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dyt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数学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学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各级人才方面也显示出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数学教学要注重在教学形成与应用过程中体现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1 在生活中促进学生发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中的现象,找出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课前布置的调查资料,让学生利用有关移动电话计费方式以及自己父母的通话情况,给自己父母选择一种较合算的计算方式。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而且培养了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教师让学生对自己家的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教师给出反映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表(略)。恩格尔系数N=家庭日常饮食支出/家庭总支出,它被经济学家用来测量居民生活水平。一般地说,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让学生对照家庭每月的饮食支出和总支出计算恩格尔系数,看看自己家达到什么水平。如果要达到小康水平,总支出需增加百分之几?例如某户的恩格尔系数是0.55,如果随着收入的增加饮食开支也提高10%,那么要达到小康水平,这家的总支出需增加百分之几?引导学生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这样紧密联系生活的学习和探讨,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动手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
  动手操作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提出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应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获得情感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知识的内化,感受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探索问题和寻找结论。
  例如在教学“直线”时,教师让学生用钉子固定一根木条。在固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钉一个钉子、两个钉子,深深体会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让学生将教室里松动的椅子加固。在加固的过程中,有学生认为应保留原样,只加一两个钉子,可坐上去后仍有点摇晃。有的学生提议加一个斜杠,加上去感觉很稳……这一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从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3 在课外数学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学习新知识之前,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对新知识作用实现初步了解;学习新知识后,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巩固新知识,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并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他们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商品的利润”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到商场、集贸市场去调查,什么叫利润,什么叫进价、售价等,怎么计算商品的利润,为什么要计算商品的利润。学生在调查、观察中就能初步了解利润的有关知识,学会计算商品的利润等。又如在教学“利息”前,教师让学生到银行去调查什么叫利息,怎样计算利息,为什么要交利息税。学生参与这样的调查与探索,获取的知识比教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同时,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再如在教学“百分数”后,笔者让学生对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电话费、水费、电费、吃穿、教育、娱乐、医疗等费用开支作统计,然后求出各种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这样学生不仅巩固深化所学课本知识,也学到一些生活常识,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开支,勤俭节约。同时他们学会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的方式方法,提高社会活动能力。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现实中的事物,自然而然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有关事物联系起来的好习惯。同时体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得到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构建生活课堂,让数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的实际情境、动手操作、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逐步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晓天,刘兼.义教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林群.数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南化塘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 首先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教育教学规律    1 物理科学方法的定义  物理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学习或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认证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实际上是思维的方法和程序,是形成物理思想,提高物理科学品质的基础。
<正> 预测一中国:向第一流的国家稳步前进我近年来到过中国不少地方,不过都是大城市,这些地方可谓变化惊人。但也有很多地方没去过,那些地方的变化当然不会像城市这么大,中国
摘 要: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传统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加人性化,更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小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教学价值,使学生真正牢固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能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加工技术对零件加工表面完整性的要求,分析了零件加工表面完整性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说明了振动切削的原理,指出振动切削是提高零件加工表面完整性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加工表面完整性 表面粗糙度 冷作硬化 残余应力 振动切削  随着科技与生产的发展,高强度钢等新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这些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但大多加工性能差,对其进行切削加工相當困难。因此在加工这些零件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研究现状的分析综述,进而分析了大学生道德信心培育研究的意义,明确了对大学生道德信心的培育的研究是当前道德问题研究的重点,其目的旨在重塑当代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道德评价的信心,营造良好道德氛围,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信心培育 研究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研究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
摘 要: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种类出发,阐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以质量控制结合使用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而分析沥青里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简述  (一)混合料配比技术  首先是混合料配比技术,这种技术的实施要点是沥青混合料生产之前需要进行预先的搅拌实验,从
摘要: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标志着法治国新图景的展开。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建会、依法管会
摘 要: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控制意识相对淡薄,控制方法功能不完备,缺乏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挣值法能实现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目标追求,在各阶段都可以发挥出很大的效能,能够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节约成本、增加利润,达到管理的优化、促进技术的进步。因此大力提倡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挣值法,对于提高高速公路成本控制,促进社
摘 要:改性沥青的性能要比普通沥青更强,所以在沥青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改性沥青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改性沥青当中,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其在施工中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应用,正是因为这种改性沥青的应用,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应用  当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路面形式,最近几年,改性沥青的出现使得
本刊讯2010年5月30日,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恢复建所30周年庆祝活动在京举办。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发来贺信,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出席了庆祝会。  陈小娅对教学仪器研究所恢复建所30周年表示祝贺。她说,30年来,教学仪器研究所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中小学技术装备战线的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得力助手和参谋,是我国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