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管理,打造优秀班级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引起了深刻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更为班级管理指明了方向,《纲要》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提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创新。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新课程 培养模式
  一、明确班主任的内在要求,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女学生涂指甲油、描眉、男生染发等现象,传统的约束已不适应。
  二是培养教育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我们选择了班主任这个岗位,就要热爱教师岗位,热爱班级工作,热爱学生,并专心致志于班级管理工作。
  三是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做班级的领跑者。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让学生被你渊博的学识所折服,这就要求我们上好自己的专业课,从而带动其他科目的提升。
  四是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做到言简意赅,以理服人。对于偶发事件,一定要冷静,不要轻易下结论。在处理问题时,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少讲气话,不要陷自己于尴尬的境地,但是要讲原则。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勤,坚持搞好“四到四查”,并随时跟班听课,沉到班级中去,了解学生,做好家访工作。
  二、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
  (一)制定班训,培养荣辱观念,灌输做人法则。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真正体现。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班集体在组建之初,不能尽快营造良好的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而利用班训培养良好班风,是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在开学三周后便制定了班训:“诚信刻苦、自尊自律”。这八个字分别从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对人要诚实守信,学习要勤奋刻苦,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制定班训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还应不断强化,常利用夕会时间结合班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使班训真正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待学生能时刻以班训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今后的工作也容易开展了。
  在教室贴标语:勤奋刻苦展自我风采,团结诚信树我班形象。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一言一行将时刻牵连着班级、学校的形象与利益,牵连着亲情、友情等,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二)改革班委编制,组建新型班委。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为了组建得力的班委,我进行了尝试性地改革。
  编制上,在原有班委基础上,增设班主任助理,负责班级全面工作,一是提升了管理者的地位,加大班级监管力度,二是这新的职位比较新颖,紧紧抓住了同学们好奇的心理,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采取自愿报名,然后竞职演说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还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竞职演说完毕,全体同学进行民主选举,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根据本人意愿,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定期对班委进行考评,对工作负责者予以褒扬,而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职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三)宏观管理,加强方法指导。
  鼓励班干部或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放手大胆的管理,但放手让学生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由。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班主任去指导,去组织。定期召开班委会,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他途径,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下一步工作。
  (四)培养习惯,制订管理措施。
  要想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要靠平日的习惯培养,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在班级中树正气、树新风、树形象,再以点带面。从培养好班干部开始,让每个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小助手,班干部再带动同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样要求进步的同学就越来越多,正气自然就树起来了,不过光跟同学们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要结合班级实情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并逐条实施。
  班主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抓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从生活习惯开始,必须同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晓之以理”,提高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对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的认识;“动之以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乐于接受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导之以行”,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从小事做起,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坚持采用科学合理的行为方式,并长期坚持形成习惯。试想,一个学习目的不明确的人,哪来学习动力?哪来正确的学习态度?哪来学习习惯的养成?一个生活中丢三落四、无视小节的人,哪来对学习的执着?哪来对知识他踏实掌握的精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班主任应通过多种形式,诸如树立典型、制定目标、主题班会、生活纠错、家校联手等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持续发展。
  总之,要搞好班级的建设,必须经过艰辛的努力。班主任只有增强创新意识,用现代教育观武装自己,才能真正给学生以“灿烂的自由”,才能搞好班级管理,打造优秀,才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从新课改在全国教学中普遍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各式各样新颖的教学方式。导学式教学法成为了新式教学法中主流的一派。这不仅符合了新课改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还是一场课堂教学的革新。导学,顾名思义,“导”与“学”,先“导”后“学”的方式不但节省了课堂时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 人文意义  一、导学式教学法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场
期刊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是一项重大改革。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自主 合作  一、综合实践,自主参与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趋势和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教育明确地成为英语教育的终极目标。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已经成为制约中学生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自主学习是本质和目标,学习策略培养是手段。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学习策略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基于课堂的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方法,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生活化特点要求教育者和求学者坚持教育来源于生活,成长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原则。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活化的渗透,实现教学生活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教学 生活化 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景,提出生活问题,举出生活实例,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数学,也明白数学中的生活。以更好的学习数学。”我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作为我国现行中小学的行政组织系统中的不同组织或机构,以中小学校长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为衡量标准,得出唐僧是一位合格的校长,并归纳出唐僧作为校长的领导类型,而从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最终取得了真经,三徒弟成为斗战胜佛,各得所需,说明了唐僧是一位优秀的校长,正是在他的正确领导下,教育在取得社会认可的同时各部门或组织也实现了自身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好学上进,敢于克服困难的学风,它是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课前预习的质量对能否顺利进行英语教学和提高英语学习量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文以江苏牛津英语教材为例,分析了当前小学生在英语预习中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前预习 对策  一、前言  外语教学也跟其他学
期刊
摘 要中学语文学习要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兴趣的培养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课本中的名著中的优美文章,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转变师生关系,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 优化结构 美文熏陶 学习语文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人才自身素质,已经成为时不
期刊
摘 要历史和故事有着复杂的联系,将历史故事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重点论述选取历史故事的来源和原则,以及将故事融入到历史课堂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故事 课堂教学  一、历史故事的来源  (一)利用教材选取故事。  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故事可供教学中使用,例如《三顾茅庐》、《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都是非
期刊
摘 要小学生是名副其实的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这个时代里,各个国家的竞争中,人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小学生能否得到良好的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其以后的成就。由于小学生的特殊性,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数学在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本文主要讨论了现阶段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将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更好
期刊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初中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学会做人,形成稳定内化的道德感。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若干看法,以其为有关初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 教学 德育 教育  一、切实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能力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