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提高运算能力既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计算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现状令人担心。因此,本文基于小学生的运算能力现状,首先对小学生的出错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对书写和算理算法方面的错因进行分析;其次,描述了注重前后知识系统化的整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再次,讲清了算理,为学生计算的正确性保驾护航;然后描述了如何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有效地排除知识间的干擾。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策略探究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的运算总共分29个单元,由此可看出数的运算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图形的面积、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还是解决问题都离不开计算。在试卷分析中计算题约占整份试卷的三分之一,计算失分很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高度重视。
  一、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潦草
  有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例如:在书写0和6时不清晰,0总是带个小尾巴,写过去之后自己也难以分辨;还有5和8,在书写不规范时5和8就分辨不清,导致计算过程或结果出错。
  在竖式计算时,尤其是除法竖式,由于试商和调商的缘故,试商位置书写模糊,导致最后结果抄写错误。在乘法竖式中进位数字书写位置不合适也会导致最后结果出错。
  (2)错写,漏写,看错数字
  有些学生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常出现错写,漏写,看错数字的情况。例如:在原题中是275,下一步计算时就会写成274,在解决问题中题目中给的是2.6小时,有的学生就能写成6.2(或26)小时,做题时精神很不集中。
  (3)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运用不熟练
  在简便计算中运用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中,出错比较多的就是乘法分配律和减法的性质,特别是拆数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时出错率更高,例如简便计算2.6×10.1,下一步应该是2.6×10+2.6×0.1,学生容易把后面的0.1×2.6直接写0.1;在减法的性质中去括号后忘记变符号,例如:456-10.2=456-(10+0.2)下一步应该是456-10-0.2,在这一步中最容易忘记“+”号变“-”号。
  (4)算理不理解,算法不熟练
  尤其是关于进位退位的计算,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记退1,例如:2020-198,学生很容易算成1932,这就是算法不熟练。小数加减法中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有的同学就会出现把末尾数字对齐再相加减的情况。
  二、针对学生计算能力现状,提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1)规范书写格式,加强书写格式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清晰,防止错写漏写等情况。
  (2)培养学生计算意志、计算兴趣和估算能力
  采用A、B队对抗赛、开火车、限时计算等多种形式来练习口算,利用学生的荣誉感加强学生自主练习计算的能动性,学生课下自己练习,加强学生兴趣,增强计算意志。培养估算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结果的大致范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正确计算奠定基础
  学习小数加减乘除运算时,可以利用知识迁移,因为它与整数加减乘除计算的算理相同,都是十进制。小数的运算算理本质就是整数的运算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叠加或者减少。而小数除法只不过是整数除法基础上再细化计数单位进一步等分。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如果整数的加减乘除法没有学会,那么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分数计算的算理与整数和小数计算的算理不同,它不是十进制,分数加减法的本质是分数单位相同的前提下,分子的运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首先要统一计数单位,这就用到求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首先,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在读题时明确题意,弄清题目考察的是什么,然后再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其次,培养学生按题目要求、按时间规定完成作业练习的习惯。在考试中,学生在做到计算题部分时会出现疲劳,精神不够集中,做题出错率高,所以让学生平常做试卷练习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这样练习多次后思维疲劳就不会在60分钟内出现。
  再次,培养学生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在计算时要注意做好几个步骤。一看,看清数和运算符号;二想,理清运算顺序,对于简便运算要想好用哪个定律或者性质,是先拆分还是要凑整;三算,竖式计算加减法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竖式计算乘法时是末尾数字要对齐;四查,要验算检查,解方程后,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验算;对于竖式计算要利用正确验算方法验算,最后检查横式上是否写得数。
  最后,培养学生纠错习惯。把易错题目放在一起区分比较,对比练习,提高学生能力,及时掌握学情,及时评价作业,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能有效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纠错时让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原因,对于易错点让做对的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样避免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提高学生运算能力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贯穿整个小学的全过程,计算是整个小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多动脑筋,大胆尝试,既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掌握,也要注重对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探索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成绩。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部分思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更好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准确率[J].文晓华.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2]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探讨[J].黄红弟.新校园(中旬).2018(06)
  [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探究[J].陈静.新课程(小学).2018(03)
其他文献
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使得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必要性,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可行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和写作文都是一种拔高要求的教学,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覺,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那么如何引导三年级学生"作文入门"呢?我认为以下方法能有效引学生入作文之门。  1.活动激趣,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一些事情未经历过,总会词穷曲不达意。因此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观察,
珠三角城际铁路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工程花机间隧道下穿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T4及特种车滑行道。针对穿越工程地层上软下硬、岩溶发育的特点,在不停航的情况下,对盾构法及
摘 要:本文旨在对 “小教学”(Small Teaching)这种教学策略进行解读,并通过课堂的实践把“小教学”这种教学策略运用于真实的课堂《综合英语》中。通过实践,文章认为,“小教学”的教学策略可以实现教学法上的根本提高,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提供设计精良、结构清晰、循序渐进的方法,从而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做得更好。  关键词:小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1. 引言  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浅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操作技术,如何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技术操作的优质高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对传统的穿刺方法有所改进,现报道如下。
利用磁种絮凝作用处理研磨废水,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与合成的Fe3O4磁性颗粒碰撞凝聚,针对操作条件探讨其对处理效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发现,操作条件控制在pH=6左右,其浊度去除效
春运期间,由于许多乘客长时间局限在狭小的座位中,活动范围太小影响血液循环。
选取吉林长春当地3个主栽晒烟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晒烟中的生物碱组成及其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品种生物碱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持续增加,成熟后期趋于稳定,其中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事实上,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教育越是与生活相结合,就越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越能加深教育的深度,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师就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索,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索  分类号:G623.5  1.小数数学生活化的意义  1.1培养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