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时代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体系的构建,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成为了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之一。
  4月18日上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召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媒体见面会。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劳汉生、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海东及全室人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参与标准研制的院校教师、企业代表、学生代表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媒体见面会,是我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结束了我省中高职衔接“无标准可循”的历史;同时,它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标志着我省在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为加快形成广东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基本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意味着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新时代。
  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构建,历尽千锤百炼,是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用心血灌溉培育出来的闪亮结晶,回顾其过程,漫长而艰辛,就像一粒种子,在精心呵护中,萌芽,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萌芽:广东最先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成天下之才,在教化;教化之本,在学校。职业教育在其中所担负的使命,则是既要回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不同学子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基于此,我省率先开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这一先行先试的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犹如一粒梦想的种子,催生着广东职教的创新与蜕变。
  早在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就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在中高职衔接实践中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教学与评价等方面难以很好地实现衔接,根本原因在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上缺乏衔接。为了解决这个突出的问题,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成立以厅领导为组长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领导小组,决定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工作。
  项目的开展始终坚持“管、办、评、研”分离的原则:立项、实施、试点工作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高等教育处负责,过程组织与指导工作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负责,项目研制工作由项目组负责,评审工作由教育厅组织的专家组负责。
  项目启动以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汤贞敏高度重视,提出要站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要站在推动广东从职业教育大省向职业教育强省转变的高度来做好这项工作,多次组织职业教育研究室及有关同志研究、论证、制定、细化工作方案。在学习借鉴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结合广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职业教育阶段性特征,最终确立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指导下,按照设计框架、构建标准、分级培养、衔接贯通的思路,将项目研制分解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标准编制四个阶段,通过采取竞标方式,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组成项目组,共同承担研制工作。2014年,根据国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战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招标确定了15个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委托省教育研究院也以同样的思路和方法组织和指导。
  绽放:多方协作,齐头并进
  破土而出的种子,从纤纤细枝,到亭亭如盖,需要充足的阳光与养料,需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植物的成长如此,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也是如此。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一株树苗,应运而生、因势而长。一批具有前瞻视野的职教理论探究者、一批具有实干精神的一线实践工作者、一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企业家,自我赋能,多方借力,共同为标准的形成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教育厅成立了以厅领导为组长,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高教处和教育研究院相关人员组成的标准研制领导小组,采取管、研、评分离的办法提高研制质量,厅高中职处、高教处负责组织前期立项申报及验收评审,省教育研究院负责标准研制的组织、管理和检查工作,各项目组负责标准的具体研制,参与方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确保了标准研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从2012年开始,74个标准研制项目经历了招标、评审、立项、研制等阶段,积极开展研制工作,其中汽车运用技术、数控技术等首批9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项目,通过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建构和标准编制四个阶段的研制,形成系列成果,顺利通过验收结题,取得丰硕成果,其余65个标准研制项目处于在研状态。
  在整个研制过程中,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李海东主任率领的团队主要在项目策划、组织实施、业务指导、阶段性检查等方面进行协调和管理。项目立项后,省教育研究院首先组织召开启动会,由汤贞敏院长做动员部署,李海东主任针对研制内容、研制要求及时间进度进行说明,然后是开题,省教研院组成以李海东为组长的院内外专家团队,对项目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对研制内容、路径、思路培训,李海东主任进行工作布置。供需调研完成后,省教研院组织专家对供需调研报告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后的调研报告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及专著《中高职衔接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
  为提高第二阶段职业能力分析的质量,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观摩会,对职业能力分析会的内容、步骤、要求和方法进行了现场演示,各相关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80余人参加了会议。各项目组按照省教育研究院的安排,于2013年底陆续完成了职业能力分析阶段的任务,通过整理和审核的职业能力分析成果报告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职业能力分析》。   第三阶段:课程体系建构是标准研制的重点、难点,为帮助项目组圆满完成第三阶段的工作任务,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现场观摩会,各项目负责人及成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第三阶段成果经整理和审核后结集出版,形成成果《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
  第四阶段是标准编制阶段,各项目组认真梳理前期成果,在反复修改、补充、完善的基础上,按照省教育研究院所给的模板,形成9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并结集出版,形成9本标准研制系列丛书。
  “通过深入的全方位的供需调研(行业、企业、在校生、毕业生、各校培养情况),确定职业岗位及职业生涯路径,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课程体系,研制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这是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也是接地气的实践过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多家单位高度协同参与,标准可信、可行。”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鹏飞如是说。
  “何为标准?标准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性文件。研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就是要建立职业教育各专业、各层次(中职-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规范。”省教研院杜怡萍研究员作为教育部标准研制的指导专家,多次应邀指导全国的标准研制工作,并应邀到省内外指导标准研制及相关工作。她表示,第一,标准研制的本身首先要规范。第二,必须彰显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要与职业标准对接。第三,广东特色的标准建设理论与方法体系已基本形成。
  据悉,广东省自2013年启动标准研制项目以来,先后有74个专业开展现代职业教育标准研制工作,包括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职本科衔接项目、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国际化标准研制项目、IHK证书本土化项目等。参与项目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本科学校共137所,企业80家,行业协会20家,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超过1000人,项目投入研制经费近2000万元。
  围绕项目研制工作,截至目前,省教育研究院统一组织培训交流会43场,各项目组自行组织的研讨会280多场。项目组共调研行业协会185家,调研企业4699家,调研企业岗位1890个,调研企业工作人员28757人;调研高职院校62所、教师1847人,高职院校在校生37484人、毕业生26837人;调研中职学校256所、教师956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9273人、毕业生11109人;调研本科院校38所、教师538人,本科院校在校生13920人、毕业生10224人;调研参考文献9745篇,形成调研成果342篇。有参与企业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开发出来的专业课程在企业的认可度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企业的适用性强。
  硕果:广东经验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全局性问题相比,区域职教的一场革新、一次改变、一项创举,或许不能用宏大来形容,然而,它的成果却与区域内每一所职业学校、每一个职教工作者、每一位职教学生息息相关。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研制,既关注现实的教育困境,又指向未来的改革发展,在职教改革的最前沿探索出有为、有位的广东范式。
  职业能力分析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最为缺乏也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形成的职业能力分析表是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经过认真研究国内外职业能力分析方法类型后,通过研究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通过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四个步骤,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个方面解构职业能力。这种方法获得了教育部职业技术中心研究所和其他兄弟省市教科研部门的充分肯定。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已率先在全国取得阶段性研究和实践成果,其中已出版理论研究专著3本,研究过程性编著4本,实践过程成果1本,共17本;已完成的9个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在252所职业院校实施,让近35万学生受益。
  “构建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应用到岗位上,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行业需求这三者相结合,为我们学生奠定了坚实的职能基础。”来自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三二分段学制”的学生李亿嘉表示,标准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能够为中高职学生解决课程与专业学习水平的差异性,随着标准的使用,对他的积极影响会越来越大。
  自2013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以来,广东省的经验做法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同时启动了15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广东省承担其中的运动训练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工作。目前,在广东省教育厅领导下,各项目研制工作正在扎实顺利推进,将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结出更多硕果。
  首批9个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是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的破冰之旅,标志着广东有了首批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为解决标准缺失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随着标准的推广和使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将会更加精准,行业企业选人用人将会更加高效,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将会有效重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已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魏家坚
其他文献
"内丹"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天台宗三祖南岳慧思《立誓愿文》"藉外丹力修内丹"。"内丹"一词的出现,最初似来自佛教徒。相对六朝盛行的道教徒通过草木或铅汞的"外丹"修炼,佛教徒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这给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但在现实
在北京的“麦当劳”、“肯德基”,你吃到的薯条是一样的,合资企业北京辛普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垄断”了两家洋快餐的薯条供应。这家靠土豆打天下的公司凭借洋快餐的飞速发展而
铆接技术和工艺在现代机械工业中被广泛使用,其中不乏在承载、传动等重要部件上使用的实例,如汽车车架、传动系统等。机械设备,尤其是重型自卸汽车在恶劣的条件下运转,经常造成铆
北京餐饮业技术力量雄厚,国内外各种风味齐集,是最具接待奥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城市。
高血压脑出血是在高血压病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而著称,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颅内血肿的占位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增加,医学模式转变和对医护质量要求的提高。必须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切实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在2016年学期开学初,笔者所在的教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及反复讨论修改,设计数学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凋查问卷。对中专一年级共567名学生的学习态度抽样凋查中的学习成绩(图1)这一项,在
我院从2001年开始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检测,感受到了较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1年3月-2006年3月本院各科室需要输血治疗和手术输血的患者32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在面颈部瘢痕整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扩张器分Ⅱ期或Ⅲ期,以旋转、推进、轴型或岛状皮瓣方式转移扩张皮瓣,修复32例面颈部瘢痕的患者。结果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