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侗族人食酸辣饮食习俗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是中国的水稻民族,侗族村寨大都依水而建,水是侗族人的灵魂。她主要分布于黔、桂、湘三省毗邻地区的南方少数民族,其中以贵州省人口最多,总人口约296.6万。侗族,古称“骆越”、“僚”、“侗蛮”。侗族同胞,主要从事山坝农业,兼营林业和渔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凡是能吃的,侗民无不取食。据估计其常见食物不少于五百种,鱼鲜包括鲤鱼、草鱼、鳝鱼、鲫鱼、泥鳅、小虾、螃蟹、螺蛳、蚌之类,可制成火烤稻花鲤、草鱼羹、鲜炒鲫鱼、吮棱螺、酸小虾、酸螃蟹等风味名肴,充分显示出其聪明才智和生存的适应能力。侗族特色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 据《芷江县志·卷二六 生活习俗〈嗜好〉》载:“乡民一日三餐离不开辣椒炒菜调味。侗族人加工制作的辣椒品种有鲜辣子、干辣子、酸辣子、腌辣子、糟辣子、辣子粉、火爆辣子等”。由此可见,辣椒亦成为侗族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的饮食习惯,也包括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无不反映出侗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点。

菜不离酸


  侗族日常喜食酸品,侗家有句俗语,“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倒蹿”。在侗族食品中,酸食冠于菜肴之首,每天用菜肴50%都是酸味。几乎每家每户都置有五、六个酸坛或酸桶。侗族的酸食种类也多:有荤酸、素酸、煮酸、腌酸之别。腌酸品,一年四季皆可,有什么荤素品,就腌制什么。尤其是腌鱼,久负盛名,具有酸、辣、甜的特点,肉鲜味美,十分开胃。不仅平日食酸,而且待客送礼、红白喜事、敬神祭祖,皆不离酸。
  糯米还是侗族的珍贵礼品。每逢喜事,亲朋往往送一二升糯米作为贺礼。稀客来,蒸糯米饭款待,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走时,送包糯米饭,是最好的礼物。
  在侗乡,糯米饭还被喻为爱情的象征,因为“糯饭能捏成团”是人们的口头禅。糯米饭也是青年男女社交的媒介。每当“坡节”(山坡上约会的节日)时,侗族姑娘必备香喷喷的糯米饭和腌鱼赠给情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青年男女都要上坡吃黑糯米饭(即侗乡的黑饭节)。
  酸鱼、酸肉的制法:把备腌的鱼、肉洗净,去内脏,用盐拌匀,腌泡三五天,取出让风吹干水气,或烤干,然后拌上甜酒、糯饭,再逐块放入坛、桶内,上面再盖一层酒糟或糯饭,或加放一些辣椒、生姜等佐料,最后压实密封。一般过三五个月,就可取出来吃了,有些腌品可以存放数十年,时间越长味道越佳。逢上贵客光临,取出陈年腌品,醇香可口,味道独特,是待客的上等菜肴。

嗜辣


  走进侗乡,侗族人会告诉你,在他们的家乡到处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家里的横梁上挂着一串串鲜艳辛辣的红辣椒,这就是侗族人喜欢吃辣椒的象征。
  每当来到侗乡作客时,那侗族汉子就向人推荐治疗感冒的土办法,如果感冒了就狠狠地吃上一大碗辣椒,越辣越好,直辣得出了一身大汗后,感冒也就很快好了。过去侗族人大多生活在山区,山高林密,寒冷异常,稍不慎就会伤风感冒,甚至引发出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而辣椒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可以使人兴奋、发热、散寒祛湿、却风发汗之功效,有效地抵抗这些疾病。再者,从营养成分来看,辣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脂肪油、红色素、挥发油等多种营养及钙、磷、铁矿物质。食后可助消化,增进食欲,加快血液循环,振奋精神,故辣椒从古至今就为侗族人所喜爱。
  侗族人栽种的辣椒主要有菜椒、广椒、尖椒、朝天椒、“七姊妹”等品种。除菜椒、广椒外,其余都具有浓烈的辣味。
  与侗族人交往的时间长了,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发觉,侗族人每天最喜欢表演的绝活就是吃辣椒。侗族人离不开辣椒,他们对这种吃起来特提劲的东西迷恋得不得了,在侗族人眼里不吃辣椒的肯定不会是侗族人。如果哪天生活中没有辣椒,那这天对侗族人来说就形同一杯无滋无味的白开水,他们的心头空荡荡的,仿佛缺少了什么似的。侗族人吃辣椒能吃出瘾来,他们可以大口开怀地吃辣椒面、干辣椒丝、油炸干辣椒节子,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
  侗族人制作辣椒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腌辣子。将青色的鲜辣椒(重阳节后紫色的最好)洗净,装入瓷罐,在罐内的颈部垫上梧桐叶、干稻草之类的东西将辣椒盖实(以免辣椒掉下来),然后倒置罐子于盛水的坛盖或碗钵里,大约过一个月左右,取出切成片丝等,炒熟后食用或作为佐料。这种辣椒味酸且香,辣味减弱,食后可助消化。用这种辣椒炒动物肝脏味道独特鲜美。
  2. 蜂辣子。秋后,辣椒已至晚期,其树将凋谢,但它上面仍有不少不成熟的小辣椒,即嫩又鲜。为了不浪费又不误其他蔬菜下种,侗族人拔掉秋后的辣椒树时,把枝上的所有辣椒摘下来,越小越妙,放进开水锅里煮3~5 min,再把它晒干。吃时,用植物油炸一下,取出,这时的辣椒又白又蓬松,状如蜜蜂,故名蜂辣子。它香脆可口,又十分稀缺,一般用来招待客人。
  3. 刷把辣子。将大鲜红辣子,把无柄的一头两对面剪破,去籽粘入糯米粉,放入坛子里腌上20天左右,吃时用油盐煎炒。此时,状如有柄的刷子得名。这种辣椒酸甜兼备。
  4. 糟辣子。将鲜红的辣椒洗净,切碎,再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拌匀,然后装进口边沿能盛水,有盖子的特制坛子。在坛子口缘倒进适量的生水,口子可用塑料薄膜或大张的梧桐叶封口,避免透气,加盖,大约3星期左右即可食用,而不需再进行加工。为了久放不坏,还可加入少许上等米酒,里面还可存放刮干净的生姜或干萝卜条,只要糟辣子不坏,生姜、萝卜条始终是又香又辣又新鲜,清香可口,用来待客,边喝茶边吃姜、萝卜条,别有一番侗乡情调。糟辣子适用场合最多,尤其用来炒鱼是一道有名的菜。
  5. 酱辣椒。把鲜红的辣椒装入蒸笼蒸熟,然后切细,再加入一定酱油拌匀食用。食用极为方便,味道独特可口。不过这种辣椒早已不是侗族人的专利了。
  6. 泡辣椒(又名酸辣子)。用新鮮的大红辣子,放入装有酸水(用米酒、米汤等特制而成的水剂)的坛子里浸泡1个月左右便能食用。吃时从坛中夹取,放些盐、味精便可。这种辣椒味酸又不太辣,食时方便,也可作一道主菜。
其他文献
主要研究了ZrO2细粉、MgO细粉加入量对刚玉一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用静态坩埚法研究了加入不同添加剂的刚玉一尖晶石浇注料抗渣侵蚀行为。结果表明:加入适量氧化锆细粉有补
介绍了马钢公司二炼钢厂连铸坯红送至二轧钢厂热装的工艺方案.采用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设想和建议.
提出了带钢热轧的温度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学模型进行在线自适应和神经网络学习修正,使计算温度更接近于实测值.
介绍了连续退火工艺中的冷却技术,编制了连续退火工艺冷却设计及温度控制的计算程序.
公共食堂是中国大躍进时期的产物。1958年大跃进期间,出现过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鲜事,农村“食堂化”即为其中之一。  公共食堂来自群众的创造。“大跃进”之前,个别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出现过类似于公共食堂的临时性集体用餐制度。1952年河北徐水县小赤鲁村就曾定出制度:村民集体吃饭,“亲友往来吃饭由个人负担,另行起伙”。河南鲁山县张庆福合作社也有“病号吃中灶,客人吃小灶”的规定。江苏省常熟县白茆乡历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健身餐、瘦身餐、美容餐等逐渐攻陷朋友圈和各大社交网络,围绕健康营养饮食的话题也一次次引起广泛讨论。但怎么吃才是最营养健康的?有没有科学合理的“套路”可以实现个人饮食营养最大化?怎么在通往健康营养的道路上正确“排坑”?  在最新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年度最佳饮食排行榜中,DASH(得舒)饮食和地中海饮食被并列评为最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和最佳的健康饮食方法,其中DASH饮食已经连续
核心提示:烹调用盐讲究很多,是炒菜前加盐好,还是炒菜同时加盐好,乃至炒菜出锅前加盐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炒菜时如何用盐才能保证美味又健康。  都说菜起锅时加盐最好,这个是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呢?其实,烹调用盐讲究很多,我们在此应该具体分析一下。炒肉菜,快熟了才放盐。加入顺序:糖、酒、醋、盐、酱油。  炒肉菜,醋一定要在糖和酒之后加,否则糖不易溶解,酒的香味也很難挥发出来。而盐要在肉八成熟
八百里秦川是面的世界,馍的舞台,肉夹馍千百年一直占据着中国西北名吃的前排位置,身到陕西不尝一尝“中国的汉堡”,实为一憾!    陕西的肉夹馍是一种再传统不过的地方名吃,其全称是“腊汁肉夹馍”。我初到陕西,乍一听到“肉夹馍”这个名字,心中顿生困惑:肉怎能夹住馍呢?一打听方知,其名最初是“肉夹于馍中”,后人叫来叫去,给省略成了“肉夹馍”。肉夹馍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这两种美食均是陕西的
生活中,我们大量的生活必需品都在超市采购,特别是食品。这种看似简单的购物行为,其实关乎我们的日常饮食健康,也是一门学问呢!要知道,买多了买少了买错了,弃之可惜,食之也可能就是在损害身体。下面就来看看营养专家们是怎么逛超市的!  营养家不外传的逛超市法宝  超市,是主妇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宝地”,也是她们关爱家人的考场。怎样在超市里买到最健康美味的食品,同时又避免“坏分子”混入你的购物车呢?下面就由
钢铁企业是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类型之一,其中烧结工序是主要的污染源。综述了钢铁企业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主要控制技术,结合钢铁企业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