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侧侧缝合修复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一步探讨神经缝合修复方式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将SD鼠分为两组。端-侧缝合组:将腓神经远侧断端与去外膜胫神经(开窗)行端侧缝合,开窗大小相当于腓神经的直径。侧-侧缝合组:将腓神经远侧断段侧壁去除外膜,同样胫神经侧壁去外膜,两者去除外膜的面积相当于腓神经直径的3倍。将去外膜的两神经干进行侧-侧缝合。通过足印分析法,组织学方法,电生理,神经纤维密度等测量。比较两种修复法神经再生质量。 结果 术后16周时端-侧组和侧-侧组腓神经功能指数分别为(-39.92±11.67)和(-64.49±31.31)(P=0.033),有显著差异。电生理术后16周侧-侧组腓神经潜伏期(Lat)(1.17±0.26)、波幅(Amp)(24.9±3.59)优于端-侧组Lat(1.42±0.06)、Amp(16.5±7.04)。组织学检查显示侧-侧组神经纤维密度(4330±672)较端-侧组(3186±199)高。 结论 鼠类腓-胫神经侧-侧缝合对神经再生有益。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含神经肽Y(NPY)、P物质(SP)神经在扬子鳄泄殖腔壁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及免疫荧光法.结果:扬子鳄泄殖腔壁内SP免疫反应(SP-IR)阳性神经纤维多见于肌
目的探讨抗CD4mAb增强抗CD3mAb刺激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杀瘤活性的作用。方法将肿瘤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采用4种不同的方案培养:(1)单独加2×104U/LrIL-2(IL-2组);(2)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8例糖尿病(DM)患者血、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DM患者血、尿TNF-α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尿TNF-α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提示TNF-α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的影响,探讨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长的可能机理.方法:取正常、服米非司酮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在
目的 研究无水酒精-碘化油乳剂的最佳配比及其在门静脉栓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健康的Sprague-Dawley(SD)大鼠90只,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化分成9组,每组10只,剖腹细针穿刺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81年 1月~ 1995年 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 6 6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 2 %的病例合并有胆囊
目的给出一种新的方法,计算俄歇电子发射核素在细胞中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时细胞和细胞核的平均吸收剂量以及吸收剂量在细胞内的分布。方法俄歇电子单位路径的能量损失用多项
目的 改进乳腺癌术后锁骨腋窝照射野的技术 ,减少肺部放射性损伤的发生。方法 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 5 0例患者锁骨腋窝野下界进行改进 ,并与常规野放射治疗的 111例患者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hBMP4),为深入研究其结构、诱骨机理及临床应用将起积极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hBMP4成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