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抑制因子k4k5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w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血管生成抑制因子kringle4-5能否抑制氩激光诱导小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通过氩激光眼底光凝诱导C57BL/6J小鼠产生脉络膜新生血管,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6只小鼠.在眼底氩激光光凝后立即对3组小鼠分别球后注射林格氏液、kringle4-5 20、50μg.在光凝后7、14 d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评价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光凝后14 d将动物处死,行组织学检查及观察CD105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光凝后14 d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光凝后14 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为64.3%,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分别为51.2%(P<0.05)、44.1%(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范围小于对照组,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而且CD105的表达,治疗组少于对照组(P<0.05).VEGF及bFGF的表达在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结论Kringle4-5对激光诱导小鼠的实验性CNV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剂量范围,对VEGF及bFG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1999年9月~2002年12月,收住我院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7例17眼,均伴有晶状体混浊,视力<0.5,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1~12月,对比术前、术后的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和眼压变化.结果:17眼患者术后眼压皆控制正常范围,视力恢复良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
在选修《数学的感悟》选修课的过程中,听陈老师介绍了“蝴蝶定理”及其两种证法.第一种方法完全利用初中的平面几何知识,但用了7条辅助线,对我来说太难了.第二种方法是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