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实践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教育领域推行学分制,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目前,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深化研究,优化完善。本文就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有益探讨,旨在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建设。
  关键词: 学分制 高职教育 模式 课程体系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及高职院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开始从本科院校引入,并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率先推行。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利弊与条件、采用什么样的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在实施中必须处理好哪些关键问题,是推行学分制首先需要探讨清楚的基本问题。
  
  一、我国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学科渗透,提高知识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单一的专业培养计划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方向,鼓励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促进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实行学年制时,有些教师及其开设的课程以及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仅为少数院系的学生服务,大学的人、财、物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学分制将改变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归部门所有情况,使师资、图书、实验设备、教室等一切教育资源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以流通利用,可以跨院系、跨学科、跨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任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市场主体多元化和自由、公平的竞争,它要求劳动力既具有专业针对性又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学生对学习应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具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任感。
  (四)面向多元化的生源,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的生源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和来自劳动一线的劳模、优秀技术工人等,学年制的“一刀切、齐步走”必然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生源多元化的现实,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五)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缩短就业适应期。
  从效率观看,能提升个性学习的主动性,适应社会多样化要求的教育,可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转换,使学生受教育的结果在择业的层次和薪酬的起点上得到体现。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实行产学合作,树立职教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高职教育的最大效益。
  
  二、我国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生源质量与人才要求多元化矛盾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数理课程。入学后,学生大多需要补习高中课程,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较大。而且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限,使校方的压力也很大。学一个专业对学生来说已经有相当的难度了,达到复合型的要求难度更大。
  (二)教学资源不足与学分制要求的矛盾
  由于教师数量、水平及积极性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高校开出的选修课种类较少,必修课的班次少,相当一部分课程不能保证每个学期都能开出,学生选课时冲突较多,选择的余地也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学分制的需要。另外,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高职教育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影响着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及稳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时时困扰着学分制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形成。对学生而言,因为基础差,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要补课,新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如何避免学生选课时避难就易,选择那些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或者选听那些对学生要求偏松的教师讲授课程,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高职教育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原则与学分制的自由选择制冲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职业岗位输送合格的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够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特征必须紧扣职业岗位的需求,这样才不失高职教育的特色。而自由选课、灵活发展、多角度延伸是学分制的灵魂,高职教育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空间内运作,同自由灵活的学分制要求有较大的冲突。
  (五)现行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后,原有的班级被打乱,因此,要研究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及学生管理的新方法。现行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必须选择一种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应强化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加快试题库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严格把好考试关。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具有客观、公正的标准,必须修正与学分制不适应的政策,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招生政策、修业年限、学生选择专业的制度、校际间学分互认等。
  (六)实践教学的安排较为困难
  突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所占比例为40%—45%,比重高,形式多样,对时间的要求严格,使实践教学成了学分制实施中的一个难题。比如,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必须与之同步,电工、金工、车工等基本技能课是基础科目,学生一入学就得修,选课制下繁多的个性化实践教学要求,等等。众多的限制与教学资源的普遍不足,使实践教学成了高职教育学分制的一个瓶颈。
  
  三、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学分制的改革措施
  
  (一)在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前提下,解决好职业教育岗位针对性与持续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矛盾。
  这是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最大的难题。有效的方法是:加大任选课比重,任选课比例将上升到30%以上;开设大量的专业方向限选课,提供较多的发展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学生选课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知识结构及技术结构的不合理,避免学生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地选课。承认校际之间同一层次且教学要求基本相同的课程的学分,鼓励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院校选课学习。要求教师科研过程中有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毕业设计多选择企业的现实课题,既达到教学设计的要求也锻炼学生,并且为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就是通过给企业做课题而被企业选中,一毕业就直接就业。由学校、系里或学生自发组织人文素质教育、艺术团体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补充、引导学生的全面或单项发展。紧密跟踪高新技术的发展,请名师、名人来校办讲座,扩大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实行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
  这样可为学生提供柔性的成长环境。取消补考,推行课程重修制度,直到及格。取消留级、试读、退学制(因学习原因),能否升级和毕业,完全以课程修读和学分考核为依据。学生学籍最长保留5—6年。学院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提下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者,由学院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三)层阶式课程体系的建立。
  科学、完善的层阶式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在建构学分制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个原则。第一,建立各级课程平台。包括院级课程平台、系级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院级课程平台是指公共课、基础课、全院任选课,系级课程平台是指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指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指专业限选课。在限选课这一块,不断加深专业强项的课程开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选课表中发现自己喜爱的方向或技能高移的选修课,通过导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能有自己的专业强项或技能强项,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专业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技术应用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增加技术应用内容,增加大量的应用实例。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有鲜明的目标,相对独立,可以按多种方式组合应用。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模块,可适用于每周2、4、6、8学时等各种不同要求,这叫课时分级。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对象,对每个模块讲授的深度不同,这叫深度分层。按对象分类,即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模块,选取不同的实例,讲授的深度不同,可适用于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类型(如职高、普高、继续教育、短训等)的学生。第三,理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名称与编码。理顺课程体系即整理课程的前导和后续关系;规范课程名称和编码便于教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可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疏通专业、系部、全院课程体系的联系渠道,建立正常的增加课程、更改课程名称、修订课程的申报和审批制度,规范课程信息公布的程序,逐步完善教学管理。
  (四)实施教考分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理论课程及基础课程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军训、实验实习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等级记分制,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及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制定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五)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需要。
  实施学分制,需要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但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困难是教师缺乏。要解决这个难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要求教师既要有专长还要有其他特长,每个教师除开设专业课外,还能开出其他选修课。学院还应动员有较高专业能力的行政人员开课。二是面向社会外聘教师,特别是从企业界聘请实践教学教师,解决学院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实行产学合作教育,不断开发社会资源,广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部分校外实训课尽量安排在假期进行。这样既可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要求,又满足了教学组织的要求。四是全天候开课,解决教师、教室、实训场所不够的问题。
  总之,学分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及广大师生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使学分制更加适应学生需要,更好地为教学、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欣,王俊杰.关于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10).
  [2]邓耀彩.略淡学分制与职业性质[J].交通高教研究,1995,(3).
  [3]郑若玲.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J].新华文摘,2000,(1).
  [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论文汇编[C].2001.
  [5]王大鸢.高职教育学分制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6]黄克孝.推行学分制的策略思考[J].职教通讯,2001,(10).
  [7]孛现曾,杜锡钰.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新秩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
  [8]李春红.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其他文献
初中地理学生活动的设计,应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应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活动设计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
百年的上海传奇映衬在外滩上,古典主义风格蕴藏的格调和希望,从未与时代脱节。这里的每一处都彰显着历史与现代并存的魅力,尤其是外滩临江第一排建筑--金延大楼,它是一栋7层古典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上月,前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宣誓成为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是崔氏家族在澳门崛起之后的第三代传人,其所在的崔家与何厚铧的何家、马万祺的马家齐名,并称“澳门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内成熟稳重企业,产品服务创新已逐渐成为行业其他竞争者无法复制的制胜武器.多年来,柳工秉承“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服务宗旨;始终坚持以
一、认真设计英语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导入恰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