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是顺利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保证。良好的氛围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性,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够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氛围;学习兴趣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要在愉快中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氛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内在潜能,使其思维敏捷,更易于接受知识。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愉快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 精彩导入课设计,营造动人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更能使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前五分钟是学生精神最集中,兴致最高的时期,教师应好好把握这黄金5分钟,设计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应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激趣,古诗文背诵,游戏活动……通过丰富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求知的冲动。另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应学会与学生平等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
  二、 创造操作空间,活跃课堂氛围
  心理学习研究表明,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动手操作,将课本知识与操作实践活动有效整合,寓教于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使抽象的课本知识更具象化,更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演绎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如在教学“咏柳”这首古诗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内容画出诗中场景。学生兴趣盎然,脑海中呈现出:轻柔的柳枝在微风的吹拂下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随风飘舞。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把此情此景描绘出来。这样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
  三、 实施情境教学,营造趣味课堂
  兴趣是学习与探究动力的源泉。语文教师应高潮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来。如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一改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课堂也更显具活力。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美,我在网上寻找一些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课件,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秀丽景色,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其次,通过课件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进而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四、 悬疑诱导,调动积极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会让人的心理上感到困惑,发生认知冲突,进而促发思维之弦。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善于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设置悬念式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
  (一) 教师可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让学生思辨。在学生的思维产生冲突和悬念之时,引导他们寻找其中原因。这样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造成“悬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学习的主动性。
  (二) 在学习某个知识点前,有意抛出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好奇心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种欲罢不能的情感,如此就能把“难”、“悬念”化成一种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来。
  五、 游戏化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学与玩看上去是两个矛盾体,其实二者是完全可以有效整合起来,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游戏化教学就是一种典型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学与玩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玩中感知世界,在活动中启迪智慧,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如在教学每课生字词的时候,我经常采用“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用卡片制作成拼音的声母与韵母等。游戲时指名一个学生根据生字拿着其中一张写有声母的卡片去找另一张写有韵母的卡片,全班同学齐声唱着:“找,找,找呀找,找到我的好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你是我的好朋友。”若是错了,那个同学马上说:“错,错,去找你的好朋友。”……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总之,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方式、途径多种多样。“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促进师生间有效的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让学生快乐学习、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梁会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小学语文教学,2015,(12).
  [2] 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
  [3]李传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8).
其他文献
淮北朱仙庄矿主付井与南一风井均为立井需要贯通,由于原井上下基本控制均被破坏需要重新建立,按照常规方法将给测量带来繁重的工作量。为了充分发挥红外测距仪和陀螺经纬仪的先
摘 要: 不等式证明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很多專家学者都对不等式证明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如放缩法、概率法及函数法等,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也习惯性地想到了这些方法,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面积法”。这里所说的“面积”是要构造的,也许是矩形、正方形等很简单的图形的面积,也许是需要用积分计算的复杂面积,需要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去构思。本文将就两个类型的题目谈谈面积法在不等式证明中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数学课题学习被纳入我国中学课程教学.在新教材的实验和推广中,以“课题学习”为载体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
摘 要: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教学就其本身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存与共同发展。以此为指导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思想碰撞的场所,情感互通的场地,共同成长的地方!  关键词: 语文教学;开放;自主;实践  一、 开放课堂、自主设计、自我实践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要组织好有效预习,进行有效诵读练习,要立足文本,巧妙地变换角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等。本文结合教学《雨巷》来讨论导学案的应用,并对导学案的运用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要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实践逐步摸索,不断完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导学案;具体应用;不断探索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在新课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