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议如何上好历史课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历来被学生们视为“杂科”,不给予重视,对历史课不感兴趣。本文笔者认为要扭转这种情况必须要注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构建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要让历史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挖掘资源;历史还要注重知识关联。
  【关键词】历史课;兴趣;扭转;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097-01
  
  作为历史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好多学生的心目中,历史是“杂科”,学不学无所谓,至于成绩怎样也不在意。学生对历史课普遍不感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要扭转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当做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约束,因而对历史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因此,要使历史课成为一门学生喜欢的课,务必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正如一位教育家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在历史探究、讨论中,可以让学生充当主角,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到“戊戌变法”时,把学生分成几组:一组扮演维新派,一组扮演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一组扮演光绪皇帝,并让各组选出代表来表演、讨论,学生就能在历史课中体会到乐趣,又能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对表现最好的小组予以表彰,使大家的热情与积极性保持下来,让历史课成为学生的知识和快乐的加油站,不再把历史课当作一门杂课。
  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影像资料,借助诗歌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讲到解放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回忆电影《建国大业》的一些片段,如让学生对蒋介石父子的一句对白进行讨论分析:“如要反腐败,就会亡党;不反腐败,就会亡国”,再就对中共为什么和其他民主党派关系非常融洽,如被称为表老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领袖张澜和毛泽东就像亲兄弟一样,通过国共两党对待各民主党派政策的比较,学生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讲到卢沟桥事件,让学生高唱《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河北高粱熟了——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样歌声就把学生带到了那种血与火的岁月,使得他们更能理解“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一历史事件。
  二、要构建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应更多进行奖励,也要允许他们在讨论时发表不同的观点,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提倡学生敢于质疑,而且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历史问题。如讲到秦始皇赢政,一些同学认为他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且建立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等,要肯定他的功绩;但也有同学否定他,他为加强专制实行残暴统治,如实行“焚书坑儒”。或者还有其他观点,比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我们国家要把经济特区设在广东、福建,而不设在其它地方。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创造机会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赞赏学生的独特之处。
  三、要让历史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挖掘资源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反映过去发生的事。对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都是生疏的,虽然历史不能重演,但可能保留了一些历史遗址或思想文化,如讲到中国近代屈辱史时,可以结合家乡的一些革命遗址,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让学生到实地考察参观,这样学生对历史的距离就拉近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情
  感。而且很多历史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可以使学生学会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四、历史还要注重知识关联
  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每一堂课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知识的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这就是知识的关联。要处理好知识的关联,应注意以下几点:1.历史章节的联系。如两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性质一样。2.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讲到南京大屠杀时,结合当今某些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甚至污蔑南京大屠杀是捏造
  的,没有发生过,学生的爱国热情就激发起来了。这样学生就知道不能忘记国耻,更不能忘记历史。3.历史有其它科目的联系,特别是语文学科,学生就知道了历史课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让历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让历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艳,《小议历史课的导入方法》,《科教文汇》,2007,(36)。
  [2]刘万路等,《论对话型历史课教学的理论建构》,《新乡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高宇,《如何上好历史课之我见》,《成才之路》,2009,(05)。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摸索出适宜提取柑桔叶片总DNA的方法.利用异源DNA探针——小麦rDNA克隆pTA71,与用四种核酸内切酶EcoR 1、Pst 1、BamH 1及Bgl Ⅱ酶切消化的几种柑桔叶片总DNA杂交,结
其实,坦克这种超常的“本领”,是由导体的电学特性所决定的。现代主战坦克的车体、履带,都是由钢铁制成的,又宽又长的两条履带,成了良好的接地点,坦克的身躯,也就成了一个接
目的:探讨MRP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食管鳞癌手术标本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
  尿失禁是世界性的大问题,全球包括发达及发展中国家中约有2亿人受到影响.尿失禁发生率极高,任何年龄及性别均有可能发生,尤其是老年人.Asia Pacific Contience Advisory
  目的 探讨湿性方法在外周血管病变致皮肤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报告13例因外周血管病变引发下肢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使用湿性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
会议
  我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25日(56天)成功治愈一名大面积伴感染严重乳腺癌术后切口不愈患者。通过运用伤口清洗、控制感染、联合清创、去除水肿、
会议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预期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糖尿病足患者68例为干预对象,利用中西医结合对患者进行足部个体化治疗护理及日
会议
[摘 要] 针对初中《科学》中的“阅读”材料,本文依据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类运用,以创设学生的学习情境,增大学生的学习容量,提高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强化科学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科学 阅读材料 分类运用  一、拓展型“阅读”材料的运用  1.作为课堂情境创设的背景材料  教材中拓展型“阅读”材料紧扣教材,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也为教师的课堂情境创设提供
荔枝的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率是设计荔枝干燥机械、安全贮藏荔枝干的重要参数。应用静态法对荔枝进行了在不同温度及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的测定试验,分析了
  目的 探讨伤口护理风险管理在门急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识别并评估伤口护理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处置措施,培训护士掌握并应用.评价伤口风险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