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影响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ufangfang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作用及对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3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用利尿剂和洋地黄治疗,缬沙坦治疗组(n=17)在前者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d)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NYHA分级、血浆ET、ANP浓度的变化.结果:经6周治疗后,缬沙坦治疗组NYHA分级明显下降(P<0.01),并使血浆ET和AN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缬沙坦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缬沙坦能明显降低血浆ET和ANP的水平,这可能是血浆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CHF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误诊为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的因素,以期提高APE早期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以“NQMI”收入院,经肺动脉造影确诊为“APE”的6例患
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多发生于老年妇女 ,而 40岁以下患者很少见 ,合并足月妊娠者更属罕见 ,现报告一例。患者 ,2 8岁 ,G1 P0 ,既往健康 ,月经正常 ,无痛经史 ,末次月经 2 0 0
目的:了解外科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心理反应,从而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方法:对118例外科病人进行调查,归纳总结出外科病人的心理特征和护理要求.结果:通过对病人的身心护理工作,
突发性事故所致的骨折合并内脏损伤在创伤外科所占的比例越来越明显,有必要探讨其致伤原因,损伤机制,院内救治经验以提高多发性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亡和伤残.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3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绝大部分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而对于呼吸衰竭应及早气管切开,改善肺通气功能,其术后呼吸道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康复速度,甚至影响到病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MEA)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87例应用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治疗经过.结果:治疗方法简单,术中无并发症.随访半年满意率97.5%.结论:微波子宫内膜消除术
异物阻塞气道致窒息并心跳骤停是临床少见危重症.我院急诊科2003年1月30日成功抢救1例馒头阻塞气道致窒息并心跳骤停病人.病例介绍及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8岁 ,主因右侧腹部肿物 6年 ,术后再次复发 2年余入院 ,患者于 1996年及 2 0 0 0年 4月手术治疗 ,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腹膜后脂肪瘤 ,两年来患者于右侧
静脉输注药物是抢救患儿和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措施,但小儿好动,血管细短,易发生药物渗漏.当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时,如不及时恰当地处理,会发生局部组织溃烂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