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原理”课若干理论焦点问题解读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点解读了“原理”课三个理论焦点问题,以期对高校“原理”课教学有所启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原理”课教材及教学内容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构建“原理”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必须从四个层面入手,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它是由一个理论基础和三个理论层面构成的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民生观是公共民生观。马克思视野中人的本质、人的意义是现实的、具体的、生成性的。从根本上说,人是一个公共性的存在物,公共性是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品质。现实社会中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本文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基本原则、基本特征进行阐述,并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研究科学领导,认为科学领导的真谛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科学领导的实践催生着领导科学的发展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科学研究出现了开放化、体
21世纪是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间的关系比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密切。在这互动频繁的多元文化社会里,艺术教育的领域在不断扩展,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也在不断产生。代表东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中,既有共性的东西,又存在着差异性;既有着自己的特色教育理念,又都存在着不完善性和局限性.我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就是解决历史局限性的好方法.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原因.失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我国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失业问题,所以马克思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系统工程.邓小平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着眼于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理论学习和理论传播方面,谱写了马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价值观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唯物史观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人民的利益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价值归宿;群众路线是实践为人民服务价值观
列宁从俄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出发,阐发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文化建设的基本观点,于是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的社会主义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列宁的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