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贫血与预后的关系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贫血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到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8例,记录其年龄、性别、血肌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基线资料,并记录住院期间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根据国内贫血诊断标准诊断患者入院时有无贫血。在发病后180 d通过电话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其预后进行评价(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贫血、入院血红蛋白、入院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最低值、红细胞比积最低值等对预后不良和病死率的影响。

结果

入院时血红蛋白降低1 g/dl,预后不良的风险比为1.013(95% CI 1.001~1.024,P=0.027)。入院时贫血(OR=2.417,95% CI 1.202~4.859,P=0.013)是病死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血红蛋白最低值降低1 g/dl,病死的风险比为1.016(95% CI 1.002~1.030,P=0.026);红细胞比积最低值降低1个百分点,病死的风险比为1.047(95% CI 1.003~1.093,P=0.037)。

结论

入院时血红蛋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入院时贫血、血红蛋白最低值、红细胞比积最低值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死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POC-15006274)]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术后腰背疼痛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或PKP 1 863例,收集分析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信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以患者随访时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或自觉疼痛缓解不足50%视为疼痛不缓解,将术后腰背痛是否缓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日间疲劳症状和过度觉醒的关系。方法使用问卷法,调查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门诊168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和149名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过度觉醒量表、睡前觉醒量表、疲劳量表-14和视觉模拟评分表来评价入组者过度觉醒特质、睡前觉醒程度、日间疲劳及总体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过度觉醒分[(41.9±9.7)分比(27.6±7.0)分]、睡前觉醒
目的比较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和传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骨科应用PFNA-Ⅱ和PFNA治疗的4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8例患者符合研究的纳入标准。PFNA组112例,PFNA-Ⅱ组12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天津市环湖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初诊,经随访临床诊断的进行性非流利型失语(PNFA)15例(23%)、语义性痴呆(SD)16例(13%)、logopenic型进行性失语(LPA)1例患者的临床、神经心理量表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年龄40~69(59.6±7.0)岁,发病年龄<65岁24例(75%),男女比例17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