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8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发展及人们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颈椎外伤的患者逐渐增多,外科医生的治疗观念也在逐步的发生着转变,早期干预和积极的外科手术减压固定正在被广泛接受,当然手术的适应证是要严格把握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脊柱神经外科中心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69例颈段脊柱损伤病例,探讨此类外伤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并对手术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头部放疗诱发的海绵状血管瘤(radiation-induced cavernous hemangioma,RICH)是一种相当少见但逐渐得到认识的放疗后遗症,主要见于儿童.本文报道我院2012年1月收治的1例第四脑室RICH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病例报告患者男,28岁.2012年1月因"头痛1个月,加重5d"入院.头部MRI示:第四脑室内一实
期刊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肿瘤颅内表皮样囊肿内容物镜下全切除,5例少量残留;6例将囊肿壁完全切除,其余部分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无迟发性出血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能最大限度的切
2012年12月6日,我国神经外科领域第一个循证医学(evdience based medicine,EBM)组织——神经外科循证医学东方协作组(Oriental Neurosurgical Evidence-based Team,ONET)在天津医科大学正式成立.ONET的目标是:促进循证医学发展,做好临床前瞻性研究,为我国神经外科临床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基础。
期刊
一、概述1928年Dandy[1]首次报告了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BSCM)的病例.BSCM是由异常的薄壁海绵状血管团,其间为疏松结缔组织,不含脑组织.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Frischer等[2]对87例BSCM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70.4%病例异常血管之间存在脑组织.由于BSCM位置深在,手术风险大,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
期刊
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胸腹部及双上肢渐进性麻木半年人院.既往皮肤神经纤维瘤病史5年.查体:脊柱无畸形,叩压痛(-),T4~T1o水平感觉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皮肤检查:全身多处牛奶咖啡斑,腋窝及腹股沟雀斑,头部瘤样包块,背部及左下肢手术疤痕(图1).母亲及外祖母均确诊患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已死亡),余家族中未见患病;眼科检查未发现色素性虹膜错构瘤;骨科检查
期刊
期刊
颅内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破裂、再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早期作出诊断,并行动脉瘤夹闭术至关重要[1].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对65例自发性SAH,行320排CTA检查后,急诊行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外科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的33例前交通动脉瘤并发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单纯动脉瘤夹闭7例,单纯血管内栓塞10例,夹闭或栓塞术后联合降低颅内压手术16例,电话或门诊随访,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 随访时间3-40个月,平均随访22.8个月,GOS 5分13例,GOS 4分11例,GOS 3分1例,GOS 2分3例,死亡5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并发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成功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机制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术前MRI显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其中9例效果良好;另外7例无此影像学特征的均失败而需进一步行分流术.结论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 治疗部分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而近端脑池梗阻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上级医师查房是每天重要的医疗工作,也是对年经医师的临床教育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