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long2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首先是他认识论及经验论在社会哲学上的自我实践和认识,同时也是他所处的历史时代的哲学社科人文产物,也为西方近代政治哲学思想领域中的民主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与当时西方英法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发展趋势以及理论需要正好相符合,因此在英法两国资本主义革命获得成功后,在欧洲其余未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以及大力发展。本文认为,抛开时代性及阶级性来说,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对我国当代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法制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社会契约 市民社会 社会哲学 自然状态 三权分立
  作者简介:薛大帅,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哲学。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003
  一、前言
  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为近代西方进行资本主义革命中的天赋人权社会哲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对西欧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革命来说。洛克思想的产生历史根源是悠久的,姑且抛开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主要理论来看,单单从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欧主要思想发展史来看,洛克的社会契約论思想是以霍布斯的思想作为基础,摒弃了霍布斯思想的一些落后性后的一些发展与创新,他们两者思想的不同尤其是体现在对待封建土地旧贵族的态度上,相对的来说,洛克的思想更加激进一些。与实践相对的是理论的发展,从文本学上来说关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详细的阐述,主要集中在《政府论》、《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与进程》、《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演变》等著作中。社会契约是什么?从契约的原始发展轨迹来说,契约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约定,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合同,或者也可以通俗的来说就是“社会据以成立的契约”。但是又从其深刻的方面来说。洛克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又是在基本契约论思想上与当时历史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一种理论妥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具有相当的革命性精神,这种精神为当时西方国家尤其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同时对后世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我们现在来看,在抛开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时代局限性,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的历史时刻,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眼光来进行区别,它的主要理论对我国当代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法制社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社会契约的含义
  从古希腊时代来看,智者学派就首创契约观念,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上,最早的应用契约理论来全面解释人与社会、政府的关系的是洛克和卢梭。他们两人的政治哲学思想,统称为社会契约论。它通过把人与社会、政府的关系结合起来的形式,统称为契约论,通过各种关系的订立,明确人与社会、政府的权利以及义务来说明当代权威政治的来源的问题。契约关系是与传统自然法关系相对的关系,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而自然法关系的来源是从原始社会到封建时代,古代独裁君主们为使自己的权威正统化而编造出来的“君权神授说”,而契约论则从近代文艺复兴后的科学角度主张“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社会契约论为了论证自己的科学性,开始时候是与“自然状态说”紧密相连的,然后在引申出科学,最后以17世纪流行的科学来论证自己的正统性。它的论证过程,简单的说是这样的,由于在原始的自然状下存在这有种种不便,基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休要以及人类对自然与生俱来的恐惧,由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必然会推出阶级属性然后社会和国家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这个社会的效率更加高效,国家保护个人的职能更加完善,人们以契约形式来限制这个国家出现独裁者,准确定位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
  三、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发展史
  我们把洛克社会契约论以经验论的角度解构,再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洛克的理论发展轨迹。
  (一)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自17世纪以来,经过资产阶级与王党势力的妥协,英国经过所谓的光荣革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路线,开始进行殖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与壮大。当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之后,资产阶级新贵族,强烈要求获得与他们财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同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规模来看,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角度也强烈的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民主共和思想为其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持。
  (二)古希腊城邦政治时期
  古希腊城邦政治下的民主地中海东边的古希腊,是欧洲璀璨文明的发源地,在这里沿着爱琴海畔的各个城邦各自为政,而这种自由开放、包容并举的社会环境又给智者学派们提供了一个缤纷多彩的舞台。作为包容开放的发源地——古希腊。西方文明如孩童一般从这里蹒跚起步,并逐步走向成熟,最终成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中》一书中具有代表性文明一方。古希腊城邦制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政治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但是这里公民的意义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而是具有一定资产的中产阶级自由民)。原则上古希腊城邦治下的每一个自由民都有权利参与国家的发展建设。与同时代的西欧别的地方相比,古哥特、高卢还处于荒蛮无知的原始部落晚期,古希腊相对现代民主的国家执政理念把人这一伟大的生命从对神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三)政治哲学的理论储备时期
  众多政治哲学思想成为巨大理论推动力。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智者学派就有了契约观念,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为古希腊的哲学先贤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思想空间。社会契约论的真正萌芽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他认为正义就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国家环境中,在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分工合作才能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社会体系,才能在实现社会大多数人正义理想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自由民主。柏拉图的社会观还是典型的从开明君主的人治角度来分析的、等级严明的正义观,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建立的社会契约关系不可能所谓公平而且不能更改。这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在某些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洛克政治哲学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契约论发展的历史背景
  从17世纪开始,经历了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人们开始崇尚理性,洛克在《政府论》中强调,他的政治哲学同样是崇尚理性的。从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哲学家们已经逐步的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辩证的来看待双方的关系。但是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哲学家们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在上帝创世纪以后,就按照上帝的意愿组成各种各样的家庭,进而若干个家庭组成社会。在文艺复兴的17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先贤们普遍认为,人们通过建立各种契约来构成各种关系,进而在各种关系的交织下建立起国家,而人们建立国家不是为了摆脱战争频繁的不稳定状态,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二)洛克私有财产权与马克思私有财产权的不同
  在社会契约论所描述的各种自然权利中,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在资产阶级发展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私人权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认为财富起源于劳动,财产权来源于生产力得到发展之后的私有财产上,是劳动经过物化显现在自然物即可交换的商品上的标志。但是在原始公社社會里,人们一直心照不宣遵守的丛林法则是是谁标注了自然物属性,谁就拥有了占有它的权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争斗来获得自然物的使用以及占有权,但是,即使这些拥有者也并不能保证永久的标注自然物的产权,于是人们便签订契约建立国家,通过社会契约的公信力来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洛克说:“人们由单个个体自发的联合成为各种组织并且心甘情愿的置身于政府的保护之下”,这就是早期原始契约的作用。
  (三)洛克社会契约论视域下三权分立的含义
  与马基雅维利的开明君主思想不同,三权分立目的是为了防止独裁者出现人出现,保障可以使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自由权限畅通无阻。但是的三权分立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其中,作为解释国家建立正统合法性的立法权是一个国家社会最高的权力,行政权和外交权是立法权正统性的外在表现形式。从哲学思维上分析,作为经验主义者的洛克在对待君主制的态度上是不会完全否定的,因为作为经验主义者,从当时的时间文明发展史上,洛克却没有废除君主的经验来供他作为参考,所以在对待君主制的态度上,洛克只能妥协与守旧的王党势力,建立开明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制、寡头独裁制和君主制,而这样的前提是君主一定是开明的,但是君主非上帝,所以或多或少的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来肆意妄为。为了保证君主一直是开明的,洛克认为立法权应该属于议会,但是,议会行使高贵的立法权力必须遵循自然法的精神,这样作为资本主义一方的议会获得了立法权,作为封建势力代表的君主获得了行政权和外交权。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当时的三权分立,或者可以说是两权分立。以英国为例,实质上的议会权利和君主权力相互牵制的。洛克的分权学说既表明了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限制王权,保障资本的要求,同时又表明了英国资产阶级在自身的革命斗争中,害怕流血牺牲只得保留王权。所以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可以称为光荣改革。
  五、洛克社会哲学契约论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我党自始至终对于腐败行为都是零容忍,尤其是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更是强调在反腐败的道路上要苍蝇老虎一起打,形象生动的显示了我们国家反腐败的决心。同时,广大的党员同志们也已经深刻意识到我们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在洛克的政治哲学中,从如何认识人的本质出发,人类天生的追求真、善、美的权利就是“天赋人权”,法国人卢梭看来,如何用“公意”来完全执行国家行政权力,是社会契约论是否完全获得实践的关键。而如何加强对作为行政权力掌握者的各级官员的监督是关建中的关键。因此,对于腐败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思想道德、廉政素养的培养,自觉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其次,在权力的监督方式上,要特别注意的是,人民群众自觉的对各级官员的权力实行监督。最后,完善适度的合理分权机制,在同级别官员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尽量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同时,我们也要把眼光放长远些,向西方国家看看,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发展相对比较早一些,他们在建设法制国家的立法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经验,我们要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快我国法制建设,切实构建法治社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六、结语
  把洛克的政治哲学思想以逻辑解构的方法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阐述社会契约论的历史发源:首先是17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现状。其次是古希腊的城邦制下的政治民主思想。最后是古希腊群星璀璨的先贤哲学家们伟大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以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为代表的社会契约论为资产阶级通过各种手段来发动革命或者进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伴随这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洛克的政治哲学思想在近代的西方得到了充分的宣传,虽然,由于时代以及阶级的局限性,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从现在来看在当时仍然具有一定的革命妥协性。但是,其理论实质对当今的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的社会政治生活仍有相当的理论现实意义。比如现在正在开展的反腐败问题,以及终于得到迟来的正义平凡的冤假错案等等,其思想对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洛克著.瞿菊农、叶启芳译.政府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地方高校是大学法学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培养法律人才方面,嘉兴学院注重提升法学专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探索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培养模式,针对不同职业面向设置卓法人才项目试验班、商事法务和法务会计三个专业方向,同时分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法律职业技能培养,探索了一条地方高校的法学特色教育之路。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法学教育 人才培养  基金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网络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的办公和行政方式。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监督方式,其凭借着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发挥网络的优势,使人民积极的参与政治生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从而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因此,本文将从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递增,而多数劳动纠纷解决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本文从罗某诉某大酒店案出发,通过对该案当事人之间是构成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问题进行评析,提出确认劳动关系成立要满足两个要件:(1)形式要件:双方的主体资质和书面劳动合同;(2)实质要件:合意、用工事实和从属性。  关键词 劳动关系 雇佣关系 确认  作者简介:邓琳惠,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硕士研
摘 要 当前自闭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对自闭症家庭与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为缓解双方压力,促进自闭症群体融入社会,融合教育逐渐被接受,其效果也得到认可。然而,自闭症儿童的上学路并非一帆风顺,家长、学校都可能成为路上的阻碍。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入学这一现实问题,亟需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并辅之以理论研究,寻求解决之道。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受教育权 权利冲突 融合教育  作者简介:俞泽柠,苏州大学法学
摘 要 检察委员会实行集体决议制度,由于目前存在的案件决议责任不明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委会的权威。如何规范检委会集体决议的责任承担,确保检察委员会决策作用的发挥,进而推进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是现今检委会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检委会 责任追究机制  作者简介:张立红,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张鹏翔,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中图分
摘 要 于欢案近日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与争议,舆论民情甚至罕见地出现了“一边倒”支持理解杀人者于欢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于欢案引起热议背后的法理原因,并从这方面的角度切入,在进一步分析了道德、舆论民意与法律的关系后,提出了“明确基本原则与改变评价重心”与“将法律与传统文化精华结合”的司法裁判方法论以期推动实现法治进程。  关键词 “于欢案” 法理 伦理道德 舆论民意 法治  作者简介:陈航,中山大学法
摘 要 环保执法难一直是困扰环境法学者和环境执法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环保执法力度不足、执法手段单一等问题一直使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力不从心。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以上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环评与排污费征收为视角探讨新环保法对环保执法领域的改善,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路径。  关键词 环保执法 环评 排污费 征收  作者简介:王寒晋,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中图分类
摘 要 “一户一宅”法律制度作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原则及取得依据,具有很强的福利性和身份性。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此般制度并不能很好适应农村现代化的实际需要。村民资格和社员资格的区别、分户和分家的区别等问题也存在立法缺失现象。“一户一宅”法律制度的内在矛盾限制了宅基地使用权的分配和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限制了土地的经济效益。未来立法对“一户一宅”的制度的修正势在必行,而无偿
摘 要 我国现有的未成年人诉讼权利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刑事和刑事诉讼领域,对于未成年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保护,基本依赖于法定代理人制度,虽然该制度在一定情况下对未成年人有着保护作用,但是事实上也限制甚至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民事诉讼权利,不符合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的原则,需要尽快研究完善。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民事诉讼 权利 利益 诉讼主体  作者简介:刘志恒,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3.
摘 要 《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关于政治权利的原理的专著。全书围绕公意展开,将四卷紧密联合在一起,向人们阐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为此后民主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公意的视角,试图分析公意的形成、体现与落实。  关键词 公意 自然状态 社会状态 自由 人民主权  作者简介:王映雪,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