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文本内容蕴含着科学的思想理论,如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两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论断、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共产主义的实现。这些科学的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石,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南,在当代彰显出巨大的真理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理想信念;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46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距今已经发表近两百年,但它依旧活跃于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应用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之中。这与它所具有的科学真理和独特价值息息相关。《宣言》立足于唯物史观,分别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使命、“两个不可避免”、消灭私有制的原理及科学共产主义等科学理论。《宣言》中的科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实践导向,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宣言》都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 《宣言》诞生的历史背景
  《宣言》是在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正义者同盟”中开展运动实践中产生的,是随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各国陆续开始了生产力的变革,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随处可见的工厂、高速运转的机器、越来越多的资本家以及忙碌的工人,这一切看似繁荣的背后却蕴藏无限着危机。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陆续在欧洲爆发。一系列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经过实践探索,马克思对工业革命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大规模无产者的出现,表明法国大革命后的现代社会存在内在的无法克服的矛盾,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内部矛盾,他们为工人发声,维护工人的利益,《宣言》就是出于马恩发现资本主义矛盾下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捍卫工人的利益,争取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获得真正幸福而写的宣传手册。
  1833年,巴黎的德国流亡者成立“人民同盟”,后改为“流亡者同盟”。1836年,同盟中比较激进的成员独立出来并且成立了“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参与巴黎的起义运动。不幸起义失败,同盟组织也遭到破坏。后来同盟的领导者尽力恢复组织,同时又在多国重建支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社会主义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在与同盟成员的交流中,战胜了对同盟影响较大的几种思潮,如“平均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他们的正确思想得到了同盟的拥护。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后来,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并更名为《共产主义原理》。在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代表委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的基础上制订一个更为详细的党纲。经过近两个月地艰苦创作,《共产党宣言》诞生于世。
  2 《宣言》的主要理论思想
  《宣言》由七篇序言、一篇引言和四章正文内容组成。七篇序言主要解释了《宣言》是如何与发展变动的社会相联系的,引言介绍的写作的背景及目的,四章具体内容则揭示了影响广泛的科学真理。
  第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恩在《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出来的,它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建立了统一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同时,打破了旧的封建制度,创造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然而,资本主义每向前发展一步,又孕育着新的矛盾,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即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阐明了“两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论断。《宣言》中明确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原因它是经济危机反复发生的根源。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不可调和且愈演愈烈,必然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资本主义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锻造了资产阶级本身,同时催生出了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是由广大工人组成的队伍,是为广大的群体谋利益的阶级,能够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也是必然的。
  第三,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马恩在《宣言》中说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但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他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资产阶级的地位及政权渐渐稳固。同时,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从某一个工厂的工人到某一个地方的工人再到各地联合的工人的集合体,工人组织不断扩大,为自己的正当利益而斗争。然而,资产阶级只会变本加厉地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付出的劳动最多,而所获得的往往连自己的最低生活消费都无法保障,在一次次斗争中,无产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新型政党。
  第四,指出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领导者。马恩在《宣言》中指出: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才能有独立且统一的阶级行动,才能实现推翻资产阶级解放自身的历史使命。马恩在《宣言》中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与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能团结与领导其他劳动群众一起为推翻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而斗争。《宣言》还规定了共产党的奋斗纲领,指出要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緊紧依靠共产党的科学领导。
  第五,阐明了共产主义的实现。《宣言》指出能够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的只有共产党,这是无产阶级斗争运动中是最坚定的,是积极推动斗争运动不断前进的革命力量,还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会经历不同的阶段,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能够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3 《宣言》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中国,《宣言》是鼓舞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担负历史使命的精神源泉,是指导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指南。
  3.1 《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宣言》将“共产主义”这一伟大思想公布于世,使共产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奋斗的远大理想目标。在《宣言》中,马恩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详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揭露出实质,为人们认识共产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宣言》中指出共产党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宣言》中思想,树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从国际环境看,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向国际社会散布“中国威胁论”等危害中国的不实言论,并加强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企图破坏和瓦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国内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思潮开始涌现如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这些不良思潮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去拉拢和影响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蛊惑人心,企图以这种方式来消解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淡化共产主义理想,从而动摇党的领导。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宣言》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角度,向世界阐述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真理,这些真理永不过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石。
  3.2 《宣言》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南
  《宣言》中贯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策略、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宣言》中蕴藏着的科学真理,在当代中国仍旧熠熠生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代中国人的梦想,当代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距离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越来越近,《宣言》作为共产党人的行动纲领,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实践指南。
  实现梦想要遵循客观规律,如果偏离了客观规律,梦想也只能成为空想。《宣言》中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历史的向前发展离不开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夯实经济基础,健全经济体系,打牢经济基础。另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利益,调动全民生产积极性,投入伟大的梦想实现之中。
  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领导者。《宣言》中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及共产党人开展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中国共产党在救国、兴国、强国的不懈追求中,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复兴凝聚共识,奋力向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历史证明,在任何时候,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宣言》中的科学思想照亮了阶级压迫国家救亡图存、寻求民族复兴的征程,也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言》中所阐发的科学理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21世纪的中国继续指导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宣言》科学内涵的指引下,不斷地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许玉杰.解读《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史少博.《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观及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8,(05):5-13.
  [4]张乾元,张瑊.《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自信及其现实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74-78.
  [5]燕连福.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重温《共产党宣言》[J].红旗文稿,2020,(02):43-47.
  [6]韩晓芳,丁威.《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8):33-35.
  作者简介:姚桂林(1994-),女,汉族,陕西安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融资约束、产权性质两个方面,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并与委托代理等理论相结合,讨论其是否会对企业的创新投入产生影响。研究后发现当股权质押行为被控股股东频繁使用时,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金额也会大幅减少;而因为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研究发现对比非国有控股企业,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的负面影响,国有控股企业相对较弱。  关键词:股权质押;创新投入;融资约束;产权性质  中图分类号:F23
摘 要:本文从国内外较早的文献开始到最近的新发现,梳理了关于股价崩盘风险决定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关于股价崩盘风险的四类影响因素,分别为财务报告和公司披露、管理层激励和管理层特征、公司治理机制和非正式制度,结果发现缺乏对崩盘风险经济后果的研究。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及评述,提出建议。研究结论为学者进一步研究崩盘风险提供了文献支撑和方向指导。  关键词:股票市场;崩盘风险;影响因素;度量方法;经
摘 要:为了跟上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步伐,高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的责任。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持续推进和改变,研究生群体特征的差异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如何提升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目前研究生教育领域亟待深入
摘 要:地方政府专项债对国家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有重要意义,为政府缓解地方财务危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融资渠道。本文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发展现状,以湖北省政府为例,着重探讨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创新模式,对未来发行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地方政府专项债;创新品种;基础设施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
摘 要:基于对当前医院财务合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以及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角度,提出强化以合规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将对提高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医疗机构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合规;核心;医院;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环境的日新月异,这些均给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事关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本文试图从当前高校“00后”学生主体出发,以新媒体环境为大背景,分析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传播;高校  中图分类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