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问起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有了问题才能思考,思考了才能有发现,发现了才会有表达与提升。可见,学生“问”的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敢问”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状况是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要问,而是有问题不敢问。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上有几个“怕”:一怕问题浅,老师和同学嘲笑;二怕问题偏,老师训斥;三怕问题多,老师厌烦。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问”的主体,教师应重视着力于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解除思想上的枷锁,首先使学生“敢问”。
  1. 适当“关照”。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管是有价值的或是无价值的,简单的或是难以回答的,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此保护、张扬他们“问”的积极性。同时号召全班同学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有时还要对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加以理解。
  2. 体验“情境”。当学生和教师一同进入情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时,其思维必将随情随境而跳跃,甚至可以使思维活动达到忘我的境地。在这样的思维中出现多少个“!”和“?”都将是不足为奇的。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甚少,难以激起情感的共鸣。因此,我在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人们痛悼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录像画面,接着进行渲染点拨,意图酝酿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参与“提问”。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善问”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不懂得如何质疑,问题过难、过易、过偏、过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握文本内容进行质疑。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
  1. 紧扣文题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直接反映课文主要内容及重点,因此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孙中山破陋习》一文,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破陋习”三个字进行质疑。
  2. 紧扣重点词句问。重点句段是最能表现文章中心及主要内容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往往体现了作者在文中表情达意的匠心独运。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应对文中重点词句引导质疑。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扣住“信赖,不就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吗”这个重点句段设疑。随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逐步理解并体会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友好与爱护,体会珍珠鸟的可爱与调皮,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和谐与美好……最终产生并形成学生对“信赖,不就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真切且又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3. 紧扣重复词句问。在一篇文章中,作者为了突出强调自己的某种写作意图,常常会采用重复语句加以表现。教师可抓住这样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两处写到我“抱母亲”:第一处是护士要给母亲换床单时,“我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儿摔倒”;第二处是文章末节,“我坐在床沿,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母亲小时候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这两段话后引导质疑。通过研读文本,加以思考、讨论和交流,逐步帮助与促进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感悟到文中母爱的伟大。这样的教学,意在将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之乐于、急于阅读课文,并专心于去寻找、探寻问题的答案。
  4. 紧扣矛盾词句问。矛盾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多数是作者特意安排用来表达某种含义、情感的,教学中要重视对矛盾词句的理解。如教学《掌声》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主人公小英由“流泪”到“微笑”这一变化引导学生质疑。
  三、引导释疑,让学生“勤问”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敢问”“善问”只是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我们提倡“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发更多的问题”。学生受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提出了问题,他们的内心一定希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提出问题的学生获得成功。这一点又要依赖于教师的适时调控,做到使学生“能者为师”,最终呈现学生勤于提问的美好愿景。
  1. 变“问题”为“论题”。课堂上,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在理解上较有难度、深度的问题,教师直接给出问题答案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想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一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针对“彭德怀要杀掉他心爱的大黑骡子”这一主要的故事情节进行质疑,学生产生了以下问题:
  ①彭德怀为什么要杀掉自己心爱的大黑骡子?
  ②这是一头怎样的大黑骡子?老饲养员、战士们和警卫员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不肯杀大黑骡子?
  ③彭德怀一次又一次地命令战士们和警卫员杀大黑骡子,为什么自己流泪、背过脸去,最后还发火并且不愿意吃大黑骡子的肉?
  对这样三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接着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和问题的深浅、难易,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释疑中来。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问题①和问题②相对简单一些,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交流,直接表达自己的发现、想法或感悟。而问题③的难度则显得较大,可让全班同学就此分小组内、小组间展开交流、讨论、争辩,结合文中具体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等细节描写,充分理解并感悟彭德怀复杂的内心感受,形成学生对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的感知和认识。学生在这样的参与交流中一定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对语言文字的探究与体验,提升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当然也就一定会更加愿意参与到对语文学习的提问、探索中来!
  2. 变“问题”为“习题”。一篇好的文章时常会给人留下一种言已尽而意未止的感受。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且合理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在自由的想象中体验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如学习《生命桥》一文时,当学生读到“一只只年青的羊踩在一只只年老的羊背上跳越过悬崖,它们站在山头的那一边,而这一边,只剩下头羊一个孤零零地站着……”这段话,他们急切地问道:“头羊的命运会怎样?”然而,课文到此却是戛然而止。教师此时如果直接将结局告诉学生,学生最多将一个故事完整地听了一遍。如果此时将这个“问题”变作学生的一个“习题”:“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头羊最后的命运可能是怎样的吗?”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情节去想象,并将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呈现出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生1:头羊悲壮地仰天长叹一声跳下了悬崖……
  生2:头羊昂起头,用自己的弯角撞向了自己的“敌人”……
  生3:头羊充满希望地望着对岸年青的羊群满足地、充满希望地笑了,然后蹲了下来,安然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生4:羊群的行为感动了它们的“敌人”,头羊没有遭难,带领羊群开始了新的生活……
  让学生参与到“质疑”到“释疑”过程中,并尽量让他们尝试到“释疑”的成功、快乐。这么做,旨在顺应学生“好问”的心理特性,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并促发他们在课堂上的“勤问”意识,当然就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生动地道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当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却成为了互不干涉的两条平行线. 具体表现为:一是
期刊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常常出现梗阻现象,或逻辑紊乱,即说话能力欠缺,这让教师很头疼。而这种说话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听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重视答问,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   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要完整,言语表
所谓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语境理论为基础展开教学设计,不仅能够为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不仅仅需要传授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初中生全面的发展. 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水平,不仅仅与初中生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汉字教学一直都是非汉字文化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最难的部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生如何学习汉字的研究不够.在了解了学生学习汉字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与教师跟文章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更加进一步的认识语言文化,获得有价值的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