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鲈鱼高位池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_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快贵州省渔业从传统渔业向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的的现代化渔业过渡,该文对贵州高位池鲈鱼养殖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鲈鱼养殖提供干净的生活环境,降低鱼体死亡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的目标。
  关键词:贵州山区;鲈鱼;高位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83-03
  随着渔业外部大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我国渔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高位池养殖具有高产量、高收益的特点,是我国渔业由传统的养殖模式向渔业发展现代化转型的重要趋势。高位池养殖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华南沿海养殖主产区后迅速发展,近年来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发展较为流行。据不完全统计,高位池养殖模式目前已经占到我国海水养殖面积的40%,主要的养殖品种为对虾。高位池对虾养殖带领我国走向世界养虾大国,其中主要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1]。
  当前,在贵州渔业的发展中,许多养殖基地也选择了高位池养殖模式,如:遵义市乐山镇、贵阳市鹿窝镇、安顺市关岭县等地都推进了高位池养殖,建设了高位池养殖基地。鲈鱼是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比较经济的品种,有多种养殖模式。贵州高位池主要养殖鲈鱼,由于高产量、高效益、高收入等优势成为热门养殖模式之一。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日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制约了贵州省高位池养殖的发展。为此,笔者走访了贵州省高位池鲈鱼养殖基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逐渐完善贵州山区鲈鱼高位池养殖技术,稳定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带动贵州渔业更好发展。
  1 贵州山区高位池鲈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1.1 高位池池底集污严重 经调研发现,目前贵州山区高位池养殖密度高、饲养量大,投饵量大,鲈鱼产生的粪便及自身排泄物较多,长时间积累会使池底紧贴一些顽固污物,加之残余饲料沉底长时间的累积会释放对鲈鱼群体有害的物质。另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鱼体死亡现象,未及时清除,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会产生对水质、对养殖群体有害的物质,导致养殖群体患病且增加死亡率。
  1.2 高位池尾水处理不到位 尾水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养殖水体氨氮以及其他有机物质的分解一直是一個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和鲈鱼产生的粪便都成为了最主要的污染源,若这些残饵、粪便以及池底淤泥未及时清理干净,尾水未及时排出或未处理净化,会导致水中的氨氮等含量较高,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大量有害物质产生。这不仅对水质污染极大,还会有各种病害在鲈鱼养殖群中传播,增加鲈鱼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导致养殖收益降低和一定的环境污染。一些顽固的污物在厌氧的环境中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有机酸等对鲈鱼养殖群体有害的中间产物。
  1.3 高位池捕捞难度较大 高位池由于池身较高、养殖池较大,且养殖密度高,在捕捞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困难。高位池面积大会出现渔网不便铺洒和捕捞时鱼易跳脱的问题,导致鱼不能被完全捕捞或完全捕捞困难较大。养殖密度高会出现鲈鱼生长速度不同的现象,导致捕捞出池的鲈鱼体型大小不一,不便于出售。若对鲈鱼进行分类会增加几倍的工作量,耗费人力物力。养殖密度大,还会导致捕捞过程中鱼受伤而出现鱼体死亡现象。渔业上传统的捕捞方法就是鱼成熟时,用渔网从池底进行一次性捕捞。这种捕捞方法可行,但是会导致鲈鱼出现未能捕捞或未能捕尽的问题。为了将鱼捕尽,通常会使用该方法进行多次捕捞,但是在捕捞的过程中会搅翻池底,容易使池底的淤泥粪便在水中漂浮,加快水质变质。
  1.4 生态环境污染日趋凸显 高位池养殖模式逐渐在各地兴起,成为当地重要的收入方式之一。但是正因为高位池养殖的流行和高位池养殖的高收入等特点,导致养殖人员仅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尽管在排污和尾水处理方面已经有了相关处理对策,但是也无法完全避免污物污水排放到周围河流的问题。高位池养殖污水处理不彻底流入环境中,污水泡沫在河面上横流,有机物质和粪便等随着废水流入河流,会降低河流水质的质量,产生难闻臭味,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高位池污水若流入下游居民生活用河流中,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甚至引起疾病。
  1.5 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高位池养殖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由较高的池塘、过滤功能提水系统和通向池外的中央排污孔组成。因为需要先进的设备以及较大的修建面积,硬件要求较高,所以高位池修建资金投入大[4]。修建高位池投入大量资金,加上高位池是一种新技术,会使许多意向养殖者止步,导致高位池发展受到限制。目前,高位池养殖技术在贵州还处于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无法保证高位池的收益。在养殖过程中,只有将疾病防控做到最高化,才能使高位池养殖经济利润最大化。但如果对市场需求和销路把握不准确,无法将养殖的鲈鱼售卖出去,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如何降低高位池的投入成本、增加成鱼销售量,增加高位池养殖收益,使更多人接受这一养殖模式,成为高位池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 对策建议
  2.1 及时处理池底污物 一般高位池池底中央设有排污口,排污口面积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至最低处与排污管相连接通向池外,排污管在池外设有排污阀门,阀门打开便可将粪便、排泄物排出。但这种方法会导致废物无法完全排出的现象,使水质污染和鲈鱼养殖群体受到伤害。在排污方面,可以采用“沉淀塘+斜筛过滤+人工快渗”的方法。高位池养殖污物先在沉淀塘中将密度较大的淤泥沉降下来,然后经渠道排到斜筛,废水中粒径较大的悬浮颗粒物被过滤去除,斜筛出水再经配水池进入人工快渗系统,通过出水渠道收集排放。而处理过程所截留的淤泥可作为盐生植物的肥料。对于池底一些无法自由流动到排污池的污物,可以在高位池周围装上一些推水管,借助推水管的推力将污物推动到排污池中进行处理。   2.2 加强高位池尾水的处理 通过较先进的设备对高位池的尾水进行净化处理,如:多功能水处理系统的PDA势能增氧功能,使水体进入生物过滤器时处于高溶氧状态,有利于细菌对氨氮的降解网;生物过滤器可以将老化的藻类和一些些浮游植物吸附并沉降到其底部,并通过排污口排出,以保证运行的顺畅。而尾水的处理可以采用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技术,其中也需要设备来进行处理。养殖水体在流入高位池前,经过纱滤后在沉淀池中沉淀并进行杀菌,水体对鲈鱼养殖一段时间后可通过多功能循环水处理器机械过滤(过滤掉较大的废物,如:残饵、粪便、生物残体等)、化学过滤(将水中氨氮或有机物质进行分解)、杀菌消毒、势能增氧(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还可以减少氨氮的产生)。最后固液进行分离处理,过滤出的废物通过排污口排出,杀菌消毒并增氧后的水可再次进入高位池中进行养殖[5-6]。由此形成了一条循环途径,可称为循环水养殖。
  2.3 推行高位池捕捞先进技术 解决高位池的捕捞问题可以使用“诱捕法”,顾名思义,用食物作诱饵,再集中对鲈鱼进行捕捞。先将网铺好,再往网上方投喂浮性饵料,当鲈鱼大规模往饵料方向游动来时,进行收网。这样反复几次,便可以将池中的鲈鱼捕捞尽。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不可忽视,在多次捕捞的过程中容易搅翻池底,使池底的淤泥粪便在水中漂浮,加快水质变质。若使用此方法可在捕捞前利用排污设施对池底污物進行集中处理,以此来减少捕捞过程中使污物搅翻的问题。还可以选用“排水集捕”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排放高位池中的水,对鱼进行集中捕捞。将高位池中的水排放到蓄水池中,在池底留足够鱼生活的水,水位降低后鱼的位置以及特征更加明显,便于捕捞。捕捞时可用孔较大的网,体型较小的鱼从孔中滑出,较大的鱼则被捕捞。这一方法既解决了捕捞出池的鱼大小不一的情况,也减少捕捞过程中对鱼体的伤害。因为高位池养殖是一个高密度养殖模式,随着鲈鱼的增长,密度随之加大,当池中密度接近饱和度时进行一次捕捞,这样有利于平衡高位池中的密度[7]。“诱捕法”“排水集捕法”2种方法是针对高位池不同的捕捞问题,但目的都是使鱼健康出池,增加捕捞量。
  2.4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这一问题,要对高位池养殖模式进行调整。调整是从实际出发,高位池养殖基地必须有尾水处理设备和污物处理装置。尾水处理可利用多功能循环水处理器,将池水进行循环处理使用,这样既不会出现污水乱排问题,还能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资源。市面上出现较多的有侧排式排污装置和顶排式排污装置,2种排污装置都比较先进。但相比较而言,顶排式排污装置可解决传统排污口易堵塞的问题,还能吸排底部沉积物,使污物得以处理,避免乱排污染环境。在提高养殖管理和加强管理技术的同时,坚持绿色养殖、生态化养殖[8],保护生态环境是另一重点。如此一来,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后,政府、人民更加支持高位池养殖,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这项技术,也使高位池可被大力推广应用。
  2.5 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高位池养殖的经济效益,可从降低高位池修建成本和加强疾病防控2个方面来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高位池的底质结构可分为水泥护坡沙地养殖池、铺地膜式养殖池、水泥养殖池3类,其中铺地膜式养殖池的建筑成本最低。铺地膜式养殖池是在池底铺设地膜,加上配套的排污系统。这种池底最大的优点是易于清理,一是利于养殖过程中沉于池底的污物的清理,二是利于养殖池的彻底清理和消毒。并且,水泥护坡沙地养殖池和水泥养殖池都会出现水泥裂缝的情况,而铺地膜式养殖池使用寿命相对以上2种更长。铺地膜式养殖池不仅满足了高位池的要求,还降低了修建成本,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将高位池的废物、废水正确处理后,会避免或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和水质变差的现象,同时可预防和减少鱼体患病率,从而减少鲈鱼死亡数量,增加产量,收益可观。鱼体疾病防控需从预防和控制进行,入塘前全面消毒、保持水质清洁、严格按照“四消四定”饲养、及时清理高位池污物等措施都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产生。鱼体患病后需要立刻控制病情和采取治疗方法,在掌握病情后对症合理用药,并对发病池进行消毒,避免鱼病传播扩散。若鲈鱼养殖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病原体的入侵,降低鲈鱼应病原入侵的死亡率,那鲈鱼产量也将得到提高,养殖户收入也会更加乐观。
  参考文献
  [1]李琦,李纯厚,颉晓勇,等.对虾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水质调控效果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12):2579-2585.
  [2]颉晓勇,钟金香,于培松,等.高位池循环水处理工艺节能优化设计[J].节能与环保,2013(01):60-61.
  [3]陈文山,吴智勇.高位池养殖污染渗透规律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344-348.
  [4]胡维安,李纯厚,颉晓勇,等.高位池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及其水质调控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24-128.
  [5]颉晓勇,钟金香,李纯厚,等.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创新与实践[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9(06):20-22.
  [6]符瞰,符芳欢.一种高位池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10):83-85.
  [7]刘俊杰,朱丹,江守铭.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探讨[J].科学养鱼,2018(09):33.
  [8]王凌,岳平,谢善何,等.南方高位池养殖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08):194-198,204.
  [9]吴智勇,陈文山.高位池养殖环境影响和经济损益分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02):57-5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分析了泗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基地建设水平仍然较低、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滞后、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缓慢等现存问题,提出了做好农业特色产业规划、健全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科技支撑水平、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泗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现状;问题;对策;泗县  中图分类号 F320.1
摘 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历经10余年的发展,虽然在技术积累、品牌意识创建以及文化理念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以及配套产业完善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地方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该文分析了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促进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实现灌南县食用产业的大发展提供的参考。  关键词: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泥河镇及同一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9—2020年开展了冬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调查生育进程、植株生长情况及抗性能力、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综合表现突出,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德胜油6号易感菌核病,生产中要注意加强防治。  关键词:冬油菜;品种比较;泥河镇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目的观察肿瘤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201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1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34例CRS联合HIPEC设为观察组,27例仅行CRS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联合脏器切除、吻合口数量、PCI指数、CC评级、出血量),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及远期复发情况;术前,
摘 要:以黄山地区9个采样地的乌桕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种子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单粒重、纵径、横径、厚度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子纵径、横径、厚度与单粒重呈极显著相关;影响因素中,纵径是对乌桕种子质量贡献最大的因素;聚类分析以欧式距离5为阈值,可将9个乌桕采样地聚为4类  关键词:乌桕;种子;质量;方差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2.
摘 要:大华114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品种,于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1601。该品种在宁夏制种表现出产量高、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等特点,产量达7500kg/hm2。该文总结了大华1146的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旨在为其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华1146;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为改进皖南烟区云烟97烟叶尤其上部叶油分偏少、结构僵硬的问题,开展了豆浆灌根大田试验,分析了豆浆灌根对云烟97烟叶上部叶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豆浆灌根75kg/hm2)综合表现最优,各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可有效改善上部烟叶品质,提高烟叶可用性。  关键词:烤烟;豆浆灌根;上部叶;物理特性;感官评吸  中图分类号 S572.062 文献标识码 A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也逐渐成为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新选择。抗血管生成药物——新型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已在食管癌及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就阿帕替尼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该药物在食管癌治疗中
摘 要:油菜菌核病是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油菜危害程度重、范围广。该文简述了婺源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并提出选择抗性品种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96-02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
摘 要:为合理选择乔木绿化树种,促进延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延安城区主要乔木绿化树种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延安城区乔木绿化树种共53种,其中落叶树种明显多于常绿树种,乡土树种占乔木绿化树种的30%;(2)抗逆性的权重最大,明显高于观赏性和生长性,观赏性和生长性的权重差别不明显;(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7%以上的乔木树种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