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进食不同类型食物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相应最佳时间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患者进食面条、点心、普食这三种不同类型食物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相应最佳时间。 方法 将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面条组、点心组、普食组,每组在结肠镜检查前进食相对应的食物,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小组,3个小组进食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时间段不相同,对比每组中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进食后的不良反应这4个观察指标。 结果 面条组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清洁范围的两两比较,面B组明显优于面C组,面B组与面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面B组及面A组(进食面条后0.5~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点心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清洁范围比较,点E组明显优于点F组,点E组与点D组比较统计学意义,即点E组与点D组(进食点心后0.5~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普食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清洁范围的两两比较,普G组优于普H组,普H组优于普I组,即普G组(进食普食后1~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每组中3个小组对检查的耐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研究对象仅有5例发生恶心,无1例发生呕吐。结论 对于进食面条或点心的患者,进食后0.5~2h是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最佳时间;对于进食普食的患者,进食后1~2h是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最佳时间。
  [关键词]食物;结肠镜;检查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167-03
  结肠镜检查当天常规要求患者禁食直至检查结束,以确保结肠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长时间禁食导致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处于饥饿及虚弱的状态,更有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影响了检查的顺利进行。近年来,不少文献报道均肯定了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前进食的作用[1-7],但不同类型的食物消化吸收的时间存在差异,如患者进食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时间掌握不当,则有可能导致食物残渣进入结肠而影响了检查时肠道的清洁。曾有文献报道,人在空腹进钡餐后,钡剂于4h达盲肠,有患者进食面条后于4~5h回盲部见到粪便,所以,应在进食后4h内行结肠镜检查[3、7],但上述文献并非经临床对比研究所得的结论。目前,国内对患者进食的食物类型及进食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相应时间的对比研究尚未见有报道。为此,我们开展本研究,对患者进食面条、点心、普食这三种不同类型食物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相应最佳时间进行临床对比研究,以求证科学的正确的结论,满足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进食需求及进食后不影响检查时肠道清洁的需要,并为临床医护人员指导结肠镜检查患者进食及在患者进食后掌握适当时间进行结肠镜检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内镜室预约行结肠镜检查的成年患者,排除消化道出血等疾病需禁食者、未严格遵医嘱清洁肠道者。研究对象总数为900例,其中男422例,女478例,年龄18~78岁,平均(37.70±19.29)岁。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入选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面条组、点心组、普食组,每组为30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小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的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各组肠道清洁方法及进食方法
  1.2.2.1 面条组 患者均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有渣食物,检查当天早上7:00进食稀饭1碗,9:00口服莫沙必利10mg,半小时后口服20%甘露醇250mL及饮水850mL,30min内饮完。待肠道内的积粪排清后可进食面条作午餐,包括:捞面一平碗(量约100g)及开水约100mL。
  1.2.2.2 点心组 患者均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后禁食有渣食物,检查当天早上5:00口服莫沙必利10mg,半小时后口服20%甘露醇250mL及饮水850mL,30min内饮完。待肠道内的积粪排清后可进食软食作早餐,包括:蛋糕或面包(量约100g)及开水约100mL。
  1.2.2.3 普食组 肠道清洁方法与面条组相同。待肠道内的积粪排清后中午进食普食作午餐,包括:1平碗饭、1平碗肉菜及及开水半碗(用统一规格的一次性碗)。
  1.2.3 各组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时间安排
  1.2.3.1 面条组 A组:进面条后0.5~1h检查;B组:进面条后1h以上~2h检查;C组:进面条后2h以上~3h检查。
  1.2.3.2 点心组 D组:进点心后0.5~1h检查;E组:进点心后1h以上~2h检查;F组:进点心后2h以上~3h检查。
  1.2.3.3 普食组 G组:进普食后1~2h检查;H组:进普食后2~3h检查;I组:进普食后3~4h检查。
  1.3 检查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使用日本FUJINON-CE590型,由有5年以上结肠镜操作经验的内镜医师进行结肠镜检查。
  1.4 评定标准及评定方法
  采用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进食后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这4个观察指标评定每个研究对象接受结肠镜检查时的肠道清洁情况、进食效果及不良反应。
  1.4.1 肠道清洁程度
  1.4.1.1 评定标准 分为4级[8]。优:全结肠清洁,视野清晰,解剖结构清楚,仅有少量清水;良:全结肠较清洁,仅在一段结肠内有少量粪水,但不影响观察;一般:肠道各段内有间断中量粪水,通过吸引,变换体位仍可顺利观察结肠各段,不影响结果;差:肠道不清洁,有大量较污浊粪水或稀便,不能顺利进镜观察。
  1.4.1.2 评定方法 由有5年以上结肠镜工作经验的内镜医师及内镜护士通过结肠镜检查时镜下所见对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共同进行评定。
  1.5 肠道清洁范围   1.5.1 评定标准 分为4度[9]。0度:直肠和乙状结肠有粪渣;Ⅰ度即乙状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Ⅱ度:降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Ⅲ度即横结肠以下肠道无粪渣;Ⅳ度:全结肠无粪渣。
  1.5.2 评定方法 由有5年以上结肠镜工作经验的内镜医师及内镜护士通过结肠镜检查时镜下所见对患者的肠道清洁范围共同进行评定。
  1.5.3 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及进食后不良反应的评定标准
  1.5.3.1 评定标准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权威专家指导下设计调查问卷:1.患者对该检查耐受性的评价:分为4级:(1)容易耐受:自觉无特殊不适或稍感便意,检查顺利完成;(2)可耐受:自觉有轻度不适(轻度头晕、心慌和/或腹痛、腹胀等),能忍受,检查能顺利完成;(3)较难耐受:自觉明显不适(明显头晕、心慌和/或腹痛、腹胀等),能勉强忍受,检查能勉强完成;(4)不能耐受:自觉非常不适(严重头晕、心慌和/或剧烈腹痛、腹胀等),不能忍受,检查不能完成。2.患者在该检查过程中进食后不良反应的评价:分为3级:Ⅰ级:无恶心、无呕吐;Ⅱ级:有恶心,无呕吐;Ⅲ级: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正式调查前,先进行信度测定,并请5位消化内镜专家进行效度测定。患者对该检查耐受性的评价量表,测得内容效度为0.80,重测信度为0.86;患者在该检查过程中进食后不良反应的评价量表,测得内容效度为0.84,重测信度为0.89。
  1.5.3.2 评定方法 检查结束后由内镜护士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作详细说明,由患者本人对该检查的耐受性及检查过程中进食后不良反应进行自我评价。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进食后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肠道清洁范围、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这3个指标的小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面条组、普食组、点心组的肠道清洁程度的小组间比较(表1)
  2.2 面条组、普食组、点心组的肠道清洁范围的小组间比较(表2)
  2.3 面条组、普食组、点心组的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的小组间比较(表3)
  2.4 面条组、普食组、点心组进食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表4)
  3 讨论
  从表1~4可见:面条组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
  及清洁范围的两两比较,面B组明显优于面C组,面B组与面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即面B组及面A组(进食面条后0.5~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点心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清洁范围比较,点E组明显优于点F组,点E组与点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即点E组与点D组(进食点心后0.5~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普食组3个小组的肠道清洁程度及清洁范围的两两比较,普G组优于普H组,普H组优于普I组,即普G组(进食普食后1~2h接受结肠镜检查)为最佳。这说明:对于进食面条或点心的患者,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基本相同,进食面条或点心后0.5~2h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最佳;对于进食普食的患者,进食普食后1~2h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最佳。而且面条组、点心组及普食组患者对结肠镜检查都能耐受,对检查的耐受性的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各个小组发生恶心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均极少,全部研究对象仅有5例发生恶心(见表4),无一例发生呕吐,可见,患者进食后在恰当的时间接受结肠镜检查,不仅能避免进食影响到检查时肠道的清洁,而且能提高患者对该检查的耐受性及不会发生呕吐等风险。因此,本研究所得结论为:进食面条或点心后0.5~2h,进食普食后1~2h,是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最佳时间。
  [参考文献]
  [1] 周小艳.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进食时间的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2:147-148.
  [2] 于士霞.饮食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5):51.
  [3] 韩顺玲,葛继萍,李静.肠镜检查前进食对肠道清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2):348.
  [4] 徐兴波,范传玲.进食与禁食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影响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7):544.
  [5] 刘玉杰,李智,卫金歧,等.饮食对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影响[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5):277.
  [6] 袁昊晖,聂胜利.进食对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肠道清洁度影响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5.
  [7] 李秀文,郭新节.饮食对纤维结肠镜检查前肠管准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39.
  [8] 季代才,冯福才,郭敬宾.大肠镜检查前口服西沙比利可清洁肠道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1):56.
  [9] 马桂芳,李仙丽.电子结肠镜检查前种肠道准备的比较[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4):49-50.
  (收稿日期:2013-05-0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通过系统观察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和(或)联合化疗在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反应,进行多发性骨髓瘤肾病(MMN)治疗前后相关临床及免疫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结合相应的实验室临床指标监测,寻求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治疗方法。 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化疗组(B组)20例与连续性血液滤过透析后进行联合化疗组(A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
期刊
[摘要] 目的 调查福建福州地区汉族群体遗传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参数,同时评估AmpFlmSTR IdentifilerTM体系应用于该地区汉族人群进行法医学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的价值。 方法 应用AmpFlmSTR IdentifilerTM体系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350名福建福州地区汉族无关个体15个STR 基因座的多态性,统计计算群体遗传学参数。 结果 15 个STR 基因座的基因型分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中药直肠滴入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效与疗效关系。方法 采用结肠透析机进行清洁灌肠及结肠透析,清除结肠及直肠中的大便,再给予中药直肠滴入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比较中药直肠滴入及保留灌肠药液保留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中药直肠滴入保留时间比保留灌肠的保留时间长,中药直肠滴入组疗效优于中药保留灌肠组。结论 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期刊
[摘要] 目的 建立开窍醒脑滴鼻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栀子苷、姜黄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冰片、麝香酮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桅子苷在30~150?g/mL范围内、姜黄素在4~40?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7)。麝香酮在0.005~0.25?g/mL范围内、右旋龙脑在0.05~2.56?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6)。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内脱髓鞘假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学特征。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8月~ 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内脱髓鞘假瘤患者共8例,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证明为脑内脱髓鞘假瘤,术前均接受MRI检查,对比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与MRI影像学特征。 结果 8例患者在发病前并未存在任何前驱感染与诱因,其中5例患者为单发病灶,3例患者为多发病灶。病变部位MRI T2WI表现为稍低信号,而T1WI表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低温游泳、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分别比较人参、党参、黄芪及枸杞子等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对小鼠抗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人参水煎液组、党参水煎液组、黄芪水煎液组、枸杞子水煎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按照0.4mL/10g灌胃1h后,进行低温游泳及耐缺氧实验。结果 人参、党参、黄芪及枸杞子等常见补虚药水煎液均能显著增强小鼠抗应激反应的能力;人参提高小鼠抗应激反应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和评估右美托咪啶(DEX)和丙泊酚用于ICU内进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患者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61例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合丙泊酚组(P组)。所有患者入室后行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心电图、上臂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检查,按镇静方法完全随机分为两组:D组33例,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5μg/kg,以0.2μg/(kg·h)静脉恒速输
期刊
[摘要] 选修课《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为从分子层面阐明药物分子在生物体内产生作用的原理,揭示药物分子与其靶点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的一门课程。它是医科大学原有必修课程的补充和纽带。本研究基于数年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意义、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物作用的分子基础;选修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斑蝥酸钠注射液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转移或复发性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 将经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转移或复发性晚期胃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斑蝥酸钠注射液联合DCF方案组24例及单纯DCF方案组24例。每例患者每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联合组可评价疗效24例: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9例,有效
期刊
[摘要] 目的 为减少颌面部创面瘢痕形成,探讨颌面部污染创面的感染预防方法。 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医学美容门诊就诊的80例颌面部污染创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四步法污染创面感染预防方法(污染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处理、污染创面处理、头孢拉定的使用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使用二步法污染创面感染预防方法(污染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处理、污染创面处理),观察2组感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