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的全新运输时代

来源 :当代工人(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1年前,连接北京与河北承德的京承铁路修筑通车,群山环抱间蜿蜒前行的铁轨,成为人们走出大山的生命线.今年初,京哈高铁京承段正式打通,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开进了大山深处.当绿皮车遇上新高铁,两条平行的轨道线让山区与首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rn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铁路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成高铁让“蜀道难”成为历史,京广高铁让老线焕发新生机,沪昆高铁让边疆云南不再遥远.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今天的动车组机车,从普速列车、快速列车、特快列车到今天的高铁列车,中国铁路走出了一条“引进、学习、研发、创新”的特色之路.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3.79万公里,较2015年末的198万公里增长近一倍,稳居世界第一,“八纵八横”主骨架已搭建七成以上.
其他文献
大革命失败后,工人阶级遭受到严酷的政治压迫,各地工会或被封闭解散,或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在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但是,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仍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且忽视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导致了片面而急迫地追求工人运动高潮迅速到来.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恰恰反映了这种情况.
期刊
期刊
随着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正式开始,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中国革命需要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为此成立了职工委员会,并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以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rn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开始从“二七”惨案后的低潮期逐步复兴,先后爆发了上海日本纱厂大罢工、青岛日本纱厂大罢工以及胶济铁路罢工.
期刊
前进帽,中山装,粗犷的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在鞍钢博物馆的英模展区,有这样一张老照片,将新中国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的形象定格在亿万中国人脑海.rn1898年,一个水深火热的黑暗年代,在河北山王寨村一座破茅屋中,男婴呱呱落地,祖上数辈为地主扛活的老孟家,带着期许给他取名瑞祥,就是后来的孟泰.rn瑞祥18岁时,河北遭天灾,为糊口,他决定闯关东,投奔在抚顺千金寨刨煤的叔叔.到抚顺后,瑞祥改名孟宪钢,下煤窑当了“黑爪子”(旧时对工人的称呼).
期刊
2001年,中国工程院公布“二十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选结果,“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仅以一票之差位居“两弹一星”之后,而列次席.rn“两弹一星”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后来的年轻人听到“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均一脸懵懂.殊不知,他们的生活圈早已印上了被誉为“第二次印刷革命”的烙印.rn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电脑已经运用在各个领域.科技界的“蓝色巨人”IBM公司,发动了上百位计算机工作者、汉语工作者耗时数年研究汉字在电脑上的运用,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是汉
期刊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在世界上最繁忙之一的航道上,建设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难度之大,直逼人类技术极限.rn比如东西两座人工岛,中国的设计方案是将120个钢圆筒植入海底造岛,但是每个圆筒直径20多米、高50米、重500多吨,体积相当于一座十几层的大楼.如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实现振沉?rn比如说海底隧道,每节沉管重达7.5万吨,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的重量.如何克服气象、海流、淤泥、浮力的障碍,在46米深的海水中精准对接33节巨型沉管,并把误差保持在2.5厘米之内,做到滴水不漏?
期刊
一个挑战rn1949年4月,沈阳机床三厂里开始试制仿日6尺、8尺皮带车床,工人赵国有承担了皮带车床的“塔轮”加工任务,这时,工友张尚举向赵国有发起挑战,提出要打破工时纪录.赵国有应战的同时,还向其他工友提出挑战,一时间,工人之间的挑战和应战书贴满厂区,全厂掀起了竞赛热潮.rn赵国有把铺盖卷搬到厂里,不分白天黑夜,把加工一个塔轮的时间缩短为3个小时.可还没高兴几天,兄弟厂就传来了打破纪录的消息.赵国有的信心和干劲更大了.1950年的“红五月”竞赛中,赵国有把车一根车床主轴的时间从56小时压缩到21小时,首开
期刊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然而,20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了,原本聚集了各路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的优厚工资,胡双钱谢绝了.选择留下后,胡双钱与同事一起陆续参与了中美合作组装麦道飞机和波音、空客飞机零部件的转包生产,并抓住这些机遇练就了技术上的过硬本领.
期刊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信息.在古代,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快马驿站等通信方式被人们广泛传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的进步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电报电话的发明让通信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则使得“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此时此刻,5G的到来即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期刊
大型射电望远镜,被称作“观天神眼”.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一毫米被分成100份,每一份称为“1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的高级钳工夏立,就是一位在“丝”的维度上工作的人.30多年来,夏立亲手装配的天线,不仅亮过“天眼”,还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他用一次次极致的磨砺,一点点提升着“中国精度”.“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在2019年3月1日央视“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夏立收获这样的赞誉,并荣膺“大国工匠”称号.
期刊