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爸爸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著名的普通人士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身材颀长,相貌平平,人到中年。
  他是个博士,他复习考试那会儿我还没上小学,只记得他一个人在那里“看”,没有声音,用的时间也不是很长,然后就考上了。他这个博士没什么架子,和一般人绝无区别,唯一让我感到有点佩服的,就是他的记忆力好,比如手机号码、名山高度、湖泊面积、历史事件乃至某某无名小国的首都,他都能脱口而出。
  他的外语很“烂”,让英语专业出身的母亲根本瞧不上,他的发音不是不太准确就是太不准确,属于典型的“哑巴英语”。但是,他又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优点,就是词汇量大,高达一万八千多个呢。
  他是个外科大夫,高级职称,没有太大的名气,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
  归纳一下,他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宅男,就是一个非著名、非公众的普通人物。

记忆中的凡人小事


  正因为父亲十分普通,我关于他的记忆里全是凡人小事。
  生活中他很随和谦让。我小时候家里条件有限,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睡,我睡在中间。我的睡相不好,喜欢往他那边拱,他就尽可能往边上靠,侧身躺着,结果有一天,半夜里他掉下床去了。
  小时候要说出去玩,他是陪伴我最多的人。比如北京动物园,他一个人就陪我去过三十多次。他也很喜欢动物,知道不少关于动物的常识,常常能告诉我一些知识,我很爱听。我最喜欢骑在他脖子上外出啦,这样,我能居高临下、清清楚楚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他是独生子,在他那个年代很少见,但他没有娇生惯养的“痕迹”,不讲究吃穿,对家人和我们哥俩却从不马虎。有时为了让妈妈休息好,晚上他就照看我年幼的弟弟,往往要起两三次,盖被、换洗。虽然劳累,但他每天清晨总能在六点准时出门奔向单位。
  他从不抽烟喝茶,平日只会偶尔喝次酒。但每到家里宴请亲戚,他总会摇身一变,变成酒桌上的主力。也许是继承了山东人好客的基因,他非常喜欢热闹和招待客人。寒暄、点菜、酒水,忙得不亦乐乎,又频频举杯敬酒,什么“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祝酒词总是能络绎不绝地从他嘴中冒出。最后宾客们尽兴而散,他自然也会偶尔醉酒。
  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他不会和别人抢菜,遇到好吃又量少的菜,他基本不动筷子,都让给别人。五一节家宴,看到大家都对烤鸭很欣赏,他就一口都没有碰。他也会按照每个人的喜好点菜,并把一些我们吃过不再吃的剩菜默默吃掉,也就是“光盘”。
  所以,我觉得他有点像家里鱼缸里养的“清道夫”!

爸爸聪明吗


  据我长期观察,支撑他的智慧有一半是韧劲和坚持。说是长期,那真不假。我整个小初高十二年的课外班,都是他陪我上的。他每次都准时接送我,有时还帮我一起做题,从而也负责陪我着急、上火。小升初那会儿有一次做一道奥数题,他这个博士愣是历时数月靠自己的力量做了出来。所以说他不算很聪明,但真有些韧劲。
  祖父祖母在茶余饭后聊天,也跟我讲过父亲上学时的优秀成绩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换来的。父亲小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一个用木板拼起来的小架子就是书桌,上面一盏小台灯(家中保留至今),他就趴在这个小书桌上默默学习。现在和过去的物质条件可真是大不相同啊!再看看父亲给我房间配置的电脑、护眼灯、专用书柜、无线联网的高级打印机……唉!今非昔比,我真的自愧不如!
  对于我的学业,他很上心,要求也比较高。毕竟,他是博士,要求当然不会低。虽然他始终强调学习需要自觉性,一旦遇到我不努力、不用功的时候,他就会“义正辞严”地批判我一番。过去,我觉得他的那套方法已经过时了。比如为了学习不要沉迷于网络、手机这类言论,我自然而然心里就有抵触:都什么年代了,还说这些,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万事都离不开掌上法宝——手机。上网一搜,什么答案都有,何必如此费劲呢?我有时不理他,他说他的,我行我素,他也没有办法。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到了高三,仅剩的周日一天休息时间都要被辅导班填满是“理所当然”的。他又默默承担起接送我的工作,其间还有弟弟也要上課外班,也是他管陪同接送。所以,他自然是闲不下来。有时家里买东西等杂事,都需要他见缝插针地完成。他还常常在单位加班,晚上经常回家很晚,周末也坚持每天早上去医院看望病人,有时还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所以,他就更辛苦了。

老爸渐老


  父亲的不足之处也是有的,做饭姑且算其一。他拿得出手的也只是普普通通的饺子和馄饨,有时烙烙饼、做包子。只要有合适的周末早晨,他都会拉着一辆专门购物的小车一个人外出,就像很常见的中年人那样静静地出门。他做事就是这样,想好了,悄无声息,没有拖沓,说动就行动。他去菜市场买肉买菜,为的是中午给我们全家包顿饺子或者馄饨吃。我们几个都特别喜欢吃饺子、馄饨。要论包饺子、馄饨,他的手艺数一数二,他擀皮儿又圆又薄厚有致,包出的饺子、馄饨个头大、圆滑、馅料充实,甚是美味。
  这些年来,每每看着他拉小车的样子,我的感觉就是,那背影既不高大,也不挺拔,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中年人的背影,而且日渐沧桑。
  父亲对摄影情有独钟。除了风景外,也喜欢给我们全家照相。有时候,我在那里学习或者玩耍,他就在旁边来上一两张。几年下来,他弄坏了一个照相机,那个照相机真是挺辛苦的,他用它照了上万张照片。我博客相册中有关我的照片或者弟弟的照片,全都是他照的。有时我都有点烦了,说他,老照什么呀。但他仍乐此不疲,现在他主要用手机照,还是照呀照的,真像忙碌的记者。我想,我长这么大,他至少也给我照了五千张照片吧。给弟弟照的,恐怕更多呢。他告诉过我,他小时候只有大约十张黑白照片。他把拍的照片全都存在电脑里一个专用的文件夹里,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我定期也翻翻看看。直到一个月以前,我才意识到,这些年,一万多张照片,而有关他本人的照片,不到五十张。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喜欢给自己照,因为老了。
  去年,父亲参加医院的运动会,拿了中年组一千米的第一名,回来后他很兴奋,连说自己还没有老。要知道,在中学和大学时期,他的中长跑非常出色。上个月,他再次报名参加医院运动会,这次只有四百米跑的项目了,而且是和年轻人一起跑,但他还是信心满满。回来后他看上去很疲乏,垂着头,显出点儿沮丧,他坦言“拼了老命”,大腿肌肉还拉伤了,才跑了个第三。我宽慰了他几句,说这也不错了。他沉默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明年他还想再跑一次。言语中又有一点不服气的成分。
  看来,渐老的父亲“不服老”啊。
  明年,父亲五十岁了。
其他文献
1   老医生给我复检之后仍然说“没大问题”,却给我换了两种不同的药片。我休学得休到什么时候啊!如果不趁此机会学到一点实实在在的谋生技艺,这一寸又一寸比金子还宝贵的光阴岂不白白流失了!  然而学艺无门,我又恢复了无所事事的逛荡。  闲得无聊,我从父亲的书柜里找出一本插图比较漂亮的书,就溜到河畔柳林里,一口气待了几个小时。  那本让我完全忘记医生禁令的书叫“精密度的钥匙”,写的是一位年轻工匠手工制
期刊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
The impact of Mn in manganese waste rocks and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s on the growth of capsicum was studied via pot experiments. The product yield and m
“妈——我出去啦——”这是小海回家说的第一句话。  小海周一到周四住校,周五下午四点钟放学,到家已经四点一刻。他冲进卧室,把包一扔,拿上手机就往外跑。  “吃晚饭了就要回来……”妈妈话未说完,小海已经消失在电梯间。  小区背后有一座山,植物自然不少,小海要去认植物。  小海和班上一个女生郭丽君,最近都迷上了认植物。他俩在手机里装了个软件,叫“《诗经》里的植物”,给花草树木拍个照,名字呀、科属呀、诗
期刊
“哥哥,我们回家吧。”三小时后,身边年幼的弟弟转过头来对我说。  我正伸著小拇指挖鼻孔,手就像电视剧里一样停住了,愣了老半天。我感到很吃惊。  因为就在刚才我真的在想:再钓不到就回去吧。  我只是在思忖,万一向来不服输的弟弟不愿意空手回家,我该怎么说服他。没想到弟弟先投降了。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强硬派率先举起了白旗,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整整三小时,我们都在认认真真地钓鱼。  我们是向渔具店租
期刊
她真的不是一点点黑。站在人群里,总有人会问:她是非洲来的吗?黑黑的头发、黑黑的脸蛋、黑黑的脖子、黑黑的手臂,到处都是黑黑的。她原本的名字叫王想儿,可是很多人都不叫她的本名,而是叫她“黑妹”。从一年级一直叫到了五年级。  刚开始,大家叫“黑妹”,黑妹是不答应的,一边哭,还一边举着扫把在后面追打。渐渐地,她发现哭也没有用,打也没有用,只好认了。  黑妹坐在热浪滚滚的教室里,头顶的风扇呼呼地转着,可是黑
期刊
1.  李阿姨刚拎起第三袋绿叶菜,突然想起家里花椒粒已经没了,她得回头去买两把,转身就撞上了小张。小张慌慌张张地边道歉边整理手上的菜兜,那个菜兜和李阿姨菜兜的造型十分相似。李阿姨的疑心顿时又成倍增加了:“你这个年轻人怎么鬼鬼祟祟跟了我一路?”  “没有的事,只是顺路。”小张矢口否认。  “顺路能顺成这样?”李阿姨毫不客气地薅了一把小张的袋子里探出头来的茼蒿,“顺路到和我买一模一样的菜?”  那探头
期刊
1  母亲刚买来十只小鸡,就被那只讨厌的猫咬死了一只。它是第一次见到小鸡,把小鸡当成可任意扑杀的小鸟了。  为了使它不再对小鸡下毒手,母亲让我抱住它,面对着鸡群,不停地拍打它的头,直到它不敢再对小鸡虎视眈眈,才放了它。从此,它形成条件反射:对小鸡视而不见,再也不敢想入非非了。  不久,卖小鸡的又来了,就在家门口。母亲挑了一只芦花鸡,加上原有的,仍为十只,又好记,又吉利。  然而,新的情况发生了,新
期刊
记忆里有三个挥之不去的片段。  1989年,高考前夕,我突然病了。当时正在县城一中复读,离家很远,没有钱,又怕耽误学习,所以只好闷头坚持。  大概是第二节下课,我一个人恹恹地偎在椅子上抗病毒,肩膀上突然落下来一只手。  睁开眼一看,是并不太熟悉的颜同学,后面还站着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他一脸正色,郑重其事地说:“喂,兄弟病了吗?”  我笑了笑,点一下头。  他便焦急地说:“哎呀,你难道不晓得自己的
期刊
图 / 崔江rn第一次听《风居住的街道》,是在十七岁的初夏.窗外偶有声声虫鸣,将夜色点缀得愈发温柔.钢琴与二胡的合奏,像恋人握紧又分开的手指,诉说着别离的故事.曲调亦如微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