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具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然而,教学不等于发展,缺乏生命气息的语文教学,不仅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反而能妨碍、阻滞学生的进步,甚至成为摧残、压抑、学生发展的力量。笔者以为,超越语文教学传统的束缚,树立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可以让语文教学洋溢生命的气息。
  一、享受生活的乐趣
  语文教学最大特性是人文性,是书本知识与生活教育的融合。然而,当前的许多语文课成了封闭的教学,脱离了生活,使活生生的语文知识变成了死气沉沉的说教,结果导致课堂教学一潭死水,毫无生趣。语文学习只有同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实践链接起来,发掘童心,寻找童趣,学习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三亚落日》一文,就教学内容而言,这一课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绚丽与壮观,但是这文字描绘的美丽情景能否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美丽的表象,有待于学生进一步地体会,如果执教者能运用多媒体展示三亚落日的情景,用生活的内容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就不难入境与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要完成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书本世界的基础,语文教学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只有把一个个抽象的语言符号,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图像,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二、搭建自由的舞台
  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艺术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带有一定的预设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开放地进行调整,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和超越预设目标的行为,允许生成能够给学生自由思维、想象、创造空间的目标。
  例如,《推敲》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贾岛在创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诗句时对“推”与“敲”的使用而认真思考的事,表现了贾岛认真写作的精神。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深入体会贾岛的精神是教学的重点。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纷纷质疑,认为用“敲”好,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这是背离重点而加以制止,而是饶有兴趣地引导学生辩论起来,结果学生说了十余种道理,更加体会到了汉字使用的技巧与妙处。
  教学中,应允许学生背离预设的目标,形成的多元的学习目标。于学生的发展有利,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三、创设灵动情境
  学生不是书家笔下被动的符号,不是画家手中被动的颜色,不是影视屏幕前无可奈何的观众,不是上课的配角,而是一个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健全的生命个体。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思想、认识、经验、灵感、兴趣走进课堂,并成为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过程要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与兴趣、充满灵性的过程,教师应让他们充分地展示,充分地体验,充分地经历,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学习充满灵性与情趣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与进步。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把学生带到了“飞檐凌空、俯临长江”的黄鹤楼上,让学生欣赏江上景色,问学生:“这样的景色,你不想作首诗吗?”学生七嘴八舌地吟诵起千奇百怪的诗来,教师说:“在很久以前,有人到此送一位故人,写了一首诗,我念给大家听一听。”于是教师饱含激情地吟诵起《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纷纷鼓掌,教师说:“其实,这是一千多年前大诗人李白送老朋友孟浩然的诗,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接着,教师与学生在现场一起读起了《黄鹤楼送别》一文。
  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教师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教师到黄鹤楼上去感受,但我们只要心存超越的理念,结合实际文本的特点,因地制宜,相时而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动态的开放的学习过程,课堂就一定能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追求共进的和谐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识、共享、共进的集体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关系的最基本特征和途徑是交往,而交往的关键是师与生的共同进步。
  一方面,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克服教学中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倾向,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实现生生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进步。
  简言之,语文教学中的共进就是指学生与教师在平等对话中发生心灵的碰撞,互教互学、互动互惠,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得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解放;教师在平等交往中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其他文献
笔者刚从美国芝加哥留学归来,在重踏上海南这片热土时,第一感觉是海南的城市基础设施已今非昔比,但环境卫生、秩序、美化绿化等方面要跟大都市相比,距 The author just retu
[摘要]由于现今学校学习的种种弊端,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社会脱节现象,不少教师和学习信奉“数学就是多做习题”观念,使“解题文化”成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现实中的数感不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体验式学习法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运算;体验式;数学思想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体验式学习”是
期刊
案情:2000年,张女士与丈夫登记结婚,夫妻名下有2套房产。2009年,夫妻出资76万元以7岁儿子的名义购买了一套学区房,并办理了产权证登记。现在两人准备协议离婚,但在儿子名下的
弯腰搬重物易“闪”腰  搬重物一般需要弯腰,但是当人们直着腰搬重物,处于站立状态,由于重力作用,腰椎受到的负荷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直膝弯腰,腰椎受到的外力会上升好几倍,这对于腰椎而言是个巨大的负担,长此以往就很容易损害腰椎,出现“闪腰”,也容易发生意外。除此以外,很多人扛重物时,习惯一股脑儿地把东西甩到肩上,用单肩的力量去扛,这个过程也很容易使腰部拉伤。因此,搬重物最好先单膝跪地,尽可能将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桂林市在2010年元宵节前,就对今年全年的医疗卫生工作作出计划,并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从该市卫生部门本年度的工作计划中可以看到,今年农民和贫困患者在看病
摘 要:面对语文教学改革,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针对初中语文,对以下几点感触颇深:一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面对中考这堵墙,为了提高升学率,讲重点、死记硬背、钻题型、重考试成了语文教学的“法宝”。然而,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日益减弱,“
省政府日前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通知的意见》。这是4月份“国十条”下发后,省政府第二次下发具体贯彻落实意见。这次省政府下决心调整房
期刊
摘 要 中学时期学习《逍遥游》,便一直很歆羡庄子的处世哲学。骆玉明先生的《老庄随谈》一书,对老庄的哲学思想有深刻而独到的阐释。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作者以冷静的智慧和诗性的笔触描摹出老庄的精彩境界和人生,笔谈之间,咳唾成珠,启人心智。尤其是骆先生对庄子及其著作的哲学思考,对世间人事的深沉之思,使我感触颇深。  关键词 《庄子》 高蹈委顺 逍遥 道家  《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不完全出自庄周一人之手,
摘 要 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道德原则,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与安全、保障国家长远利益,有利于保障人权,也有利于完善我国证据制度。但是,2012年二修后的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把草案中提及的亲属拒绝作证权定入法条。简单地抛弃亲亲相隐制度显然已是不合理之举,本文通过对亲亲相隐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阐述其历史渊源,分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