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p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式学习”的核心和实质就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些教师认为“合作式学习”不能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而我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式学习”,有如下思考:
  1 强调小组合作式,并非强调让小朋友集体参与高深的研究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对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形象的事物认知得快,思考问题比较简单而直接,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小朋友,在学习中依赖老师、依赖课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思想。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相信学生,给他们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但也要符合小学生实际,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而不是让小朋友集体参与高深的研究,打着合作的幌子,达不到合作的目标,既浪费时间,也没有收获。一切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都是一种合作的过程。我们强调小组合作,旨在通过小朋友从小就以研究者的意识和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交流,养成时时有发现、时时有探究、时时会沟通的认知习惯。
  2 反对时尚摆设式的“小组合作”氛围
  “小组合作式学习”已成为普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无论是常规课、还是研讨课、甚至是各种赛课中,教师们都喜欢用这样的组织形式,课桌椅的摆放也花样甚多,但因为只追求形式,没有认真去落实,致使有些课堂成为了一种“目标不明确、合作杂而乱、学生无收获”的时尚摆设。“小组合作式学习”存在着五个误区:①合作研究之前没有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真实目的,学生不知所措;②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容易造成“人云易云”的现象;③合作研究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虎头蛇尾”,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④合作研究的内容不符合教学实际,要么偏难,学生解决不了,要么过于简单,没有合作价值;⑤小组合作过程中,由于老师的组织不到位,纪律混乱,学生不是全员参与,同时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秩序。所有这些时尚的摆设,只能是一种有形而无效的课堂。
  3 追求让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历经“小组合作式学习”的过程
  小朋友分组合作交流感想与体会,这种情景的创设并非为培养天才儿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于偏重少数特长生的课外活动,它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不仅重视认知的获得,更重视获取认知的过程及过程的评价,同时在于每一位小朋友是否都试图经历——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收集处理信息、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等过程。可以说,小组合作式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追求的结果。
  4 认为“小主人”是合作的主体,但也更加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
  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是小朋友以“小主人”的身份去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如果缺少教师的引导和调控,就可能成为盲目的无效劳动。尤其在合作的初步阶段,决定合作目标、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过程、交流汇报结果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入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之中,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合作内容和范围。有些老师的课堂存在着一些极端的做法:力图开放——开放师生关系、开放教与学的方式、开放教学环境等等,继而引发教师权利的放弃,让学生自己合作自己的。其实教师的适时点拨、适时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更为重要。
  小学低年级实施“小组合作式学习”,在理清以上几个观念的基础上改变原始的封闭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开放、自主、和谐、创新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共同研究、交流沟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运动”而不是“运动学生”,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他文献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六年级小学语文课本里“学习园地”中有这样三组歇后语,你能发现每组歇后语的共同特点吗?  ①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期刊
【摘 要】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新型课程,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需求与体验。因此,在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创造符合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合作发现,培养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准,做适合于现代社会需要的小主人。  【关键词】 儿童生活 情境创设 品德与生活(社会)  在新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几乎成了所有学科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的
期刊
在教学中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①学生的水平不一,能力有高有低,讲课的难度很难把握,讲难了成绩差的同学听不懂,讲简单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单独辅导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多再好,学生学习不主动,上课没有效率,下来以后依然不能处理和解决问题。针对这两点我提出一点个人想法:在上课前把上课要讲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分别布置,在讲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大量参与,最好
期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教师应将课堂管理作为一种组织手段,具有严肃性,并带有一定强制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要注意分析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成因,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达到控制课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  1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人教版的教材给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既要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情感,从而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又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
期刊
【摘 要】 在地理复习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联系和沟通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某一地理事实为材料,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对拓宽地理课程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复习课 教学策略  当今世界,知识飞速发
期刊
【摘 要】 音乐教育是思想素质教育过程的最有效的形式,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融入音乐教育之中,启迪智慧;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农村 初中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较好的思想教育方式之一,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
期刊
1 放松训练  活动:面对面坐,观察对方1分钟,之后背对背坐,尝试做5项改变自己的事,3分钟后回到面对面。  2 压力自我测验(回答“是”或“否”)  ①经常显得不耐烦、暴躁、易怒。②睡眠的质量较差,经常失眠。③食量突然大增或食欲不振。④经常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⑤总是焦虑不安,总感到紧张,总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⑥总感到肌肉紧张,经常腰酸背痛。⑦情绪容易沮丧低落,时常感到空虚。⑧已经有三个多月
期刊
谈到上小学数学课时,往往不少教师是讲不完的例题,让学生做不完的练习,很难将阅读教学与数学联系起来。阅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常常被忽视。然而数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它也离不开阅读。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成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数学阅读,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语言,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