是极为寻常的。另“然引書必註,隸事有序,厘然秩然”表明了本书所引之书必注明出处;而此处词条后仅有“赵秋谷”三字,可见作者并不十分准确知其出处。而“赵秋谷”与“赵饮谷”仅一字之差,可见作者在编撰中出现了记忆的混淆。
  另在王昶《国朝词综》卷二十九,江昱条:“江昱字賓谷,號松泉,儀征人,有《梅鶴詞》四卷。刁去瑕云:‘賓谷雅好南宋人詞,尤愛其中一二家最平淡者,平日論詞及所自為並能追其所見。’趙飲谷云:‘賓谷《梅邊琴泛》一卷,追清石帚,繼響玉田,昔《南史》稱柳公雙鎖琴品第一,若《梅邊琴泛》者其亦第一品乎?’”[5]这段文字中所引与冯氏在《萃编》中所引完全一致。王昶在《江宾谷梅鹤词序》中有:“乾隆丁卯,余始識賓谷江君於秦淮水榭,遂為文字交……其後一二年,或三四年,每見必索著新詞讀之,至窮日夜而不倦。”[5]乾隆丁卯,乃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时江昱44岁,距其卒时有二十六年,期间二人文字交往频繁。江昱在两首词的小序中提到了“王昶”,现征引如下:鵲橋仙過馬湘蘭故宅,今爲孔雀庵,同王述庵賦聲聲慢爲王述庵題三泖漁莊《讀書圖》题序当中所提到的“王述庵”即是“王昶”,而作为仕途通达并在诗坛享有盛名的“吴中七子”之一王昶,其对自注有《萍洲漁笛譜》和《山中白雲詞疏證》的江昱赞赏有加:“自乾隆甲子、乙丑間,厲孝廉鶚為邗江寓公,以倚聲倡,從而和者數家,然氣韻標格,未有如君之工。”[5]、“君先輯《梅邊琴泛》一卷,亡友趙氏虹及刁氏序之,言其工而未知其所以工,故舉而出之,見吾兩人之深相知如此。”[5]无论在《湖海文传》卷二十三中的《梅边琴泛·序》还是《国朝词综》卷二十九中对“江昱”的词评,王氏都说为“赵饮谷”所评,丝毫未言“赵秋谷”。若按文苑习惯讲“赵秋谷”年辈较长社会地位较高,若该条确为其评,王氏引用中定不会多次署成是“赵饮谷”。
  再据李文森先生所著《赵执信年谱》[3]及陈汝洁《李文森<赵执信>年谱补遗》[6]中皆未见二人有何交往。蒋士铨《江松泉传》:“元配天長陳氏,諱珮,故名家子。才情清麗,著《閨房集》。四年而卒。君孤寄六載,著有《梅鶴詞》寄意”[7]530据《闺房集·附录<江宾谷元配陈孺人传>》[8]知陈氏卒于戊申二月一日,年二十二。结合江昱生平可知二人结褵时江昱十九岁,陈氏十八岁。有江昱词作旁证:《齊天樂》[4]辛亥冬日,寓海陵,孫雪堂,宅在紫藤花巷。宅後小樓,前踞假山,背臨流水,林木靑樾;甲辰就試,曾寓共上,余時結褵未久有詩寄內。今悼亡四載,重憶舊事,不勝愴然也。甲辰为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时昱年方十九,陈氏年十八。故昱称“结褵未久”,戊申乃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距昱作此词正四载矣。也就是说《梅边琴泛》与《梅鹤词》之更名大致以江昱二十二岁为界。如其作:《買陂塘》词注中有:“余詞初名《梅邊琴泛》”之语。又陈廷焯《云韶集》卷十九云:“《梅边琴泛》是其初名,后改为《梅鹤》”[9]。也就是说《梅边琴泛》之名大致为陈珮二十二岁之前之名。参考李文森先生的《赵执信年谱》,知赵执信时年六十六岁左右,上溯五年或下延五年,并未见其与《梅边琴泛》及江昱相关记录。
  综上可知,《词苑萃编》中所引“赵秋谷”所评江昱词条乃为作者或传抄、刊刻中“赵饮谷”之误笔。
  参考文献:
  [1][清]馮金伯輯《詞苑萃編》嘉慶十一年刻本卷八
  [2][清]王昶《湖海文傳》經訓堂本.同治5年刻本卷三十二
  [3]李文森.赵执信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8:1~5.
  [4][清]王昶《國朝詞綜》嘉慶七年王氏三泖漁莊刻增修本卷二十九
  [5][清]王昶《春融堂集》嘉慶十二年.塾南書舍刻本卷四十一
  [6]陈汝洁.李文森《赵执信年谱》补遗[J].古籍研究,2004(46).
  [7]錢仲聯.廣清碑傳集[G].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530~531.
  [8][清]陳珮撰.《閨房集一卷附錄一卷》南京圖書館藏清刻本
  [9][清]陳廷焯撰.《雲韶集》光緒刻本卷十九
其他文献
小桑老师购买弹簧秤完全是对桌的老白老师的主意,老白属于那种永远愿意给别人出主意永远向别人推荐某种紧俏商品的人.那天老白突然对小桑说,你为什么不买个弹簧秤呢,小桑抬起
教案撰写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部分职前教师而言,撰写教案是一种复杂的任务.协作教案编辑能够帮助职前教师充分融合学科实践性知识与教学设计技能生成教学方
目的重点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在母婴组和婴儿组应用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母婴组从产前3个月,即妊娠28周起每隔4周注射HBIG,HBeAg(-)/HbeAb(
期刊
摘 要:冯梦龙的“三言”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因其在文学方面所具有的价值而被人们所重视,其较高的艺术成就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历来关于其思想内容、历史价值和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都大有篇章。然而,在这些对于“三言”的研究中,很少有人提及结构方面的特点及叙事风格。本文以“三言”之一的《醒世恒言》为对象,对其结构上的表现——所用的引子展开讨论,去分析作者的叙事方式及利用引子的特点、意图和意义
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前来神经外科就诊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护理条件的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咬字吐字的特点与歌唱发声有着紧密的联系.“字正”才能“腔圆”,各类实践证明,带有乡音的歌唱者会在演唱的时候因为咬字发音影响歌唱
80年代末, 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与中国抗癌协会共同组织国内近五十个单位, 一百多位专家, 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和讨论, 制定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 并于1989年出版
摘要:我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许多与花有关的奇人逸事,都被后人传为佳话。旧时各地有很多花神庙,每到花朝节,家家都要祭花神,那么花神庙中里面供奉的花神到底是谁呢?关于各位花神的来源,可谓众说纷纭,但几乎都离不开著名文人的事迹及其作品,在文学作品中时常可见关于花神的故事。花神文化是中国花卉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弘扬的是中华文明所特有的“真、善、美”等传统美德,不同于以爱情为核心的西方花神文化。  关键词:花
摘要:黄委发展经济的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路途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为此,我们应该结合黄委特点和自身实际,从促进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优势经济,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  关键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