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探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m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文化具有无限魅力,能够凝聚师生力量,影响校园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共生共存,不可分割,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动态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包括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榜样示范和行为规范功能及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功能等。但是校园文化活动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壁垒影响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所以针对各种问题学校必须从管理者、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角度出发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满足学生内在道德需求,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中小学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一、 文化魅力: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
  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之间关系密切,首先,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相辅相成,校园文化包含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的价值观念,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内涵,凝结了其精神财富,同时校园文化又反过来影响和塑造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对师生的思想进行引导,统一于校园文化精神,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实施了德育,中小学德育的开展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二者相辅相成,无法割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小学德育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小学德育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都能够体现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中小学德育目标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包括显性德育功能和隐性德育功能: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影响中小学德育的实施,发挥教育导向、辐射、稳定、约束等显性德育功能,同时也具备凝聚、思想引导、榜样示范、价值引导等隐性德育功能,沉淀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校园文化对中小学德育的发展具有凝聚力和导向功能,而校园文化活动属于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之一,是校园文化建设最直接有效的形式领域,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隐性德育功能。
  二、德育内涵: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一)教育内化和思想引领功能
  学校是一个社会文化组织机构,其中各种类型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了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说:“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生活需求、人际交往需求等的基础上,校园文化活动也就从主观上满足了其幸福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达到了预期的主观效果,即高级需要的满足。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定位,为终生教育奠定基础[3]。
  (二)品德塑造和价值引导功能
  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德塑造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活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能够促进师生道德认知的发展,陶冶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另外榜样示范作用和思想引领类教育活动将正确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其价值取向,对师生进行合理性教化,从而塑造思想品德结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功能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审美教育和情操陶冶功能是指开展先进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文明礼仪类活动和问题艺术类活动对于增强师生审美能力、启迪学生心灵、塑造青年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德育路径: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审视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种种壁垒影响了其隐性德育功能的发挥,活动规模具有局限性,活动方式单一化,活动内容形式化,活动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所以从学校管理者、组织实施者、参与者、活动媒介等角度出发,寻求正确的德育路径,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
  (一)寻求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点,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和教学活动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两者在形式、内容、手段、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却有绝对的相关性即教育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校园文化活动学校的第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间接地获得文化理论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而校园文化活动则以文化活动形态的扩张力来消解教学活动面临的障碍,将所学知识立体化饱满化,巩固深化教学活动成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动力保障和实践支持。在知识的立体建构上,文化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获得新知。
  (二)提升活动组织实施者的综合能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
  首先完善师德建设,加大教师参与、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凝聚师生的桥梁。加强完善师德建设,使教师群体高质量、高标准,严格要求,树立全面科学的育人观,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言传身教;教师应积极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既豐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又能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还能沟通凝聚师生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另外,教师应具备将教学活动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灵活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总之,学校是文化组织和学术场地,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导力,塑造师生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能够习得规范的行为方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参与者能够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将精神力量辐射至社会中。所以,中小学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隐性德育功能刻不容缓,真正做到寓教于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寓教于心,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全面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培育适应社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8.
  [2]路琳.校园文化与中小学德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11.
  [3]杨林玉.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强化对策探析[J].南方论刊,2011,(7),65-67.
  [4]肖玲.论大学校园文化与德育渗透的几个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151-153.
  [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4-109.
  [6]秦江.浅论校园文化对德育实效的提升[J].品牌,2012,(5),61-62.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学案教学方式是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目前,导学案在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导学案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关
期刊
摘 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如何图文并茂,顺理成章、深入浅出的将枯燥的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
期刊
2018年5月10日至11日,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德国新教教会联合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EKD)和德国新教福音事工协会(Evangelisches Missi
期刊
1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从必修模块自身的编排体系看,不再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为出发点,采用推理、演绎的方法学习化学,而改为以物质分类的思想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同样的知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教学要求也不相同。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必修模块中是作为化学反应的分类类
期刊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解决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不断的改革创新。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学生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成为学生素质能否全面提高的关键。  但是,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是严肃而紧张的,学生在极端
期刊
摘 要:英语情感教学,就是要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個性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生语文启蒙教育的第一课,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它被作为认识汉字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对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通话的正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拼音教学能弥补被传统拼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它将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集于一体,力图形象生动地再现学习内容,更多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电教媒体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学困生几乎在每个班级都存在。教师在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时,必须深刻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把握好教育的时机,讲究转化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工作,给学困生不仅是爱心,还要有爱的艺术,相信绝大多数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学习动力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
期刊
摘 要:语文能力是文科类学科的学习根基,而语文综合素养也不只是造福语文学习,更可以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的中职学校教育存在着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不够重视的问题。本文将阐述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含义,表明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并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综合素养培养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教学;综合素养  中职学校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度不够,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也令人堪忧。对于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