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论文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致病因子感染情况,为对其进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血液筛检方式,对某医院912例血液透析患者进......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污染的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职业因素[1].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
目的:对患者进行HIV1/2-A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CV-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BV(乙型肝炎病毒)、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了解患......
近年来,输血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是血源紧张和血制品价格昂贵,更重要的是输血可以引起血液传播性疾病,给患儿终生带来......
目的:探讨献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对于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血站献血者200名,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
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此而引发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解患者输血前经血液传播性疾病......
目的 探讨患者在输血前、产前及术前的血液传染性疾病检测的意义,分析其在控制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0年4月-2010年9月进行......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病治疗效果和控制病情的发展。采取健康知识的宣传、合理饮食、心理护理、运动指导、生活护理、规......
目的:探讨如何对检验科血液传播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方法:2011年至2013年,对我院的血液透析、输血治疗患者进行全面预防工作,其中血......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9月的17217名患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
目的 对6 129例病人术前血液传播性疾病分析,为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提供依据.方法 对6 129例病人空腹血进行乙肝三系统、抗-HCV......
近年来血液传播性疾病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锫,特别是锐器伤害所引起的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为了了解基层医院护理人......
目的探讨输血前患者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RPR)的检测在医院感染中......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HBsAg,抗-HCV,抗-HCV采用ELISA法,梅毒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
目前,医院感染尤其是经输血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受到卫生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输血治疗......
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引起的院内感染时有报道。这些疾病的感染途径多样,如何区分是输血和医源......
输血后肝炎病毒的感染,其发生率为2.40%~27.30%左右[1],以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多见.由于输血后引起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危......
目的分析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播疾病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2008年03月~2012年02月间该院共有8564名受血者输血前血液进行乙型肝......
近年来血液传播性疾病日益增多,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特别是锐器伤害所引起的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锐器......
口腔正畸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多样,使用频繁,污染严重。口腔科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被污染有血液或体液(含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尖锐物割伤或皮肤(如皮肤擦伤、挫伤、破损、刀伤、皲裂)直接接......
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为献血者无偿献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献血人员流动性大,采血车常停放在周边环境复杂的商业区,且外采条件有限......
目的了解患者中4种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状况,为预防医院感染、制订科学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术前、产前及输血前351......
目的探讨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对613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血液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证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SAR......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我国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液传播性疾病迅猛增加,患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产妇也相应增多,......
限制性输血可以使心脏手术用血量明显下降。因为体外循环具有血液回收的优势,术中能用患者的血治疗患者的病,用患者的血救患者自己的......
鼻内镜手术(FESS)现已广泛应用于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由于FESS手术术野狭小。术中出血将妨碍术者操作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另......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预防输血感染及院内感染,我院按规定要求对每一位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HCV-Ab,HIV-Ab,TP-Ab检测。笔者对我院200......
口腔医疗器械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艾滋病病毒(H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我们于2006-......
输血和有创伤性的治疗及检查均可能成为病毒性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及梅毒(RPR)等的常见传播途径,医院......
目的对手术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以便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有效控制血液传播疾病。方法于输血前或手术前抽取静脉血液标本,检测血液......
口腔诊疗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比较困难,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有关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的知识和态度,探讨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2003年7月,对夏津县人民......
我院从2001年开始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液性传播疾病检测,感受到了较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1年3月-2006年3月......
许多疾病是经血液传播的,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梅毒(RPR)等等,而这些疾病在其诊断、治疗过程中,都要经过血液学检验......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方法:通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等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上报52例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者的......
锐器伤是指医疗活动过程中被锐利器物损伤人体造成皮肤黏膜乃至深层组织损害的过程。医院是乙肝、丙肝、戊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液......
目前,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不容乐观。医院是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场所,基层助产士面对的产妇多数未......
6%羟乙基淀粉可以减少手术中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如凝血因子的损失,减少围手术期输异体库血,从而减少因输血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降低......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的情况,为及时正确地处理职业暴露、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发......
血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且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态性的结缔组织。在人造血液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血液的情况下,临床所需的......
输血是临床救治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窗口期"的存在,致使输血具有风险已成为一种客观......
目的: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相关检测,使患者明确自身疾病存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信息,防止输血后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用LIISA法直接检......
目的:调查某市娱乐服务行业女性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情况,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乙肝、丙肝、梅毒、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