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和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网络,从而实现图书馆的收藏,资源数字化,从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来看,是新的必然的方向,这就意味着数据的保护尤其重要,我们要谈的保护主要包括:版权的保护,珍稀文物资料的保护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字化 数据 美国国会图书馆 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212-01
资源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以及网络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国内外图书馆以后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馆藏信息资源的构成、管理和服务将发生改变。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图书馆,亦被称之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曾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把该图书馆以及全国公共的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中的藏书资料等转化为数字形式储存起来。这项计划将创建一个庞大的“虚拟图书馆”,其中所有的图书、手稿、照片都得转化成数字化的图像,在看阅时与原件一模一样,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屏幕和高清晰度电视上,供数百上千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观看,现在得国会图书馆需要大量的书架和书柜来存放它的104亿件收藏品,如果采用数字化形式,数十本书可以存放在一张盘上。
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版权保护依然是相当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人的自律,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健全,制度的完善,以及更进一步细化版权的操作流程。200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名为《信息社会著作条例》的法案,根据法案,未經允许而非法下载版权作品的个人将面临最多38欧元的罚款。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中究竟应当是开放性的还是需要授权才可应用,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数字化图书馆只是一个载体,就跟你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汽车还是你的,而不能说是车库的一样。
中国在此领域紧跟着国际立法步伐,国际上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起始于上世纪末,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人与录音物条约》,美国于1998年10月颁布了《数字千禧年版权法》(DMCA),之后不久,中国也有了自己的DMCA.2000年12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同年9月,40余家因特网相关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国务院06年亦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对互联网领域的保护已经下了很多功夫,当然,还是存在着立法先进、实施不足的问题,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许多年来,图书馆一直为许多文件变质速度过快而伤脑筋,此外,许多人因喜欢书中精美的图片或插图而将数以万计的珍贵图书盗走。数字化后,珍贵的手稿可以反复看阅,图片可以复印下来,原件不会被损坏,也不必担心被盗的问题了。一项题为《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战略方向》的备忘录草案概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另一项计划。文件说,该计划将耗资数百万美元,不仅用于数字化操作,还将用于购买、安装及维修数字化和传输给读者所需的设备,将成立一个数字图书馆协调委员会争取各方面的捐款和国会的拨款,这项计划将着眼于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制作成高质量的数字化图像所需的技术上。数字化图书馆在保护珍稀书籍资料上将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早进行数字图书馆尝试的图书馆之一,其美国的记忆影响深远,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包括历史照片,手稿,历史档案及其它文献等。而在中国,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目前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古籍光盘已达数百张,约8000MB影像数据,书目数据也正加紧制作,报刊索引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信息源,另外还订购了大量的光盘以及全文光盘数据库,其中还有网络版,应该说在数字化资源的拥有方面,上海图书馆目前在全国无出其右者。
在建设中,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数字化图书馆应做到借阅者、登录者可直接查阅图书馆借阅情况,亦可根据借阅者、登录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或身份信息、登录密码进行本人借阅情况的查阅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在数字化图书馆中可调阅的权限,但仍然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建设中,应对工作人员登录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的量最为庞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在网络借阅的建设中,应致力于数据库的建设,在安全性和保密性上,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拔上下大功夫。目前,手工借阅中,SQL SEVER数据库占到了八成,而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网络上的应用依然依赖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开发工具上,只有在核心数据库的协调下,才能使得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稳步前进。同时,数据库还将把登录者的身份一一记录并有效地实现身份维护和部分身份信息修改,以便有效地对网络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管理操作。
总之,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时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网络使其馆藏信息资源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本馆的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地检索和利用其它馆的信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更进一步地了解读者的资讯行为如何受到资讯科技的影响,去研究其学术沟通模式的变迁,而不是单方面的把所有的电子、非电子资源一字排开,便算是完成了读者任务,毕竟只有读者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服务对象。
参考文献
[1] 杨宗英,朱强,李晓明.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6).
[2] 李敏.数字图书馆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1).
[3] 姚鸿.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与设想[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4).
[4] 程美群.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04.
[5] 段永霞,郭霞.构建数字化校园图书馆 [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208.
①作者简介:陈月:女,(1985-),装甲兵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关键词:数字化 数据 美国国会图书馆 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212-01
资源数字化,管理和服务计算机化以及网络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国内外图书馆以后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馆藏信息资源的构成、管理和服务将发生改变。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图书馆,亦被称之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曾宣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把该图书馆以及全国公共的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中的藏书资料等转化为数字形式储存起来。这项计划将创建一个庞大的“虚拟图书馆”,其中所有的图书、手稿、照片都得转化成数字化的图像,在看阅时与原件一模一样,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屏幕和高清晰度电视上,供数百上千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观看,现在得国会图书馆需要大量的书架和书柜来存放它的104亿件收藏品,如果采用数字化形式,数十本书可以存放在一张盘上。
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版权保护依然是相当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人的自律,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健全,制度的完善,以及更进一步细化版权的操作流程。2006年4月,法国议会通过了一项名为《信息社会著作条例》的法案,根据法案,未經允许而非法下载版权作品的个人将面临最多38欧元的罚款。数字图书馆在网络中究竟应当是开放性的还是需要授权才可应用,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数字化图书馆只是一个载体,就跟你的汽车停在车库里,汽车还是你的,而不能说是车库的一样。
中国在此领域紧跟着国际立法步伐,国际上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起始于上世纪末,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人与录音物条约》,美国于1998年10月颁布了《数字千禧年版权法》(DMCA),之后不久,中国也有了自己的DMCA.2000年12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同年9月,40余家因特网相关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国互联网网络版权自律公约》。国务院06年亦出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国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积极的工作,对互联网领域的保护已经下了很多功夫,当然,还是存在着立法先进、实施不足的问题,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许多年来,图书馆一直为许多文件变质速度过快而伤脑筋,此外,许多人因喜欢书中精美的图片或插图而将数以万计的珍贵图书盗走。数字化后,珍贵的手稿可以反复看阅,图片可以复印下来,原件不会被损坏,也不必担心被盗的问题了。一项题为《实现图书馆数字化战略方向》的备忘录草案概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另一项计划。文件说,该计划将耗资数百万美元,不仅用于数字化操作,还将用于购买、安装及维修数字化和传输给读者所需的设备,将成立一个数字图书馆协调委员会争取各方面的捐款和国会的拨款,这项计划将着眼于将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制作成高质量的数字化图像所需的技术上。数字化图书馆在保护珍稀书籍资料上将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国会图书馆是美国最早进行数字图书馆尝试的图书馆之一,其美国的记忆影响深远,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包括历史照片,手稿,历史档案及其它文献等。而在中国,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目前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古籍光盘已达数百张,约8000MB影像数据,书目数据也正加紧制作,报刊索引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信息源,另外还订购了大量的光盘以及全文光盘数据库,其中还有网络版,应该说在数字化资源的拥有方面,上海图书馆目前在全国无出其右者。
在建设中,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三方面的需求,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借阅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数字化图书馆应做到借阅者、登录者可直接查阅图书馆借阅情况,亦可根据借阅者、登录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或身份信息、登录密码进行本人借阅情况的查阅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修改图书借阅者在数字化图书馆中可调阅的权限,但仍然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建设中,应对工作人员登录模块进行更多的考虑。图书馆管理人员功能的信息的量最为庞大,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在网络借阅的建设中,应致力于数据库的建设,在安全性和保密性上,以及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拔上下大功夫。目前,手工借阅中,SQL SEVER数据库占到了八成,而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网络上的应用依然依赖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开发工具上,只有在核心数据库的协调下,才能使得图书馆数字化的进程稳步前进。同时,数据库还将把登录者的身份一一记录并有效地实现身份维护和部分身份信息修改,以便有效地对网络数字化图书馆进行管理操作。
总之,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和服务时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网络使其馆藏信息资源得到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本馆的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方便地检索和利用其它馆的信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应更进一步地了解读者的资讯行为如何受到资讯科技的影响,去研究其学术沟通模式的变迁,而不是单方面的把所有的电子、非电子资源一字排开,便算是完成了读者任务,毕竟只有读者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服务对象。
参考文献
[1] 杨宗英,朱强,李晓明.美国的图书馆自动化和文献资源共享网络[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6).
[2] 李敏.数字图书馆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1).
[3] 姚鸿.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共享的对策与设想[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4).
[4] 程美群.国内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04.
[5] 段永霞,郭霞.构建数字化校园图书馆 [J].科技创新导报,2008,13:208.
①作者简介:陈月:女,(1985-),装甲兵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