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药物对癫患儿骨代谢影响的动态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常用抗癫

药物对癫

患儿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初诊的3~12岁、服用单种抗癫

药物治疗的患儿65例,根据用药情况将患儿分为托吡酯组(19例)、卡马西平组(22例)和丙戊酸钠组(24例),同时选取常规体检的正常儿童1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6、12个月后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N端骨钙素(N-MID)、总Ⅰ型胶原氨基端肽(TPINP)、碱性磷酸酶(AL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血钙。分析年龄及性别对服用抗癫

药物患儿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结果

4组受试者治疗前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患儿治疗12个月后N-MID、TPINP、1,25-(OH)2D3均低于对照组[(73±14)、(71±13)、(75±11)U/L比(91±9)U/L;(769±60)、(772±51)、(759±68)μg/L比(809±27)μg/L;(27±10)、(28±10)、(27±9)μg/L比(35±7)μg/L],托吡酯组ALP、β-CTX均高于对照组[(232±58)U/L比(208±23)U/L、(1.76±1.51)μg/L比(0.96±0.09)μg/L],卡马西平组ALP高于对照组[(230±59)U/L比(208±23)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和性别患儿服用抗癫

药物治疗12个月后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3~12岁、单独服用抗癫

药物的癫

患儿中,抗癫

药物服用时间越长,对骨代谢的影响越大;卡马西平对骨代谢的影响较丙戊酸钠及托吡酯明显;患儿的1,25-(OH)2D3发生异常改变的时间较早。年龄和性别不是影响骨代谢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下调诱骗受体3(DcR3)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将特异性靶向DcR3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转染进入细胞。设立siRNA-1、siRNA-2、siRNA-3、siRNA-4、阴性siRNA以及非转染siRNA对照组。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实验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HepG2细胞的运动能力;Matrigel和Tr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6年4月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随访资料,共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202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是否服用辛伐他汀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因同时诊断为高脂血症服用辛伐他汀20 mg/d,其中51~60岁者30例,61~70岁者36例,≥71岁者28例;对照组未服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每例患者匹配1例同期、同一病变类型、年龄相近的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组成对照组。于术后3、9、12个月时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统计患者心绞痛发作及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