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haiwz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把文章念出声来,将诉诸于视觉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他们理解材料必不可少的手段。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 ;培养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每课的教学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然而现在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 。
  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对于朗读的训练,通常是要求学生通顺流畅的读书,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应 重视平时的语言积累。 学生的词汇比较贫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朗读就是对语 言的直接感受。一篇好的文章,长篇大论的讲解半天不如让学生带着情感朗读几 遍,更能领悟其中的内涵。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形象,生动的语言,只有通过朗 读才能表现的更透彻。作者的情感深深的感染了学生,文章的语言也就成为学生 活的语言。
  二、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 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 天性, 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 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 “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这里要提一点, “打铁还要榔头硬” ,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 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 。所以作为一 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如在范读《倔强的小红军》时,我启发学生注意比较我读的与他们读的有什么区别。我用了饱含激情的语言进行朗读后,很快就发现有好几个学生都深深地被我的朗读所感染,脸上都挂着泪珠。学生说听了我的朗读后,感觉到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的面前,仿佛进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景之中,他们都涌起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当然,在学生朗读的时候,也不能让他们机械地去模仿教师的语调,而是要让他们在自己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运用自己的想象把汉字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才能算得上是真正地用真挚自然的感情去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经过充分的理解和朗读课文 之后,可为后来更深一步地理解与分析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学生朗读必须"入情入境"。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朗读 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维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学生由一个旁观 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感知事物,为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读得有感情,即要绘声绘色,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语调能准确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情的表露要朴实、自然。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再讲究朗读技巧。这就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读的句子是棵柳树,头脑中就应该出现一棵柳树。在朗读时头脑应浮现出反映课文内容的画面,语气中应读出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做具体的、持久的训练。教学时先让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旬、反问句等几种句式的语气读法,再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变化。
  四、引导学生朗读,朗读方式多样化
  人经常吃一种饭菜,即使做得再香,也会感到腻味。同样,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教学说明文,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童话,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教学散文,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教学对话多的文章,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愿读,乐读。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的多样,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作为语文老师,应明确的它的地位和意义,摆正读和讲的位置,课堂上多留时间给学生读的机会,所以在朗读时可 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竞赛、表演的形式。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此外,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
  五、巧妙点评学生朗读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那么,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朗读中去体会和捕捉他的感受。对于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实际上这种“赞扬”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领悟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教师有效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红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黑河教育,2011,09.
  [2]胡香玲.淺谈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1,06.
  [3]史定东.关于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1,24
其他文献
摘 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如何图文并茂,顺理成章、深入浅出的将枯燥的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期刊
2018年5月10日至11日,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德国新教教会联合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EKD)和德国新教福音事工协会(Evangelisches Missi
期刊
1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
期刊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不断的改革创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  但是,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学生在极端
期刊
摘 要:英语情感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個性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生语文启蒙教育的第一课,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它被作为认识汉字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通话的正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拼音教学能弥补被传统拼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它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集于一体,力图形象生动地再现学习内容,更多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学困生几乎在每个班级都存在。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时,必须深刻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把握好教育的时机,讲究转化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工作,给学困生不仅是爱心,还要有爱的艺术,相信绝大多数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学习动力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
期刊
摘 要:语文能力是文科类学科的学习根基,而语文综合素养也不只是造福语文学习,更可以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的中职学校教育存在着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本文将阐述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含义,表明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综合素养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综合素养  中职学校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度不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也令人堪忧。对于学生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能够凝聚师生力量,影响校园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包括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功能等。但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壁垒影响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
期刊
摘 要:新教学理论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教学中观察与实验是很重要的,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调动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能力,在实验中让学生探究与合作,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要从每节课做起,从课堂每一个环节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