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弟子规》经典思想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实施途径的研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jiajign1323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27-0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我校将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力行《弟子规》活动,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拓宽教育思想的维度,加大德育体验的力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努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教育理论的结合点,进一步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引导少年儿童在承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荡涤心灵,滋润心田,行善积德,促进少年儿童孝亲尊师、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等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弟子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是少年儿童从小了解中华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启迪他们的心智,全面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为学生修身养性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德育效能,促进我校育人质量的提高。
  三、具体措施
  ㈠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保证《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学习、理解《弟子规》,养成自觉用《弟子规》的要求规范自己言行的习惯,将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产生终身影响。建立机制,形成制度,对学习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和向纵深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既是一项基础工程,又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1、抓好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少先队和教务处的成员、教研组的主要成员以及义务服务团队成员组成,各有分工,具体负责研究有关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情况,制订活动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落实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反馈进展情况。其次,建立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骨干队伍,成员由各班班主任和各个班级学习、实践《弟子规》的积极分子组成,负责带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保证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起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2、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师生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注重把师生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之一 。定期召开践行《弟子规》情况汇报交流会,对在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师生个人和班级团体进行表彰。
  3、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推波助澜。
  要顺利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郁的外显氛围很重要。为此,我们首先将从硬件建设入手,对教室走廊上的名人画象、名人名言、书法作品、宣传橱窗等进行更新,凸显《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其次是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向师生发出“学习、实践《弟子规》,构建和谐校园”的倡议,努力营造重孝尊师、知书达理、友爱团结、好学进取的和谐校园氛围。
  ㈡形式多样,培养情趣,切实提高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效果
  为了使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在我校扎实有序地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我校结合实际,创造各种条件,从小处、实处着手,开展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并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等紧密结合,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的生活,促进学习实践活动效果的提高。
  1、诵读《弟子规》,牢记于脑。
  ⑴各班在黑板报或者学习园地中开辟一块“诵读经典”专栏,由教师抄出当日或者近日要诵读的内容,组织学生诵读、背诵。
  ⑵每节课的上下课齐诵“感恩”,使少年儿童在耳濡目染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⑶一至三年级每周至少背诵8句,四至六年级每周至少背诵16句,《弟子规》背诵完之后,其他内容一至三年级每周至少背诵5句,四至六年级每周至少背诵10句。
  ⑷本活动由少先队具体负责,学校将用集会和课间时间抽查活动开展的情况。
  2、誊写《弟子规》,铭刻于心。
  ⑴每个学生用专门的本子用楷字抄录要诵读的内容,每天练字15分钟(也可回家练写),把当天要诵读的《弟子规》内容,写在练字本中。这样既练习书法,又使少年儿童在静心宁气中,陶情修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圣贤的教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⑵围绕诵读力行《弟子规》这个主题,通过写实践感言、心得体会等形式,拾获记录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各种收获。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只有读得精心,学得深入,亲身力行,才能写得精彩。
  3、巧妙结合,注重力行,提高效果。
  ⑴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中糅合《弟子规》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①以《守则》《规范》及《弟子规》的内容为依托,强化养成教育。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宝贵财富,是人格健康的重要体现。各任课教师要高度重视,把好习惯养成教育与“十个好习惯”和《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好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效果。从一年级的写字、听讲习惯等细节抓起,其它年级也要从细处、实处着手,使学生在孝亲尊师、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仪、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方面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和品行的习惯。
  ②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把各学科的教学与学习、实践《弟子规》活动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弟子规》中的经典语句,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③在开展争创文明班及模范中队的评比量化内容中,增加力行《弟子规》考评项目。在开展“争评”活动中,以文明礼仪、孝亲尊师、校园秩序、集会纪律、卫生意识为抓手,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力促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④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和道德修养。指导学生充分感悟“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些古训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真正“从小事做起,从我心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⑵在加强纪律法制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弟子规》内容,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①结合《弟子规》内容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纠正他们自身不良的行为,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针对学生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及时开展教育,“德有伤,贻亲羞”,帮助他们分析根源,认识危害,不断提高辨明是非的能力,在心中牢固筑起违法犯罪的心理防线。让小学生懂得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是做人最基本的本分,从而使小学生把强化法律意识、努力遵纪守法变成自己的内心要求与自觉行动,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②根据实际定期请司法机关的人员围绕《弟子规》的内容为全体师生作专题教育报告,学习法制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⑶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结合《弟子规》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①在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过程中,渗透《弟子规》中有关做人根本的内容,教育学生起心动念要以善为本,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
  ②为学生敞开多元的心理沟通与辅导渠道,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增强自信,学会孝亲,学会行善,学会关心,学会合作,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⑷在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渗透《弟子规》的内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①通过“主题阅读”的形式组织班级阅读活动,如“德育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名人故事”等主题,引导学生以这个主题选择自己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相机结合《弟子规》的内容,组织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写读书笔记等方式,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沐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净化心灵,提升品质。
  ②在开展“中队黑板报评比”活动中,增设《弟子规》教育实践板块。由学生自己组稿,自己版面设计、书写,每月评比一次。让班级黑板报成为《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③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主题班队会是教育引导学生和展示学生活动成果的阵地,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平台。要求各班队结合班级和学生学习力行《弟子规》的现状,制定活动方案,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召开班队主题会展示活动。
  ⑸在开展各种各样的体验活动中,落实《弟子规》的内容。每逢节假日,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由家长指导学生当好家庭的小主人,做好家庭成员应尽的本分工作,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清理卫生、整理家什,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从小培养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
  ⑹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建设教育网络,推进《弟子规》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①充分利用周一晨会、学校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专题讲座等载体,促进学习《弟子规》效果的提高。
  ②密切家校联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鼓励和指导好学生学习、力行《弟子规》。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学习《弟子规》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弟子规》中的所要求的内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来,切实提高学习实践《弟子规》的效果。
  ㈢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与学生同享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幸福,共品经典茗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历经了5000年考验而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唯有不断规范自己,提升自己,并从优秀文化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满足现在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巨人,利用教育实践《弟子规》活动这股东风,老师们要与学生一起同享学习实践《弟子规》的幸福,共品经典茗香,可谓一举两得,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它是以追求真、善、美等高尚的价值理想为中心的。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使他们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为学生将来成熟后以更成熟的心态以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思想品德 人文精神 教学  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也是社会衡量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该采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
菊花在我国种植广泛,使用历史悠久,是药食兼优的代表性植物,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菊花.菊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提取并开发利用其中重要的功效成分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资料的分析整理的基础上,针对农场机关党建工作的特点,从党建意识、党建班子、党建干部、党建思路四个方面提出了四种机制性制度,以期在农场机关党建工作中
目的:研究 Bmi-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02例宫颈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其中:10例正常宫颈组织,11例CIN I
“咚咚咚咚、叮当叮、……”上课的乐声响起,我踩着音乐快步走进教室,刚才还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叫着闹着的孩子们立即安静下来,“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师生互相行礼后,同学们精神饱满的等待我开口说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实话告诉我,你们之间有矛盾吗?”  “有”,同学们很坦率地回答。“都有过什么矛盾呢?”,这时候,教室里开始嘁嘁嚓嚓议论起来,“这样
期刊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一种普及率最高,受众最广泛,传播最迅捷的电子媒介,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节目的制作上,就是受众的普遍性和平民意识。因此可以说无论哪一种电视节目体裁都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和工具,不仅存在于语言文学之中,更多地依附于其他应用型专业,从而构成了复合型知识构架,这是高校外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高校外语专业的生存发展正
“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节目主持人优秀奖”获得者赵丹军在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原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但在2004年,她却一举跻身中国电视金鹰奖十名优秀主持人行列。她的
摘要:由于政治课的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枯燥,故而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老师要懂得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提问等课堂教学技巧。在政治课上,提问是一件难事,老师如何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如何将提问的内容融入所教知识中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出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字:初中政治 课堂提问 提问作用 提问技巧  初中政治是学生接触政治课的开始,初中政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但传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效果,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就必须对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