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海洋问题及其解决前景

来源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近邻,两国之间的海洋交往可以上溯至几千年前.近年来,两国通过多种形式发展了海洋关系,特别是在海洋渔业管理、联合进行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共同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但是,尽管两国在广泛的领域开展了合作,其海洋关系方面的紧张态势乃至冲突仍然存在.中日两国都是东亚地区的海洋大国,并且都积极扩张和维护其邻近海域的权利和利益.两国都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并且都颁布了有关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国内法.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相邻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甚至是冲突.中日两国之间海洋争端突出表现在东海及钓鱼岛主权的争端,以及两国在东海海洋划界和油气资源开发方面的争端.本文试图对中日两国海洋关系的新发展作出评论.本文在具体谈到某些方面的海洋合作的同时,重点仍在对两国之间的海洋争端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争端的方法.
其他文献
“双高计划”的出台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在把握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开发人类近期难以企及的深海资源的技术可行性,以及扩大国家管辖以确保对非生物海洋自然资源之占有的渴望,已经使得沿海国对海洋领域尤其是对大陆架领域的主
数学中许多著名不等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很广泛,因为在于这些不等式本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反映出数量间的某种本质联系,使得许多表面很难求解的问题,通过化归,借助于不等
和(简称“一法一例”)的颁行有力地促进了民办教育的发展.但“一法一例”对民办教育的界定在某些方面不很明晰,与有关规定相抵触,导致了实施过程中的失误和分歧,影响了“一法
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基建局主持召开的《立井井筒基岩涌水量预测调研报告》评审会,于1992年12月下旬在北京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能源部基建司、能源投资公司等16个单位30多
第一章 总则rn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恢复特定海洋区域的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科学、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rn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海洋渔业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海
向量既具有代数的抽象与严谨特征又兼备几何的直观性.向量用坐标为“数”与“形”搭起了桥梁,形成了代数与几何联系的纽带.向量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工具,现举
地球环境的紫外遥感是除可见、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遥感以外的一个具有突出优势的遥感领域,是基于紫外波段太阳光被低、中、高层大气分别强烈散射和被大气中的臭氧等微量气
游历世界,定居香港rn叶建源(下文简称“叶”):请简单介绍您的经历.rn马克·贝磊(下文简称“贝”):我在英国出生,曾经到过许多国家工作,例如非洲的肯尼亚、尼日利亚、巴布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