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失衡的相关因素及改进措施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的交际能力。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通常都被忽略掉,导致大学生在应用英语表达时出现失语的现象,致使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长期处于生态失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体现文化生态学的理念、深刻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优化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生态平衡系统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平衡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程,它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它既包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又包括运用英语恰当表达出本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英语文化教学的生态平衡。因此,在我国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流利的运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使命。一、大学英语与文化教学生态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首先,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是适应国际化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学英语本应该就是与国际文化相结合的,因此,培养具备文化交流的优秀人才成为了高等学校的根本目标。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既包括西方文化素养,又包括本国优秀文化素养的提升。一旦失去了民族之根的教育国家化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因此,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其理应肩负的重要责任。其次,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是确保文化生态平衡的根本需求。语言与文化之间本就是不可分割的,文化和语文的多样性对于维护文化生态平衡来说也是尤为重要的。大学英语课程就应该利用其课程的有利性,在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基础上,利用这种先天的交流优势来传播我国传统的中华文化。因此,大学英语的文化教学生态体系应该具有学习西方文化与弘扬本土文化的双重属性。二、构建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生态体系的策略(一)优化英语教学模式英语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认识、不断优化、满足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过程。进行跨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优化,对于构建多元文化英语教学的生态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英语培养人才就应该注重对其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培养,不仅能够实现其与外国人流畅的沟通,而且又能够传播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所以,进行对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我国当前实际的英语教学来看,应该选择跨文化模式的英语教学。这种模式注重的是一种双文化教学模式,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又能习得本土文化的表达能力,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英语提出的严格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及先进技术的同时,又能传承、弘扬我国经典的文化传统,在国际的平台中担任着传播者的重要使命。在确定具体的教学模式之后,与英语相关的各项课程要求与教学体系也要做出相应的整改,必须要直接体现出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要求、评价等,在教学内容中不仅应该注意文化的表层内容,诸如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差异等,还要注重文化的深层内涵,比如说价值差异、文化互动能力等等。大学英语课程的相关要求也应该以培养双文化能力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各个高等学校都应该在遵循着这个根本目标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方案的定制。(二)加强教材多元化生态的建设课程教材是课程大纲内容的直接体现。研发能够培养出双文化人才、具有本土文化传播能力的英语教材是确保英语文化教学生态平衡的核心重点。现如今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关于文化的内容配置比例非常低,只是单一的体现出外语教学模式。虽然说有大部分英语教师都认识到存在的这个问题,凭着自己的经验与爱好也附带交给学生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开展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课堂活动,但是,没有适合的教材相配,还是显得尤为单薄。当下,有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对英语教材的改革,加入了对于我国文化的英语表达与培养,比如说苏州大学编制的《中华文明与苏州文化英语导读》等,都体现出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双文化模式。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本应该就是要充分结合的,因此大学英语的教材与内容也要加强合适的比例配制,构建良好的双文化模式,尽可能选用能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的文本。很多大学英语改革都在呼吁、倡导改革本校的特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开发具有双文化教学内容的大学英语教材奠定了良好基础。结束语大学英语的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点,虽然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得到改善与优化,但是,涉及到教学生态体系中重要的文化生态方面却依然是存在着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被忽略的重要问题。因此,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优势及其桥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本国文化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传播本国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有力地位,实现教学生态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刘经南,陈闻晋.论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2]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06).[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着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文围绕如何生成动态课堂,就利用课堂疑问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动态生成 课堂精彩 疑惑 质疑 争论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的全部魅力就在于充满悬念,正如看一部悬疑大片,
学术期刊评价对科技管理部门、文献信息机构、期刊编辑和科技工作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现状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整刊、忽略论文评价,评价体系各自为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体现出“教”的有效性,而且更要体现出“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有所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教和学
审美人格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和精神凝结,其特质并非源自独断论式的主观臆断,而是其自身有着外在的和内在的运行逻辑:其内在的运行逻辑是"现实的人"按照"美"的规律来
本文根据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基本特点,提出了高等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机械化施工中,施工机械作业定额的特点及拟定的方法。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经验都表明,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以最轻松最快乐的情绪来引领学生步入写作殿堂。想让孩子们爱说话,说好话,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生动形象、风趣严密的语言能力;想让孩子们热爱作文,教师自己要真正热爱作文。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举了7个很平常的生活例子来证明他受蔡芸芝老师的文学影响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在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研究了各向异性层合板在非线性湿、温场中的本构关系。文中提出了满足湿温边界条件沿板厚呈非线性分布湿温场的一般方程,从而导出层合板内力、应变、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
摘要:扬琴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乐器,扬琴演奏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在扬琴演奏中除了基本的演奏要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要素。扬琴的演奏和心理是相互作用的,在平时练习乐曲时,演奏者基本能保持平静的情绪,较好地发挥演奏水平。但在舞台上演奏时,紧张是演奏者最为常见和最为明显的心理状态,它会影响人的正常心理活动和大脑对身体的控制,干扰技术发挥和音乐表现。本文主要对扬琴演奏心理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演奏者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普通照相机摄影测量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采用微型计算机绘制现场图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现场人工测量费时、费力的不足,而且还克服了手工绘图速度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