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散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ason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散文既是初中语文阅读的主导文类,也是阅读教学中较为棘手的文类。散文无明确的规范,写法自由等特征,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具体教例为切入口进行深入探索,从明确散文的类别入手,围绕散文“独抒性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出“这一篇”散文独有的价值,由表及里,逐步提高散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散文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路径
  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文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选材广泛、体式自由、无明确规范、抒写个性等特征,决定了散文有别于其他体式规范、有章可循的文类。这就造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以把握散文的文类特征,设计教学时容易游离于表面,分析文本时容易局限于“千人一面”,进而导致无法带领学生真正领悟散文的灵魂,触摸作者独特的性灵,更别提深化学生的散文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了。基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教学,谈谈提高初中散文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一、正本清源,明确散文的类别
  散文是什么,迄今为止,尚无十分明确的界定。在我国古代,除去骈文、韵文,都是散文;到了现代,散文与小说、诗歌、戏剧四分天下;到了当代,散文的范围逐渐缩小,许多文类特征规范明显的文章,逐渐从“散文”中分家。王荣生教授提到了散文三分法,即散文分为纯文学、杂文学和实用性文章。诗歌、小说、戏剧为纯文学;文学性的散文为杂文学;新闻、学术文章等为实用性文章。并建议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文学性的散文”这一定义。
  文学性的散文,具有现代散文的特点,因此,也是一个庞大并且难以驾驭的群体。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大的文类,进一步细分小类,区别对待不同体式的散文,挖掘每篇散文的特点,形成与内容、文类特征相匹配的解读方法。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被迫离开故乡之人,身处故土沦丧,有家不能回的处境而发出的悲鸣之作。从大的文类划分,《土地的誓言》属于散文,属于上文所说的“文学性散文”。结合散文的功能来看,散文具有记叙、抒情、议论三大功能,因此也可相应地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抒情散文以抒情达意为主,議论散文以议论为主。在《土地的誓言》中,作者用倾述式的语言,借助“土地”这一意象,表达对家乡强烈的思念,对侵略者刻骨铭心的痛恨。很明显,这篇文章属于抒情散文。明确了大的文类和小的体式特征,教学中,才能抓住本文的重点——理解作者对家乡、对祖国强烈的爱;体会文章独特的抒情方式。
  二、以“我”为尊,把握散文的精髓
  确定了散文的类别后,就到了开展散文教学的环节。刘锡庆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自我”二字道出了散文抒写作者独特性灵的属性。因此,散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带上一双慧眼,观察“我”眼中所见之“景”,体悟“我”心中所传之情、所达之意、所明之志。
  1.散文中的“景”是“我”眼中的景
  在《土地的誓言》作者眼中,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学生很容易从文章所铺陈的大量关于东北生活气息的景象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作者眼中,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土地。这样的结论是准确的吗?这是作者眼中的土地,还是学生眼中的土地呢?作者经历了九一八事变,饱受国土沦丧之痛,他看见的不只是美丽富饶的土地,听到的不只是“欢喜的声音”,闻到的不只是“禾稻的香气”,而是看到了大地母亲遭受的“污秽和耻辱”,听到了原野上的“呻吟”,闻到了田垄间被“埋葬”的腐朽之气。当这片土地浸润了作者的情思,这就不仅仅是一片地大物博,美丽可爱的土地,更是一片伤痕累累,沉郁悲痛的土地。
  散文是“作者高度个性化的言语对象”,散文中所呈现的“景”,都是经过作者之眼过滤的一切,带着鲜明的作者专属的主观化色彩,是寄托作者本人情感心志的载体。同是写土地,在端木蕻良笔下,土地是满目疮痍,令人心碎的;在秦牧笔下,土地是历史悠久,厚重绵远的;在学生笔下,土地则有可能是浪漫芬芳,安宁祥和的。阅读散文,不能把读者观察到的“景”简单粗暴地等同于作者所写之“景”,不能以读者的感受去代替作者的真实所感,否则就有可能一叶障目,失去了文本的本真。
  2.散文表现的是“我”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思
  “景”是“我”眼中的景,与此相应,情也是“我”心中的情,并且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王荣生教授说:“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所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简而言之,强调的是“我”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思。学生也许会疑惑,明明是写怀念故土这么温情脉脉的题材,为什么会出现“挚痛”“泛滥”“呻吟”“埋葬”等格格不入的字眼?在端木蕻良其他时期的同题材作品中,也是用这样的词汇描写家乡的吗?联系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就能找到破解这些问题的密码。“九一八”事变以后,目睹了在日寇铁蹄下的东北同胞的悲惨遭遇,端木蕻良选择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以一个饱经沧桑的流浪儿的身份为土地呐喊,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唱出田园牧歌式的赞歌,而只能是怀着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地发出誓死保卫大地母亲的誓言。这样的铮铮铁骨,这样的铁汉深情,岂是身处和平年代,未谙世事的初中生所能感同深受的?
  阅读散文,要始终将“我”放在首位。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手写“我”眼见之景,抒“我”胸中之情,品读散文的过程,不是以读者之心去取代作者之心,而是要以“我”独尊,以读者之心,去与作者之心发生碰撞和交流。同时,要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知人论世,才能理解这份情思的独特之处,也才能更顺利地读懂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别具一格的表达。
  三、量“体”裁衣,教出“这一篇”散文独有的价值
  现代散文追求个性,抒情散文重在描写情感变化的过程,《土地的誓言》兼而有之。文章充溢着作者对土地、家乡、祖国浓郁深厚的感情。强烈的抒情性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征。因此,品味文章独特的抒情方式,体会沉郁顿挫的抒情风格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核心教学目标。   1.利用画面的叠加,句式的铺排,传达“泛滥”的深情
  在文学作品中,一些平常的事物总能触发人们的乡情,它可能是家乡的一口老井,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一棵粗壮茂盛的榕树……在《土地的誓言》中,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选取了一系列富有东北特征的意象——碧绿的白桦林,漂亮的白桦树,奔流似的马群……,描绘了一帧帧美好幸福的生活图景。这些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在读者面前一一呈现,读者仿佛也看到了马群在辽阔的关东平野上奔跑,高大的白桦树耸立在无边无际的大小兴安岭,熟透的高粱编织出一块巨大的红布……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大量信手拈来的故乡意象地罗列,不同生活画面地叠加,整齐句式地铺排,是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既让读者看到了故乡的富饶,又让读者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对故乡的深情,最终帮助读者理解情之“泛滥”的缘由。
  2.利用个性化的表达,抒发悲怆的呐喊
  阅读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最大的疑惑应该在对“泛滥”“呻吟”“幽远”“怪诞”“埋葬”等词语的理解上。端木蕻良是一个土地的歌者,他强调文学要有力度,倡导“力的文学”。他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谈到:“土地的沉郁的忧郁性,猛烈地传染了我,使我爱好沉厚和真实……土地使我有一种力量,也使我有一种悲伤”。由此可知,土地赋予了端木蕻良生命,也塑造了他沉实忧郁的性格。这样就不难理解,原本讳莫如深,令人心生寒意,语义颇重的词语,其实正是作者对“力”的阐述,体现了“散文是作者个性化的表达”,是作者散文创作风格的外化,表达的是喷薄的激情,流露的是深沉的忧虑,传递的是沉重的呐喊。
  借铺陈抒发“爱”,借个性化的表达宣告“痛”。分析到这里,学生会发现,整篇文章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章既有柔情似水的眷恋,又有掷地有声的控诉。从一开始的情感的“泛滥”,到舒缓的回忆,再到彻骨的忧伤,最后到豪情满怀的呐喊,情感主线不是一成不变的直线,而是一条变化起伏的曲线。在表达“爱”与“痛”之间,作者发出了对土地的诤诤誓言,完成了对土地的深情告白。教学时,应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感触作者独特的抒情方式和抒情风格,不仅要知道作者感受到的内容,还要理解有这样的感受的原因,更要探寻作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感受,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的价值,发现了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
  总而言之,尽管散文教学教无定法,初中散文教学也面临着些许困境,但我们依然可以摸索出一些方法。散文体式自由,教学中不能无章可循。散文讲究个性,教学中就要找出这篇文章的特质。教学前,需要明确“这一篇”散文的类别,区分出具体的体式特征;教学时,需要抓住散文的精髓,始终围绕散文“独抒性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依体定教,依文定教,教出每一篇散文特有的价值。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市双十中学]
  体验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因素,也是人之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作为“导引者”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明智地引导孩子体验生命,启发他们通过疫情走进生命、理解生命,进而帮助他们有所感悟,获得成长呢?
   导引者要亲身践行生命教育以引导孩子体验生命。首先,疫情下,导引者与孩子拥有“相同”的生活境遇,因此二者才能有“共通”的生命体验,拥有“共感”,为引导孩子体验生命提供扎实的基础。其次,在引导孩子体验生命之前,导引者应先于孩子体驗生命的真善美,领悟生命教育——认识生命、遵循生命规律、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敬畏生命、享受生命、丰富生命……再其次,导引者要善于挖掘疫情中的生命教育价值,通过疫情中的人物和故事,引导孩子体验多姿多彩的生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生命的责任与使命、生命的多样与丰富、生命的独特与差异、生命的克制与调节、生命的坚强与脆弱、生命的勇敢与懦弱、生命的主动与被动、生命的善良与丑恶……最后,导引者以生命教育等理论为支撑点,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地引导孩子关注生命、体验生命的方方面面,助他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为他们生命健康成长奠定坚实而持久的基础。
   导引者要引导孩子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共生。一方面,导引者要引导孩子体验大自然对人类的“教育”,对生命、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导引者要引导孩子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共生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而引导他们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思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珍爱大自然中与人类共生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
   导引者要引导孩子体验生命的关系性存在。随着疫情迅速蔓延,“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病毒与疾病不仅没有扯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反而凝聚人心,凸显人性的光辉。人们亲身体验或目睹的抗疫故事不胜枚举:塞尔维亚总统含泪求助并以最高礼遇接待中国专家组,中国澳门城市大学为滞留澳门的非本地生提供医用口罩;橙衣男孩路遇拾荒者为其戴上口罩,红衣女孩举画两公里送别援鄂医疗队……
   一方面,导引者可以利用这次疫情中的人物故事引导孩子体验生命——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同源共情之感,跨越种族的人性之光。另一方面,导引者可以用敏感的心捕捉、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疫情的感人视频、照片和故事,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场景中,通过丰富、多元、立体的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体验生命,经历生命感动,思考与他人、同胞的情感与关系。导引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邀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警察、社区志愿者等现身说法,为孩子讲述抗疫故事等。
   导引者要引导孩子体验生命的整体性存在。漫长的抗疫宅家生活给予人们较充足的时间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的人生,领悟自己存在的意义。引导者一方面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等;另一方面以体验生命为起点,带领孩子走向更广阔的精神生命世界,进而诱发他们的生命智慧,促进其身心和谐成长。在疫情中体验生命,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饱含希望力量的生命,才是优质的,向上的,有活力、有意义的。
  (吴凯,《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24日8版)
其他文献
《论语》中孔子有句话:“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陶渊明的性格中,就有“狂狷”的特色。只是后来,“狷”胜了“狂”,他退出了官场,选择了田园,但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悲痛和失落。   陶渊明也是有报国安民之志的伟丈夫。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东晋末期和南朝宋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典型特征就是分裂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也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活动之一,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和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评点,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一种读写结合的实践性活动形式,随文即兴,文字可长可短,具有鲜活、灵动的特点,易于在阅读教学中,将具体的语言文字置于特定的阅读情境和文化情境中去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并能将个性的言语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
文本解读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和感知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但目前“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薄弱”,可见,文本解读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并不断进行提升的重要项目。  文本解读的方法是多样的,文本细读是其中一种,它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是文本、作者及阅读者融合、碰撞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关于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学界一般认为,该诗“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們总是充满怀念。〔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这段评论在客观阐述《再别康桥》给不同时期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巨大的审美享受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专题研究纳入了专项任务群;统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多次强调了古诗文教学中的方法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时常把古诗文教学作为攻坚课型。尽管如此,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下面笔者谈谈个人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看法。   一、古诗文教学需突破的瓶颈   1.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文化感不强   若问起屈原,除了“长太息
提到女性文学,势必提到张爱玲,但这个人,自身的人生经历要比她笔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要精彩和真实得多。她的确开辟了女性文学新的视角,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安忆的《长恨歌》同样是写女性主题,同样是大上海背景下,但我却认为其格局要胜张爱玲一筹,其人物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在小说《长恨歌》的开头,王安忆就琐屑地叙述了那些穿着花裙子、背着书包、扎着小辫儿从院子里跑出来的女孩儿们是王琦瑶,在
清代文学批评家袁枚《随园诗话》中有言:“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句无篇者,一首之中,非无可诵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称妙手。”他说的是诗,用之于文,亦可。笔者近日重读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深以为《阿房宫赋》就是一篇由“妙手”写就的“有篇有句”的绝妙好文。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作者杜牧在
高考字音、字形、成语及默写的考查,是语文考试中最基础的题型。该类题型涉及量大,内容繁琐但分值比重少,这使得复习常陷于尴尬的境地。首先是内容庞杂,短时间内很难完全掌握:反复记忆又反复遗忘,常陷入复习效率低下的泥潭,学生不愿花功夫。其次,基础知识复习常常被理解为单纯的死记硬背,教师以下发相关资料了事。且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呆板,也使学生缺少兴趣和动力。所以复习见效甚微,教者头痛,学者无趣。如何让高三
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季莫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中提到,“和生活过程中任何相当完整的片段一样,作为情节基础的冲突包含开端、发展和结局。”在阐释“发展”时,季莫菲耶夫又提出“运动的‘发展’引到最高度的紧张,引到斗争实力的决定性冲突,直到所谓‘顶点’,即运动的最高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式文艺理论教条早已被废弃,季莫菲耶夫的“形象反映生活”“文学的人民性”“文学的党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早已被
摘 要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授课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旺盛的求知欲,因此高中语文课堂积极探索“本原三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學生为教学的主体,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通过解读生本教学示范课《几何概型》,并由此生发思考,冀能探索出有语文味的生本课堂,从“教”走向“学”。  关键词 “本原三学”;语文味;生本教学;《几何概型》  “本原三学”课堂源于生本教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